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司法
甲男和乙女相恋多年,后来乙得知甲是有妇之夫,非常气愤,遂把甲起诉至法院,要求赔偿“青春费”。此时,甲下落不明。法院下列做法哪个是正确的?
甲男和乙女相恋多年,后来乙得知甲是有妇之夫,非常气愤,遂把甲起诉至法院,要求赔偿“青春费”。此时,甲下落不明。法院下列做法哪个是正确的?
admin
2014-11-25
43
问题
甲男和乙女相恋多年,后来乙得知甲是有妇之夫,非常气愤,遂把甲起诉至法院,要求赔偿“青春费”。此时,甲下落不明。法院下列做法哪个是正确的?
选项
A、裁定不予受理
B、判决不予受理
C、判决驳回起诉
D、判决驳回诉讼请求
答案
D
解析
本题主要考察对起诉条件的理解和法院的文书适用。一、对有明确被告的理解。被告明确是起诉必须具备的条件,但是,被告下落不明不等于被告不明确。对于被告下落不明的案件,人民法院应当受理。二、对诉讼请求的理解。本题中的“青春费”是有可诉性的,人民法院应当受理当事人提起的诉讼。《民事诉讼法》第119条规定,起诉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一)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二)有明确的被告;(三)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四)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本题中,法院应当依照民事诉讼法第119条的规定受理乙的起诉,裁定不予受理是错误的,故A项错误。不予受理适用的是裁定,不是判决,故B项错误。由于其请求不能得到支持,应当判决驳回诉讼请求。驳回起诉适用的条件是起诉不符合受理条件,故C项错误,D项正确。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46Qy777K
本试题收录于:
试卷二题库法律职业资格分类
0
试卷二
法律职业资格
相关试题推荐
村民甲、乙因相邻关系发生纠纷,甲诉至法院,要求判决乙准许其从乙承包的土地上通过。审理中,法院主动了解和分析甲通过乙土地的合理性,听取其他村民的意见,并请村委会主任做双方工作,最终促成双方同意调解。调解时邀请了村中有声望的老人及当事人的共同朋友参加,双方互相
根据《企业所得税法》规定,下列哪些表述是正确的?()
甲向乙开具金额为100万元的汇票以支付货款。乙取得该汇票后背书转让给丙,丙又背书转让给丁,丁再背书转让给戊。现查明,甲、乙之间并无真实交易关系,丙为未成年人,票据金额被丁变造。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某企业防治污染的设施年久老化,需拆除重建。根据《环境保护法》的规定,该企业应履行下列哪些程序?()
我国对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实行分类管理制度。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法》的规定,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根据《城乡规划法》规定,下列哪些选项属于城乡规划的种类?()
丙承租了甲、乙共有的房屋,因未付租金被甲、乙起诉。一审法院判决丙支付甲、乙租金及利息共计10,000元,分五个月履行,每月给付2,000元。甲、乙和丙均不服该判决,提出上诉:乙请求改判丙一次性支付所欠的租金10,000元。甲请求法院判决解除与丙之间租赁关系
丙承租了甲、乙共有的房屋,因未付租金被甲、乙起诉。一审法院判决丙支付甲、乙租金及利息共计10,000元,分五个月履行,每月给付2,000元。甲、乙和丙均不服该判决,提出上诉:乙请求改判丙一次性支付所欠的租金10,000元。甲请求法院判决解除与丙之间租赁关系
某借款纠纷案二审中,双方达成调解协议,被上诉人当场将欠款付清。关于被上诉人请求二审法院制作调解书,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2009年试卷三第45题)
关于非涉外民事诉讼与涉外民事诉讼的协议管辖,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2009年试卷三第81题)
随机试题
Themusictheyareplayingisnotatall________mytaste.
只有T细胞才具有的表面标记为
小肠的主要生理功能是()
26岁女性,双侧乳房胀痛1年,月经前明显,月经后症状好转,乳房内可触及不规则肿块,伴有触痛,诊断为
对中国工程咨询协会服务范围的论述中,正确的是()。
红利增长型股利政策下,股票价值评估的假设条件是发行企业并未将剩余收益分配给股东,而是用于追加投资扩大再生产,因此,红利呈增长趋势。这种假设前提下的股利增长率的计算方法有( )。
下列关于建国后的事件,表述错误的是()。
如何养老已成为刻不容缓需要解决的社会问题。养老问题可以通过社会化方式解决,敬老院、托老所等社会机构承担了部分养老职能。然而,由于历史文化传统的影响,机构养老并非多数老年人的首选。同时,我国机构养老发展时间不长,软硬件设施尚不完善,与社会需求相比还存在不小差
根据拉什利(K.S.Lashley)的脑功能“整体说”,学习活动的效率与大脑受损伤面积及部位之间的关系是()。(2007年)
把毛泽东思想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的党的会议是()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