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司法
关于因果关系的判断,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2014/2/6)
关于因果关系的判断,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2014/2/6)
admin
2021-01-31
73
问题
关于因果关系的判断,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2014/2/6)
选项
A、甲伤害乙后,警察赶到。在警察将乙送医途中,车辆出现故障,致乙长时间得不到救助而亡。甲的行为与乙的死亡具有因果关系
B、甲违规将行人丙撞成轻伤,丙昏倒在路中央,甲驾车逃窜。1分钟后,超速驾驶的乙发现丙时已来不及刹车,将丙轧死。甲的行为与丙的死亡没有因果关系
C、甲以杀人故意向乙开枪,但由于不可预见的原因导致丙中弹身亡。甲的行为与丙的死亡没有因果关系
D、甲向乙的茶水投毒,重病的乙喝了茶水后感觉更加难受,自杀身亡。甲的行为与乙的死亡没有因果关系
答案
D
解析
A选项,考查介入因素与因果关系的认定。
(1)甲的伤害行为(A1)、警察车辆故障(A2),二者均与死亡结果(R)之间具有案件关系。
(2)二者之间系独立关系。因题干中写有“致乙长时间得不到救助”,介入因素(A2)对于死亡结果具有主要作用,中断因果关系。甲的伤害行为与乙的死亡之间不具有因果关系。
(3)注意,本选项应当与后例叙述的案情相区别。2010/2/57—D,“甲向乙的饮食投放毒药后,乙呕吐不止,甲顿生悔意急忙开车送乙去医院,但由于交通事故耽误一小时,乙被送往医院时死亡。医生证明,早半小时送到医院乙就不会死亡”。甲的行为仍然成立犯罪中止(说法正确)。该选项中的“由于交通事故耽误一小时”,应当理解为“由于日常生活中经常出现的它车交通事故(如车祸)耽误一小时”,亦即介入因素系可以预料的日常事件,亦即在行为当时即存在此客观因素,与之前行为是依附关系,则介入因素不中断因果。
B选项,考查介入因素与因果关系的认定。
(1)甲撞倒丙后不救助的行为(A1)、乙轧压行为(A2),与丙死亡的结果(R)之间均有条件关系。
(2)选项中的“路中央”“超速驾驶的乙发现丙时已来不及刹车”结合起来.应该理解为“乙虽有超速,但一般不超速的司机当时也会来不及刹车”。亦即,甲撞倒丙后不救助的行为(A1),会大概率的导致后车轧压(A2),二行为之间是依附关系;乙虽有轻微过错,但不负主要责任,由此,应认定介入因素不中断因果关系,甲的行为(A1)与丙的死亡(R)之间有因果关系。类似的例子,参见2015/2/53—C、2011/2/3—C。
C选项,考查因果关系的客观性。
(1)因果关系是客观的,与行为人主观认识没有关系。在丙的死亡结果发生之后来叙述客观因果流程,丙死于“中弹”,是甲开枪打死的。如果甲不开枪,丙不会中弹死亡,有条件关系。并且是唯一条件,负全部责任,甲的开枪行为(A),当然与丙死亡结果(R)之间有因果关系。
(2)客观因果关系的判断与行为人主观无关。即使甲主观上没有预见到(“不可预见的原因”),对该具体结果而言系意外事件,也不能否定客观因果关系的存在。
(3)在主观上,本例系打击错误、具体错误。按法定符合说,甲对丙死具在杀人故意,构成故意杀人罪既遂。按具体符合说,对乙构成故意杀人罪未遂、对丙构成意外事件致人死亡。类似事例参见2010/2/3—B。
D选项,考查介入因素与因果关系的认定。甲的投毒行为(A1)、乙自杀(A2),均与自杀身亡的死亡结果(R)之间存在条件关系。
(2)在责任大小上,当自杀是自杀者本人自由选择的自主自愿的自害行为时,二者可认为是独立关系。在作用大小上,乙客观上的死因是“自杀身亡”,而不是中毒身亡,自杀者本人的自杀行为(A2)负主要责任,投毒行为(A1)只是负次要责任的条件。故而,乙的死亡结果与乙的自杀行为之间具有因果关系,而与甲的投毒行为之间没有因果关系。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38ry777K
