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自考
为什么说文学创作是主客体双向建构的过程?
为什么说文学创作是主客体双向建构的过程?
admin
2021-06-07
17
问题
为什么说文学创作是主客体双向建构的过程?
选项
答案
(1)情景交融,心目相取。 对于抒情性作品的创作来说,心中之情与眼中之景的相互融会乃是最基本的特征,对此中国古代诗人和诗评家有过极为精辟的见解。刘勰《文心雕龙?物色》中说:“春秋代序,阴阳惨舒,物色之动,心亦摇焉……岁有其物,物有其容;情以物迁,辞以情发。”这就是讲自然景物对人的情感的触发以及诗歌创作中情与景的交融。明末清初的王夫之的论述更为精辟,他说:“情景名为二,而实不可离。神于诗者,妙合无垠。巧者则有情中景,景中情。”这就将诗歌创作过程中诗人主观情感与客观景物之间“双向建构”的关系十分准确地揭示了出来。由此可知,抒情性作品的创作过程实际上是创作主体的内在情感与那些能够显示这种情感的外在景物相契合的过程,或者说是主体情感寻找“客观对应物”的过程。对于叙述作品而言,创作主体的情感同样要投注于创作客体之中,作家所写的任何人物和事件都是经过他的情感浸润过的,是主客体交互作用的产物。有些作家尽量追求客观性效果,看上去他仿佛置身于作品世界之外,实际上其中依然包含着他的情感态度。 (2)主体是客体的主体,客体是主体的客体。 叙事性作品的创作也同样是主客体“双向建构”的过程。对此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看: ①作为创作主体的作家并非超然独立于世界之外的人,他的思想意识、情感体验都是在与特定对象的意向性关系中产生出来的。换言之,作家的主体性是受到客体的影响与制约的,在某种意义上甚至可以说是客体所给予的。在自然科学中,主体是人,具有认知能力,客体是物,对人来说完全是外在的客观存在,所以科学研究的过程基本上是主体向客体的无限趋近。这里没有明显的客体对主体的作用。文学创作的主体是作为社会存在的人,客体是作为人所构成的社会。所以在主体与客体之间并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由于社会的整体性、渗透性,作为创作主体的人与作为创作客体的人之间往往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这里意识与自我意识并没有截然的分界,创作主体对对象的描写常常也就是对自身的描写,所以创作过程就更能显出双向建构的特征。 ②客体又并不等于客观存在。所谓“客体”是指成为“主体”之对象的那部分客观存在,而“客观存在”则指一切人以外的事物。实际上,成为“客体”的客观存在已经不同于那些没有成为客体的客观存在了:它是对于主体而言的客体,是被主体所把握的社会生活现象,因而带上了明显的主体的印记。通过以上分析可知,文学创作既不是作家的任意而为,又不是客观事物的简单再现,而是主客体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改造的过程,这就是所谓“主客体之间的双向建构”。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2XMx777K
本试题收录于:
文学概论题库文史类分类
0
文学概论
文史类
相关试题推荐
我国传统语文教育的风格有哪些?
一般说来,岁时礼俗的伦理原则是()
唯见于中国的传统医学理论是()
简述道教对我国古代民俗及文学艺术的影响
秦以前的周代,出现了大一统的君主专制政体雏形,这就是()
传统中国最典型的家族制度为()
我国四大古典文学名著除《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传》之外,另外一部是()
创作过程的核心部分是_______。
创作过程的基本环节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网络公众表达与传统公众表达的差异。
随机试题
给定资料: 1.2013年8月12日8时至14时,嫩江上游尼尔基水库库区突降暴雨,阿彦浅站(内蒙古莫力达瓦旗)最大降雨量达102毫米。受降雨影响,尼尔基水库12日14时入库洪峰流量达9440立方米每秒,为重现期超过50年的特大洪水。尼尔基水库库区人员已经
[*]
在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
A.气虚血瘀证B.气不摄血证C.气血两虚证D.气随血脱证症见面色恍白,气少息微,冷汗淋漓,属于
关于肝素,哪一项是错误的
栓剂可通过______或______制备。
有关项目投资估算的叙述,错误的是()。
【2013年真题】根据《标准施工招标文件》,由施工承包单位提出的索赔程序得到了处理,且施工单位接受索赔处理结果的,建设单位应在做出索赔处理答复后()天内完成赔付。
以下不属于风险保留的是()。
课程(广义)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