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银行公开市场业务的作用原理和特点是什么?中国人民银行的公开市场操作是如何进行的?面临哪些问题?

admin2010-03-28  45

问题 中央银行公开市场业务的作用原理和特点是什么?中国人民银行的公开市场操作是如何进行的?面临哪些问题?

选项

答案公开市场,是指各类有价证券(包括政府债券、中央银行证券或私人票据等)自由议价,其交易量和交易价格都必须公开显示的市场。公开市场业务则是指中央银行利用在公开市场上买卖有价证券的方法,向金融系统投入或撤走准备金,用来调节信用规模、货币供给量和利率以实现其金融控制和调节的活动。 (1)公开市场的作用原理 当货币管理当局从任何有价证券持有者手中购进有价证券的时候,货币管理当局签发支票支付价款,证券出卖人将支票拿到自己的开户银行,开户银行收到这张支票后将它送交货币管理当局请求支付,货币管理当局承兑这张支票,并在证券出卖人开户银行在货币管理当局的准备金账户上增记支票金额。这时,证券出卖人开户银行的准备金增加了,而其他账户的准备金并不减少,结果是准备金总额增加(表现为超额储备增加也即基础货币增加),从而货币供给量增加了。当货币管理当局抛售有价证券的时候,情况则恰恰相反。 (2)公开市场业务的特点 ①公开性。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买卖政府债务、吞吐基础货币,是根据货币政策的要求,按照市场原则,通过众多交易对手竞价交易进行的。这使它具有较高的透明度,既为商业银行以平等身份在货币市场上竞争创造了条件,也有利于消除金融市场上的幕后交易弊端和不正之风。 ②灵活性。中央银行在证券市场上进行证券交易,不仅在时间上(即什么时候买进或卖出)而且在数量上(即买多少)均很灵活,这有利于中央银行根据经济发展形势、货币市场利率走向、资金稀缺程度的观测以及货币政策的需要随时操作。由于经常性地对货币供给量进行微调,其效果平滑稳定,可以减少对经济和金融的震动。 ③主动性。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始终处于主动地位,即它可根据一定时期货币政策的要求和该时期银根的趋紧情况,主动招标和买卖政府债券,所以它日益受到货币当局的青睐,成为最常用的调控手段。 ④直接性。即公开市场操作直接性强,中央银行的有价证券买卖可直接影响商业银行的准备金状况,从而直接影响市场货币供给量。 (3)中国人民银行的公开市场操作 我国公开市场操作包括人民币操作和外汇操作两部分。外汇公开市场操作于1994年3月启动,人民币公开市场操作于1998年5月26日恢复交易。中国人民银行从1998年开始建立公开市场业务一级交易商制度,选择了一批能够承担大额债券交易的商业银行作为公开市场业务的交易对象,目前公开市场业务一级交易商共包括40家商业银行。从交易品种看,中国人民银行公开市场业务债券交易主要包括回购交易、现券交易和发行中央银行票据。其中回购交易分为正回购和逆回购两种,正回购为中国人民银行向一级交易商卖出有价证券,并约定在未来特定日期买回有价证券的交易行为,正回购为央行从市场收回流动性的操作,正回购到期则为央行向市场投放流动性的操作;逆回购为中国人民银行向一级交易商购买有价证券,并约定在未来特定日期将有价证券卖给一级交易商的交易行为,逆回购为央行向市场上投放流动性的操作,逆回购到期则为央行从市场收回流动性的操作。现券交易分为现券买断和现券卖断两种,前者为央行直接从二级市场买入债券,一次性地投放基础货币;后者为央行直接卖出持有债券,一次性地回笼基础货币。中央银行票据即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短期债券,央行通过发行央行票据可以回笼基础货币,央行票据到期则体现为投放基础货币。 近年来,在外汇占款持续大量增加的情况下,中国人民银行通过发行央行票据予以对冲,如2005年上半年,通过人民币公开市场操作回笼基础货币7616亿元,通过外汇公开市场操作投放基础货币10000亿元,全部公开市场业务净投放基础货币2384亿元。期间,共发行68期央行票据,发行总量为13580亿元,央行票据余额为16630亿元,比年初增加6888亿元;正回购余额为700亿元。并综合考虑财政库款、现金、债券发行与兑付等影响流动性的其他因素,合理安排央行票据的发行方式、期限结构和发行规模,同时灵活开展正回购操作,有效控制了银行体系流动性的过快增长和过度波动。 (4)中国人民银行公开市场业务面临的问题 ①我国现行的货币政策框架的传导机制还制约着公开市场业务的发展。经济体制转型时期,我国以市场为导向的货币政策框架和传导机制的建立还有相当一个过程,货币政策目标、中介目标、操作目标、操作工具和传导机制的确立及有机组合尚处于探索之中,从而制约了公开市场业务作为一种市场化货币政策。 ②我国利率市场化程度不高,在一定的程度上抑制了公开市场业务效用的发挥。从一些国家的经验来看,短期利率是公开市场业务最为理想的操作目标。但目前我国利率市场化程度不高,商业银行存、贷款利率和大部分债券发行利率都实行管制利率,利率缺乏一定的弹性,从而决定了我国中央银行公开市场业务操作缺乏清晰的、科学的操作目标,影响公开市场业务操作的实际效用。 ③我国货币市场处于起步阶段,公开市场业务通过货币市场的传导还有一定的局限性。货币市场是公开市场业务操作的基础。近年来,中国人民银行采取多种措施,加快货币市场建设步伐,初步建立起统一、规范的货币市场,为加大公开市场业务操作力度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但是,我国货币市场毕竟还处于起步阶段,还存在诸如市场交易方式和交易主体过于单一、交易工具简单、缺乏市场中介组织等问题,致使市场交易不活跃,传导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意图无论在时效方面还是在广度和深度方面都不能适应要求。 ④目前的债券结算系统和资金支付体系,以及债券交易清算方式不能满足公开市场业务发展的需要。统一、高效的债券结算系统和资金支付体系是发展债券场外交易市场的必备条件。公开市场业务是通过对一级交易商的债券操作,影响市场的资金活动和债券价格,进而影响商业银行的信贷行为,调节社会货币供应量。如果没有统一、安全、高效、快捷的债券托管和资金支付体系的保证,不仅会给公开市场业务的债券交易带来不便,使货币政策信号的传导不能及时到位,也使商业银行不能有效地预测和管理资金头寸,提高资金运营水平和化解支付风险。另外,我国现行资金支付体系相对落后,而且债券结算系统与之又未实行联网,公开市场业务和银行间市场的债券交易实行的还是单纯债券交割方式(即债券的交割统一由中央结算公司办理,而资金清算则通过中国人民银行电子联行系统进行),造成债券交易的债券交割和资金清算不能同步进行,既存在一定的风险隐患,又制约了一些交易品种和交易方式的发展,不能适应公开市场业务和银行间市场的发展。 (5)我国公开市场业务操作的完善 尽管我国中央银行公开市场业务操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仍有不尽完善之处,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改进: 第一,完善公开市场业务发挥作用的微观基础。公开市场业务操作的最大特点,是通过市场将中央银行实施的货币政策与商业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的资金经营和资产合理配置融合在一起。可见,公开市场业务的推出,应当具备相对齐全、行为规范的商业银行体系和证券业。 第二,注重公开市场业务与其他货币政策工具的配合运用。公开市场业务相对于其他货币政策工具而言,虽具有较多明显的优点,但是它也有自己的局限性,所以,公开市场业务,一是要与完善的存款准备金制度相配合。各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所持有的超额准备金量是公开市场操作最直接的影响对象,即央行卖出有价证券,减少金融机构超额准备金量,削弱其信用能力;央行买入有价证券,增加金融机构的超额准备金数量,扩张其信用能力。而超额准备金是基础货币的组成部分,也是存款准备金的组成部分,由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变动对各金融机构的冲击力大,往往需要适当开展反方向的公开市场操作或再贴现政策,以缓和其影响。因此,完善的存款准备金制度是公开市场业务操作发挥作用的重要条件之一。二是要与再贴现业务相配合。央行通过公开市场上证券的买卖来调节各金融机构的超额准备金,以影响社会货币供给量,但由于种种不定因素的影响,央行的宏观预测与实际情况之间不可避免地会存在一定差距,使央行在公开市场上的证券吞吐量与各金融机构超额准备额的变化难以取得一致,当央行买入有价证券所增加的超额储备少于各金融机构的实际需求时,央行就必须通过办理再贴现业务满足其融通资金的需要。反之亦然。 第三,注重与国债发行和交易相配合。由于我国公开市场业务的操作的主要对象是国库券,所以,公开市场业务与国债,特别是短期国债的发行与交易的相互配合尤为重要。具体说:一是国债发行规模要与公开市场业务的需要相适应。如果国债规模太大,易出现大量国债挤兑中央银行发行货币,导致严重的通胀,从而使中央银行难以开展公开市场操作;反之,如果国债规模太小,公开市场操作将缺少足够的操作对象。二是国债的期限结构要与公开市场业务的需要相适应。短期国债期限短、流动性大、变现能力强,非常适合公开市场业务操作。相反,长期国债不适宜做公开市场业务操作。 第四,注重与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相配合。中央银行要正常开展公开市场业务操作,必须进行以下几方面改革:一是改革财政融资机制,应特别注意国债发行量不能过大,否则公开市场业务操作就会偏离方向;二是改革商业银行机制,以加强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管理、流动性储备管理等;三是发展全国统一的货币市场。公开市场操作的重要市场基础是银行同业拆借市场,统一的货币市场打破地域垄断和分割,有利于中央银行按大市场来调节货币供求并实现其均衡;四是逐步实现利率的市场化,因为没有实现利率的市场化,就难以形成公开市场操作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五是完善金融市场,因为要运用货币政策工具进行宏观调控,没有一个健全、规范的金融市场是不可思议的。 第五,注重与外汇市场的操作相配合。西方国家的公开市场操作基本上以国内金融与证券市场为主,随着20世纪70年代布雷顿森林体制瓦解后浮动汇率制的实施,特别是近年来全球经济金融的一体化趋势,形成了国内货币金融市场同国际货币金融市场交互融合的趋势。公开市场操作已不再是单纯的国内货币金融问题,而是直接同国际货币金融市场问题交叉重合,因此,公开市场操作必然要涉及到和外汇市场操作的协调和统一问题。在美国,系统公开市场账户包括国内业务与外汇业务两个项目,因此,外汇市场的公开操作也具有明显的政府干预倾向。英国1932年就设立了外汇平准基金,但这一账户为财政部所控制,英格兰银行只是代理人。德国联邦银行有权经营全部外汇业务,因此,国际收支的盈余或外国资本的流入都直接增大银行系统的储备基础。可见,从市场运行的角度看,公开市场操作涉及到一个货币交融性的利率汇率化和汇率利率化的变动趋势,在现代经济条件下,这是必须加以考虑的。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2K7i777K
0

相关试题推荐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