本试题收录于:
试卷一题库法律职业资格分类
0
试卷一
法律职业资格
相关试题推荐
犯罪嫌疑人李军,男,40岁,汉族,大学文化,浙江省温州市苍南县人,系某国家机关进口处干部。1998年6月,李军被派去R国进修学习半年,在某国学习期间,李军禁不住金钱、美女的诱惑,被该国情报部门拉下水。回国后,李军曾多次为R国情报机构提供国家秘密和情报。李军
A市中级人民法院以故意伤害罪判处被告人死刑缓期二年执行,被告人没有上诉,检察机关也没有抗诉。该案经B省高级人民法院核准。判决生效后,被害人某甲不服,提起申诉。如果判决确有错误,下列哪一司法机关有权提起审判监督程序?()
被告人张某因故意伤害罪被判处无期徒刑,并没收财产。同时被害人李某提出附带民事诉讼要求其赔偿,经法院调查,张某还有债务若干,若张某的个人财产不足以清偿全部罚金和损失,关于对他的财产的执行。哪些是错误的?()
针对减刑、假释的案件,具有下列哪些情形的。人民检察院应当进行调查核实:()
被执行人在执行中同时承担刑事责任、民事责任,其财产不足以支付的,按照下列哪个顺序执行是正确的?()
李某因盗窃罪被判处有期徒刑,在交付执行之前,李某声称怀孕并申请暂予监外执行。对于李某的申请应当由下列哪个机关审查决定?()
杰克为美国人,其因酒后驾驶撞死我国公民赵某被A省B市交警查获,后因涉嫌交通肇事罪被B市公安机关立案侦查,关于此案:根据《刑事诉讼法》及其司法解释的规定,人民法院下列哪些做法是正确的?()
甲是富家子弟,乙是下岗职工子女,二人共同伤害(轻伤)丙。在侦查过程中,公安机关鉴于二人犯罪情节较轻且认罪态度较好,决定取保候审,对甲采取了保证金的保证方式,由于乙经济困难,对其采取了保证人的保证方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2013年3月,王某在一次抢劫过程中,因行人报案,被市公安局侦查人员当场抓获。从侦查阶段到审判阶段,王某对被指控的抢劫罪没有异议。2013年6月15日。甲市基层人民法院正式受理了此案,并认为王某可能被判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遂直接决定适用简易程序进行审理。2
司法过程离不开法律推理和法律论证,下列关于法律推理和法律决定的证成的表述中,哪一项是正确的?()
随机试题
周某意图杀死简某,当其得知简某每天将煮饭用的水桶放在公共的水池边打水时,其在简某的水桶上涂抹上无色的毒药,但是,晚上却是简某的邻居强某将水桶误提回家,结果强某因误食放有毒药的水而身亡。下列哪些判断不符合周某对强某死亡所持的心理态度?
A.眼睑水肿,继则颜面、全身水肿,伴恶寒发热B.眼睑水肿,延及全身水肿,身发疮痍C.全身水肿,腰以下为甚,按之没指D.全身水肿,绷急光亮E.身肿,腰以下为甚,腰酸肢厥脾阳不足型水肿特点是
患者,女,35岁。两侧胁肋胀痛7天入院,伴胸闷,嗳气,善太息,舌苔薄白,脉弦。不适合的治疗方式是
下列哪项不是护理诊断()。
设备监理的中心任务概括为()。
下列各项中,不属于会计计量属性的是()。
标志着儿童思维真正发生的是()。
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的规律性。
A、It’slikelytolastlonger.B、Itrunsfasterinlongdistances.C、Itrunsbetterthantheusedear.D、It’sprobablyabiggerc
A、Ninetimes.B、Fivetimes.C、Sixtimes.D、Twice.C从题目选项可以得知,该题考查“倍数”或是“多少次”,听音时要注意捕捉有效信息。从文章第一句“SixtimesdefendingTourdeFra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