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司法
下列哪些情形可以成立抢劫致人死亡?(2009—卷二—58,多)
下列哪些情形可以成立抢劫致人死亡?(2009—卷二—58,多)
admin
2014-02-18
65
问题
下列哪些情形可以成立抢劫致人死亡?(2009—卷二—58,多)
选项
A、甲冬日深夜抢劫王某财物,为压制王某的反抗将其刺成重伤并取财后离去。三小时后,王某被冻死
B、乙抢劫妇女高某财物,路人曾某上前制止,乙用自制火药枪将曾某打死
C、丙和贺某共同抢劫严某财物,严某边呼救边激烈反抗。丙拔刀刺向严某,严某躲闪,丙将同伙贺某刺死
D、丁盗窃邱某家财物准备驾车离开时被邱某发现,邱某站在车前阻止丁离开,丁开车将邱某撞死后逃跑
答案
A,B,C,D
解析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抢劫过程中故意杀人案件如何定罪问题的批复》的规定,行为人为劫取财物而预谋故意杀人,或者在劫取财物过程中,为制服被害人反抗而故意杀人的,以抢劫罪定罪处罚。
甲为压制王某反抗将其刺成重伤,3小时后王某被冻死,死亡的结果与甲抢劫行为具有因果关系,故甲属于抢劫致人死亡,A项当选。
乙抢劫妇女高某财物时,路人曾某上前制止,乙用自制火药枪将其打死的行为,仍属于抢劫致人死亡的情形。因其致第三人死亡的原因仍是为使抢劫顺利进行,排除妨碍,使被害人丧失财产而行为人非法占有财产的一种手段行为。故B项当选。
丙在抢劫过程中,为压制被害人严某的反抗而意图刺杀他,只是因严某的自保躲闪而刺死了其同伙贺某,属于打击错误,并不影响丙的抢劫致人死亡的认定,故C项当选。该题关键问题在于刺死同伙的行为是否属于抢劫致人死亡,本选项中,丙某杀死同伙贺某并不是基于其他情况,而是在抢劫的过程中,基于抢劫罪的暴力行为所导致的,应当认为成立抢劫致人死亡。注意:在抢劫犯罪过程中,如果他人死亡的结果不是因为抢劫的暴力行为,而是仅仅因为与抢劫的“机会”有关,如行为人在抢劫现场碰到仇人而将其杀害的,死亡结果和抢劫的暴力行为之间没有因果联系,所以应以抢劫罪和故意杀人罪并罚。但在抢劫的时机,引起第三人(警察或临时路过现场者)死伤的,也是抢劫致人死亡。例如,在银行门口抢劫储户,逃离现场时开枪射击被害人时击中路人的,也属于抢劫致人死亡。
丁盗窃时被被害人邱某发现,邱某阻止丁离开,丁开车将邱某撞死,根据《刑法》第269条规定,丁转化为抢劫罪,属于抢劫致人死亡的情形,故D项当选。本题答案为A、B、C、D。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2e3y777K
本试题收录于:
试卷一题库法律职业资格分类
0
试卷一
法律职业资格
相关试题推荐
某国有事业单位领导王兰,在正式账目外私设内部账目,并截留事业经费、预算内资金购买高档小汽车,还指示会计伪造会计账簿、凭证,遭到本单位会计肖华的抵制,王兰恼羞成怒,寻找借口停发肖华的工资、奖金,并进一步强迫其提前退休,给肖华的生活造成严重困难,也造成了严重的
某省水利厅欲开发用于开采地下热水的地热井,携带有关资料到某省地质矿产厅申请办理有关地热井的采矿登记手续,地质矿产厅依法给予了采矿登记。该采矿登记属于何种行为?()
乙的表哥甲系组织他人卖淫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2000年8月的一天,甲来到乙家中,准备用乙的房屋做“淫窝”来组织他人卖淫嫖娼,乙欣然同意,并主动承担了管钱和物资的工作,还兼管把门望风。甲先后组织60余批360人次进行卖淫嫖娼活动,乙先后收入“工具”及“房租”
根据我国行政诉讼法及相关法律法规关于证据的规定,下列证据的形式符合规定的是()。
甲某以急用为由,向乙借现金1000元。乙某提出给300元,并表示不用还,甲某坚持要借1000元,乙某不同意,甲某即对乙某拳打脚踢,并要乙某到其他地方去借。乙某即上到三楼去借钱,甲某在楼下等着拿钱。此时,三楼乙某家中有一部电话,还有5名成年男人。不久,乙某与
以下关于不能犯未遂的各种说法中,哪个是正确的?()
关于因果关系,下列选项正确的是哪项?
本案中,被告人刘某认为人民法院对其判决不公,向人民法院提出了申诉。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有哪些?本案中,被害人谢某认为人民法院的判决不公,也向人民法院提出了申诉。下列选项中不正确的有哪些?
缩短工作日不适用于下列哪类职工?()
随机试题
多尿是指24小时尿量大于()
A.骨盆轴B.骨盆倾斜度C.坐骨切迹D.骶骨岬E.耻骨弓角度
设f(x)=∑n=0∞anxn和g(x)=∑n=0∞bnxn,则f(x)g(x)的幂级数展开式中xn项的系数是:
下列污染物应筛选为环境空气质量现状监测因子的是()。
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应建立重大危险源分级()。
元朝时,被马可波罗称为“东方第一大港”的是福建泉州港。()
根据文件形成和使用的公务活动领域,可将公文分为()。
给定资料1.政府公信力是政府依据自身的信用所获得的社会公众的信任程度,是社会组织和民众对政府信誉的一种主观价值判断,是政府实施行政行为时的形象和所产生的信誉在社会组织和民众中形成的心理反应。一句话,政府公信力是政府的影响力与号召力,体现的是政府的信用能力
Studentsofmanagementtheoryhavelong【C1】______whatconstitutestheworstkindofbook—theCEOautobiographyorthemanagement
以下语言中,不是计算机高级程序语言的是()。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