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公务员
材料一:2009年3月1日,“嫦娥一号”卫星撞月成功。从2007年10月24日顺利发射到2009年3月1日撞月成功,我们为“嫦娥一号”而激动,更被卫星的研制团队所感动。这支团队平均年龄不到30岁,他们同舟共济,统一行动;知难而进,百折不挠;利用中国自己的技
材料一:2009年3月1日,“嫦娥一号”卫星撞月成功。从2007年10月24日顺利发射到2009年3月1日撞月成功,我们为“嫦娥一号”而激动,更被卫星的研制团队所感动。这支团队平均年龄不到30岁,他们同舟共济,统一行动;知难而进,百折不挠;利用中国自己的技
admin
2012-06-04
51
问题
材料一:2009年3月1日,“嫦娥一号”卫星撞月成功。从2007年10月24日顺利发射到2009年3月1日撞月成功,我们为“嫦娥一号”而激动,更被卫星的研制团队所感动。这支团队平均年龄不到30岁,他们同舟共济,统一行动;知难而进,百折不挠;利用中国自己的技术、自己的条件完成了“嫦娥一号”。他们使我国在和平利用太空上更有发言权,他们“一切为了祖国”的精神永恒地镌刻在太空。他们向世人展示了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
材料二:当前,我们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最重要的是发挥“主心骨”的作用,即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甲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是我们的“主心骨”;必须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必须正确对待外来思想文化的影响;必须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
(1)“嫦娥一号”卫星研制团队怎样展示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
(2)当前,我们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要求中体现了哪些哲理?
选项
答案
(1)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精神。“嫦娥一号”卫星研制团队同舟共济,统一行动,展示了团结统一精神;他们使我国在和平利用太空上更有发言权,壮大了和平的力量,展示了爱好和平精神;他们知难而进,百折不挠,展示了勤劳勇敢精神;他们利用中国自己的技术、自己的条件完成使命,展示了自强不息精神;他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祖国,展示了爱国主义精神。 (2)“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最重要的是发挥‘主心骨’的作用”体现了恿识的能动作用以及科学理论的指导作用;“必须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体现了联系与发展的观点;“必须正确对待外来思想文化的影响”体现了全面发展的观点;“必须与弘扬精神相结合”体现了联系的观点。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3eeq777K
本试题收录于:
公共基础知识题库教师公开招聘分类
0
公共基础知识
教师公开招聘
相关试题推荐
课外、校外教育的主体部分是()
活动和交往是学生品德形成的()
某教师存给学生讲述改革开放成就的同时,还鼓励学生通过“我和爸爸比童年”活动直观地了解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的发展变化,该教师运用的德育原则是()
科学技术对教育的影响,首先表现为对教育的_________作用。
决定教育领导权的是()
_________是教育的根本性问题,对一切教育工作具有指导意义。它明确了教育对象未来的发展方向和预定的发展结果,指导着整个教育活动的开展,支配着教育工作的各个方面和全过程。无论是教育政策的制定,教育制度的建立,还是教育内容的确定,教育方法的选择及效果的评
教师角色的心理冲突之一为教师劳动的_________与协作性的矛盾。
教师要充当知识传授者、团体的领导者、模范公民、纪律的维护者、家长的代理人、亲密朋友、_________者等多种角色。
以美国的学制为蓝本,一直沿用到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现代学制是()
毛泽东被视为是现代世界历史中最重要的人物之一,时代杂志将他评为20世纪最具影响的一百个人物之一,但他的一生跌宕起伏,经历了无数次的考验,最终确定毛泽东在全党领导地位的会议是()
随机试题
我国在加入《承认和执行外国仲裁裁决公约》时所作的保留之一是()
毛泽东思想形成的时代条件是()
影响神经─肌接头处乙酰胆碱释放量的因素包括
A、红细胞B、甲状腺球蛋白C、乙酰胆碱受体D、肾上腺皮质细胞E、甲状腺细胞表面TSH受体Addison病的自身抗原是
林先生,41岁,上腹止痛伴反酸、暖气2个月,检察有上腹部轻压痛,大便隐血实验阳性,经纤维胃镜检查后诊断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纤维胃镜检查前准备不需要
当工程网络计划中某项工作的实际进度偏差影响到总工期而需要通过缩短某些工作的持续时间调整进度计划时,这些工作是指( )的可被压缩的工作。
钢材的化学成分有害元素包括()。
收款处理浮动期指的是收款人收到支票到将支票存入银行所花的时间。()
儿童语言形成的现实条件是()。
在一次竞猜活动中,设有5关,如果连续通过2关就算闯关成功,小王通过每关的概率都是1/2,他闯关成功的概率为: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