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公务员
题目 请以“公共空间意识”为话题,联系社会实际,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 (1)自选角度,见解明确、深刻; (2)参考给定资料,但不拘泥于给定资料; (3)思路明晰,语言流畅: (4)总字数1000~1
题目 请以“公共空间意识”为话题,联系社会实际,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 (1)自选角度,见解明确、深刻; (2)参考给定资料,但不拘泥于给定资料; (3)思路明晰,语言流畅: (4)总字数1000~1
admin
2016-04-07
51
问题
题目
请以“公共空间意识”为话题,联系社会实际,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
(1)自选角度,见解明确、深刻;
(2)参考给定资料,但不拘泥于给定资料;
(3)思路明晰,语言流畅:
(4)总字数1000~1200字。
材料
对待陌生人的态度,最能体现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不同于私人领域的交流,可以随心所欲:也不同于锁在抽屉里面的日记本,可以率性而为。在公共空间,有表达就有责任,有自由就有担当,有言论就有边界。如果只想着自己的表达自由,却不考虑他人的合法权益,甚至社会的公序良俗,这样的表达怎能促成共识?如果一方面喊着打倒一切、怀疑一切,另一方面喊着谁敢反对某个权威就打倒谁,这样的思维如何增进智识?如果一边高呼文明、法治,一边却藐视法律、动辄粗口,甚至以“和尚摸得,我摸不得”自我辩解,这样的态度岂会有人格魅力?
近段时间,有关国人出行素质的话题持续引发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中国号称文明古国、礼仪之邦,礼法教育源远流长,客随主便、入乡随俗观念深入人心。然而随着出境旅游人数逐年递增,国人在被许多国家当成“世界金主”竞相延揽的同时,也因一些旅游陋习遭到舆论谴责和民众吐槽,中国人俨然成为不文明的代名词。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原因是多方面的:东西方文明的差异、出境人数的迅猛增长、国民素质整体不高以及某些媒体的过度放大等.但究其根源,还是在于国人公共空间意识的严重缺失。
不同民族和文化构成不同的公共空间意识,西方文化注重个人隐私,崇尚个人自由和个人权利,公共空间意识强烈。而东方人尤其是我们中国人对于个人自由和个人权利不太重视,加之传统文化、民族性格、现行制度等因素叠加。导致公共空间意识相对薄弱。“家国一体”的国家形态遏制了独立精神和自我意识的觉醒,使得无论是知识分子还是普通大众普遍忽视“公共空间”这一命题。正如学者余秋雨先生在谈到中国文化的弊病时所指出的:中国文化对于公共空间一直比较黯然,总是强调上对得起社稷朝廷,下对得起家庭亲情。但是,在朝廷和家庭之间,有辽阔的“公共空间”,这是中国文化的一个盲区。近些年来,公共空间有了一定拓宽,但公共空间私有化、孤岛化、碎片化趋势严重,并与公众活动相对分离。在这种历史传统与现实境况的双重制约之下,国人公共空间意识自然难以树立。
公共空间的范围不清楚、权利义务的界限不明确,这是导致国人公共空间意识缺失的重要因素。相关立法和政府有关部门应当合理划分公共空间和私人空间的范围,明确界定公共空间各方的权利义务以及违反义务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保证所有公共空间都能向全体公民开放,确保每个参与者的合法权利都得到平等尊重和保护。2015年4月7日,《游客不文明行为记录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由国家旅游局正式颁布实施。根据《办法》,游客的六种行为将被列人“黑名单”。一旦上了“黑名单”,轻者可能影响到再次旅游,严重的甚至会影响到出境、银行信贷等。虽然被指震慑作用远大于实际效果,但《办法》通过制度保障和刚性约束来规范游客权利义务、提升公共空间意识的思路仍然值得肯定。
公共空间意识的养成除了硬规则的约束,还要靠软道德的引导。道德教育是培养公民公共空间意识的重要路径。这就需要我们高度重视并不断创新道德教育,以全体公民的自觉自律为实现路径,以社会舆论的正确导向来抑恶扬善,大力提倡和鼓励公认的或潜在的道德规范。当这些道德规范成为大家的共识并且畅通无阻,国人的公共空间意识必将得到大幅度的提升,不仅会减少社会的无序和混乱,降低社会管理的成本,还会激发越来越多的正能量,更大程度地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
选项
答案
