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司法
下列哪些选项属于法律意识的范畴?(2011年试卷一第52题)
下列哪些选项属于法律意识的范畴?(2011年试卷一第52题)
admin
2017-06-05
71
问题
下列哪些选项属于法律意识的范畴?(2011年试卷一第52题)
选项
A、法国大革命后制定的《法国民法典》
B、西周提出的“以德配天,明德慎罚”
C、中国传统的“和为贵”、“少讼”、“厌讼”
D、社会主义法治理念
答案
B,C,D
解析
法律意识是人们关于整个法律现象(特别是现行法)的观点、感觉、态度、信念和思想的总称。法律意识的构成要素有:(1)法律观点,即人们对法律现象进行认识的主观看法;(2)法律感觉,指人们对法律现象基于感性认识而产生的知觉:(3)法律态度,指人们对法律现象所持有的心理倾向;(4)法律信念,指人们对法律现象基于某种价值观而产生的较为稳定持久的心理确信;(5)法律思想,是指人们对法律现象的理性认识。选项B中的“以德配天,明德慎罚”的意思是,“上天”只把统治人间的“天命”交给那些有德者,因此君临天下的统治者应该“以德配天”;“明德慎罚”要求统治者要用德教的方法来治理国家,也就是通过道德教化的办法使天下人们臣服,再适用法律。实施刑罚时应该宽缓、审慎,而不应一味用严刑峻法来迫使臣民服从。“以德配天,明德慎罚”是西周时期重要的法律思想,为中国传统法制奠定了理论基础,选项B正确,当选。
选项C中,中国传统的“和为贵”、“少讼”、“厌讼”体现出人们对诉讼,即打官司这种法律行为的态度,这是人们对打官司这种法律现象的一种心理倾向——讨厌或者尽量避免。这种对法律现象的态度也是法律意识的构成要素,选项C正确。
选项D中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反映和指引着社会主义法治的性质、功能、目标方向、价值取向和实现途径,是社会主义法治的精髓和灵魂,也是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和法律监督的指导思想。它根植于我国法治实践之中,反映我国法治现实,对我国法治实践起着指导和推动作用。它是在综合反映各种法和法律现象以及其他社会现象关系的基础上所形成的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规律的理性认识,属于法律思想的范畴,自然也属于法律意识的范畴。选项D正确。
选项A中法国大革命后制定的《法国民法典》是客观存在的事物,属于事实的范畴,不属于意识的范畴,自然也不属于法律意识的范畴。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3Ify777K
本试题收录于:
试卷一题库法律职业资格分类
0
试卷一
法律职业资格
相关试题推荐
关于法定代理人,下列哪一项说法是正确的?()
王某涉嫌故意伤害被检察院提起公诉,魏某是被害人,检察院派姜某出庭支持公诉,武某是本案的证人,胡某是鉴定人,那么在法庭调查阶段,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2009年2月10日,王某因涉嫌诈骗被县公安局刑事拘留,2月24日,县检察院批准逮捕王某。4月10日,县法院以诈骗罪判处王某三年有期徒刑,缓期二年执行。5月10日,县公安局根据县法院变更强制措施的决定,对王某采取取保候审措施。王某上诉,6月1日,市中级法院
原判决事实不清、证据不足,人民法院应作出何种裁判?()
《治安管理处罚法》规定了询问查证程序。则下列关于询问查证程序说法正确的是:()
个体户赵某因销售货物时屡有短斤缺两的现象,工商行政管理局发现后决定对其处以吊销营业执照的处罚。下列有关该事件的表述中哪些是正确的?()
某省根据精简、效能和统一原则,准备决定由一个行政机关行使有关行政机关的行政处罚权(不包括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处罚权),根据《行政处罚法》,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丙,男,17岁,因涉嫌故意伤害罪被依法提起公诉,在该案审理过程中,丙可以申请下列哪些人回避?()
以下所列选项哪种情形属于犯罪中止?
公民马某2002年在赴澳门探亲期间,通过其亲属在美国驻澳门总领馆花25万美元购买了美国护照。后以美国公民的身份持用该护照多次出入国境。2006年10月某公安机关在调查马某参与的一起纠纷案中,发现马某在购买外国护照后,没有向我国公安机关或国外的中国外交代表机
随机试题
没有法定依据或者不遵守法定程序的,行政处罚无效。这体现了:()
骨纤维异常增殖症常见的典型X线表现是
下列与生物碱沉淀试剂不发生反应的是
开发商对新城区进行开发时,在一定的用地面积内可获得相应的建筑面积,与旧城区的开发相同。另外,对于新城区开发,开发商必须按照顾客的要求进行设计,以获得较好的使用功能和开发利润。()
法律效力等级是正确使用法律的基础,下列法律效力排列正确的是( )
当事人对税务机关的处罚决定逾期不申请行政复议也不向人民法院起诉,又不履行的,作出处罚决定的税务机关可以( )。
()是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首要环节,是落实综合治理其他措施的前提条件。
概念是人脑对客观事物本质特征的认识,事物的本质特征决定事物的性质,是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本质特征。根据概念所包含的属性的抽象与概括程度,概念可分为具体概念和抽象概念。按事物的指认属性形成的概念称为具体概念,按事物的内在本质属性形成的概念称为抽象概念。下列
Woman:Wally,thenecklaceisbeautiful,butreally,youshouldn’thave!Man:You’rewelcome.Ithinkitlooksbeautifulonyou.
弁明して誤解をとくべきです。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