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司法
以犯罪构成中行为的社会危害性程度为标准,犯罪构成可以分为哪两类?
以犯罪构成中行为的社会危害性程度为标准,犯罪构成可以分为哪两类?
admin
2022-03-17
47
问题
以犯罪构成中行为的社会危害性程度为标准,犯罪构成可以分为哪两类?
选项
答案
以犯罪构成中行为的社会危害性程度为标准:普通的犯罪构成与派生的犯罪构成。 (1)普通的犯罪构成,也可称为原始的犯罪构成,指刑法条文对具有通常社会危害程度的行为所规定的犯罪构成。 (2)派生的犯罪构成,指以普通的犯罪构成为基础,由于具有严重或较轻社会危害程度的情节而从普通的犯罪中分化出来的犯罪构成。它包括严重的犯罪构成和减轻的犯罪构成。 ①严重的犯罪构成指由于犯罪主体、犯罪情节或危害结果不同,行为的社会危害性因而增大,相应地规定加重刑罚或从重处罚的犯罪构成。 ②减轻的犯罪构成指由于犯罪情节较轻,行为的社会危害程度因而较小,相应地规定减轻刑罚的犯罪构成。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2G9y777K
本试题收录于:
主观题试卷题库法律职业资格分类
0
主观题试卷
法律职业资格
相关试题推荐
材料:1840年鸦片战争前,以自然经济为基础的中国农业社会是封闭保守的。鸦片战争后,中国的封建法律面临挑战。清朝统治者迫于内外压力,于20世纪初下诏修律,以收回领事裁判权为契机,法的现代化从制度层面上在中国正式启动。新中国成立后60年来,伴随着社会
简答我国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主要内容,并阐释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内容的基本内涵。答题要求:1.观点明确,表述完整、准确。2.不少于400字。
请结合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谈谈应如何理解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指导思想。答题要求:1.观点正确,表述完整、准确;2.不少于400字。
由于司法是以法律规则为标准的对人的行为的判断,所以,一般情况下,依据规范性的法律进行思维是法官正当的思维方式。但鉴于社会生活的复杂性、立法的滞后性、局限性以及不完备性等因素,使得法官对社会冲突的解决,往往存在着规范性法律的适用效果与社会共同认知之间的不和谐
[案情]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体现社会主义法治内在要求的一系列观念、信念、理想和价值的集合体,是指导和调整社会主义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和法律监督的方针和原则。[问题]请运用所学到的法学知识谈谈对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理解。[答题要求]1.
材料: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指出:要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增强全社会法律意识。这为我们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加快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建设进程、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指明了方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概念的首次完整提出,是十六届四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
从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角度,简述“党的事业至上,人民利益至上,宪法法律至上”的精神实质及其内在关系。答题要求:1.观点正确,表述完整、准确;2.不少于400字。
随机试题
记忆恢复现象
某公司在民政部门主办的大型赈灾义演会上,当众宣布向民政部门设立的救灾基金捐赠100万元。事后,该公司迟迟未支付捐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不能正常生活、工作和学习的身体和/或精神上的功能缺陷,包括程度不同的肢体残缺、感知觉障碍、活动障碍、内脏功能不全、精神情绪和行为异常、智能缺陷者称为
伴有冠心病的支气管哮喘发作应首选
下列哪种原核细胞型微生物在细胞内寄生
呼吸衰竭最早出现的症状是
下列各项中,应计入营业税计税依据的有()。
运用企业系统规划法进行管理信息系统规划时,基本原则之一是()。
教育必须为__________服务,必须与__________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世界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成文宪法是()。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