培养公共空间意识力促社会和谐发展 我国自古以来就是礼仪之邦,礼法文明源远流长。然而,近期发生的优衣库试衣间亲热、沈阳地铁上男女大尺度亲吻事件以及国人外出旅游陋习遭到舆论谴责和民众吐槽,使得中国人俨然成为不文明的代名词。在一个与陌生人频繁接触的社会,培养兼顾他人的公共空间意识,涵养自由与责任相平衡的表达伦理,已经成为我国社会必须跨越的一道“现代化门槛”。 “欲维新吾国,当维新吾民”,从梁启超到孙中山再到中国共产党,社会的所有进步力量,无不把“国民素质”作为发展的根本。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和社会关系的公共空间意识,可以说是最根本的现代公民素质。公共空间意识是现代公民在面对共同生活领域和公共事务时表现出来的自觉的身份认同和责任担当,需要我们共同遵守。 公共空间意识是一把钥匙,可以打开和谐社会的大门,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社会的各阶层利益主体只有对公共空间意识充分认同并在行为选择上相互协调,才能在此基础上形成一种有利于人的发展的良好的公共关系和精神氛围。有关青年男女在公共场合过分亲热的新闻屡见报端、“路怒”现象频繁地被媒体报道,究其原因就是公共空间意识的缺失。可见,只有增强公共空间意识,才会避免放纵、冷漠、麻木、排斥、仇恨……人与人之间才能形成诚信友爱、互帮互助、互谅互让、和谐温馨的人际氛围。唯此,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才能建立起来。 公共空间意识是一种无形规则,可以约束个人行为,提升国人形象。公共空间意识作为现代文明的标志之一,建立在个人的道德修养水平之上。它是一种无形规则,有了它。人们会自觉注意在公共场合的言行举止,无形之中提升了公民基本道德水准。不少游人出国旅游举止不文明,随地乱扔垃圾、排队加塞、大声说话,少数人由于公共空间意识不足而造成的不文明行为,影响到世人对国人的整体评价,国外一些旅游景点甚至专门挂出用汉字书写的告示牌:“请保持安静”“请排队”等。若是每个人都有自觉的公共空间意识,注意在公共场合做到彬彬有礼、轻声说话、有序等候、力所能及地帮助别人,使得这些优良做法蔚然成风,就会提高国人国际形象。 不管是毫无意识,还是毫不在意;不管是擦肩而过,还是针锋相对,不可否认,一些人在与陌生人交流中的无礼,在公共空间表达时的无忌,已经成为一块醒目的“文明伤疤”。二千多年前,先贤孔子曾经说过,“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秉持这样的哲学去对待他人和社会,在公共空间文明表达,我们才能通过公共表达实现公共参与、达成社会共识,才能真正“不辜负这个时代”。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3LGe777K
本试题收录于:
申论题库事业单位考试分类
0
申论
事业单位考试
相关试题推荐
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思想的重要内容,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坚持正确义利观,始终做()。
关于执行请示、异议、协调、复议案件形成的材料管理,说法错误的是()。
对庭审笔录中当事人阅看后,有正当理由要求补充或更正的地方,书记员在补充或更正之外,应当()。
无私奉献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路线。()
唯物主义历史观创立的伟大意义在于它能够解决所有的社会难题。()
()是指通过射频识别、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相连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对物品的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
人们根据法律可以预先估计相互间将有怎样的行为以及行为的后果等,从而对自己的行为作合理的安排。这体现了法的()。
定势效应是指有准备的心理状态能影响后续活动的趋向、程度以及方式,下列成语或俗语能反映这个效应的是()。①先入为主②立竿见影③疑人偷斧④心无旁骛
我国国有企业曾历经了数次大的改革历史阶段,一些曾有的经验教训对于当前正在开展的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国企来讲,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例如一些大型钢铁企业集团,人均劳动生产率和吨钢可比能耗指标和国外先进企业比差距较大,管理机构庞大,人浮于事,虽然经历了“下岗分流、减
电视网络等媒体形式的挑战,对电视媒体来说是一个创新的机会,即使是儿童片熊出没也糅合了喜剧、动作、探险等诸多因素。材料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随机试题
客户认证技术是保证电子商务交易()的一项重要技术。
屈原《哀郢》一诗的主要特点是()
判断一种观点对错的依据是()。
血小板减少可出现的临床表现是()
某现浇钢筋混凝土异形柱框架结构多层住宅楼,安全等级为二级,框架抗震等级为二级。该房屋各层层高均为3.6m,各层梁高均为450mm,建筑面层厚度为50mm,首层地面标高为±0.000m,基础顶面标高为一1.000m。框架某边柱截面如图1—4(Z)所示,剪跨比
过梁上与过梁成60°角的三角形范围及过梁净跨度( )的高度范围内,不得在其上设置脚手眼。
项目建设成本分析属于建设工程项目()阶段的主要任务。
下面属于间接融资工具的是()。
属于比尔.盖茨确立的10大优秀员工准则的是()。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提出这一说法的是()。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