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考研
在相同的时间、地点、条件下,面对同一认识客体,不同的主体会得出不同的认识结果。这说明
在相同的时间、地点、条件下,面对同一认识客体,不同的主体会得出不同的认识结果。这说明
admin
2014-01-13
31
问题
在相同的时间、地点、条件下,面对同一认识客体,不同的主体会得出不同的认识结果。这说明
选项
A、认识结果是由认识主体决定的
B、主体在认识过程中具有能动作用
C、主体反映客体的过程是主体获取、加工、处理信息的过程
D、主体自身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和知识背景等因素影响着主体对客体信息的选择和重构
答案
B,C,D
解析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认识的本质。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能动性突出地表现在主体对客体信息的选择、重构和创造上。在这一过程中,主体自身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和知识背景等因素影响着主体对客体信息的选择、加工和处理,从而不同的主体有不同的认识结果。但是,不同主体认识结果的差异,仅是受主体的影响而不是由主体决定的,因为归根到底它们依然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40Oa777K
0
考研政治
相关试题推荐
现代产权制度的特征,主要有
2005年举行的“77国集团+中国”第二届南方首脑会议通过的重要文件有
中国外交政策的基本宗旨和目标是
1981年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指出:“实事求是、群众路线和独立自主,是贯穿于毛泽东思想各个组成部分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是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如何理解这三个方面是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以及这三者内在关联?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要完成的历史任务是实现
实践的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特点有
我们党必须解决好的历史性课题是
马克思主义认为,“自由人的联合体”就是
“人的本质不是单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句话说明
对科学技术的社会作用有着不同的观点。请阅读有关材料回答问题。材料1爱因斯坦认为:“科学是一种强有力的工具,怎样用它,究竟是给人带来幸福还是带来灾害,全取决于人自己,而不取决于工具。刀子在人类生活上是有用的,但它也能用来杀人。”
随机试题
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社会主义性质的刑事诉讼法通过的时间是()。
用二氧化碳作为保护气体时电弧穿透力强,熔深较大。
[*]
将光或其他能量携带的被照体的信息状态以二维形式加以记录,并表现为可见光学影像的技术是
陈小姐是某公司职员,每月工资收入为人民币8000元,每月信用卡还款人民币2500元,每月支付保险费人民币500元,则其每月所有债务支出与收入比为()。
人力资源规划的制定,第一个步骤是()。
以下讲解方法运用正确的有()。
我国《教师法》对教师义务原则规定为()。
生态学理论将影响人发展的环境划分为微观系统、中间系统、外系统和宏观系统,其提出者是心理学家()。
U.S.healthofficialsareincreasingsurveillancemeasuresatdoctors’officesandinternationalborderstoguardagainstthes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