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乙己》(鲁迅)、《蒲柳人家》(刘绍棠)、《变色龙》(契诃夫)、《溜索》(阿城)四篇作品入选人教版教科书九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这些课文共同的教学目标是( )。

admin2020-02-04  4

问题 《孔乙己》(鲁迅)、《蒲柳人家》(刘绍棠)、《变色龙》(契诃夫)、《溜索》(阿城)四篇作品入选人教版教科书九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这些课文共同的教学目标是(    )。

选项 A、陶冶情操、净化心灵,加深对祖国的感情
B、开阔视野,培养审美趣味,加深对生命的感悟和理解
C、在把握情节的前提下,着重欣赏人物形象,把握人物性格特点
D、把握文章的思想观点,认识社会,增进对传统文化的了解

答案C

解析 这一单元的四篇课文都是小说。《孔乙己》塑造了孔乙己在封建腐朽思想和科举制度毒害下,精神上迂腐不堪,麻木不仁;生活上四体不勤,穷困潦倒,在人们的嘲笑戏谑中混度时日,最后被封建地主阶级所吞噬的悲惨形象。作品篇幅不长,但是深刻揭露了当时科举制度对知识分子精神的毒害和封建制度“吃人”的本质,具有强烈的反封建意义。《变色龙》塑造了虚伪逢迎、见风使舵的巡警奥楚蔑洛夫,当他以为小狗是普通人家的狗时,就扬言要弄死它并惩罚其主人。当他听说狗主人是席加洛夫将军时,一会儿额头冒汗,一会儿又全身哆嗦。通过人物如同变色龙似的不断变化态度的细节描写,有力地嘲讽了沙皇专制制度下封建卫道士的卑躬屈膝的嘴脸。《蒲柳人家》透过几户普通农家的故事,表现了京东北运河边农民的独特风貌,充满浓郁的民族风格和审关情趣。小说浓墨重彩描写了三个主要人物:机灵顽皮、充满稚气的六岁男孩何满子(小说的主要线索人物),奶奶一丈青大娘和爷爷何大学问。《溜索》通过讲述一个领队带领驮队起溜索过怒江的故事,表现人在自然面前接受挑战,战胜艰险,对以领队为代表的溜索驼队的汉子们那无畏的神情深表赞叹,对他们即使面临如此险境也气定神闲的乐观豪迈的生活态度深表钦佩。这四篇小说刻画的人物形象都非常鲜明,栩栩如生。因此C项符合题意。A项,“加深对祖国的感情”不能体现。因为这四篇小说没有涉及“爱国”主题。B项,“加深对生命的感悟和理解”不能体现。D项,“增进对传统文化的了解”不能体现。因为《变色龙》是外国的小说,因此不涉及“传统文化”。故本题选C。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2fkv777K
0

相关试题推荐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