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司法
李某窃得一辆价值6000元的摩托车;并将该车卖给个体工商户王某,2002年春节前一天,王某到某商场办事,把摩托车停在商场前面,恰逢甲某从此路过,甲因曾向李某借用过该车,知道该车系李某盗窃所得后又卖与他人,遂产生非法占有之念,甲在外面大声喊:“这是谁的车,我
李某窃得一辆价值6000元的摩托车;并将该车卖给个体工商户王某,2002年春节前一天,王某到某商场办事,把摩托车停在商场前面,恰逢甲某从此路过,甲因曾向李某借用过该车,知道该车系李某盗窃所得后又卖与他人,遂产生非法占有之念,甲在外面大声喊:“这是谁的车,我
admin
2009-03-10
51
问题
李某窃得一辆价值6000元的摩托车;并将该车卖给个体工商户王某,2002年春节前一天,王某到某商场办事,把摩托车停在商场前面,恰逢甲某从此路过,甲因曾向李某借用过该车,知道该车系李某盗窃所得后又卖与他人,遂产生非法占有之念,甲在外面大声喊:“这是谁的车,我的车怎么跑到这来了?”并假装打110报警,当时王某因为心虚未敢答应,甲大喊几声后见没人答应,遂把摩托车开走,根据上述情形,请判断甲的行为性质:( )
选项
A、甲的行为构成侵占罪
B、甲的行为构成诈骗罪
C、甲的行为构成敲诈勒索罪
D、甲的行为构成盗窃罪
答案
C
解析
甲的行为符合敲诈勒索罪的构成特征。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4GWy777K
本试题收录于:
试卷一题库法律职业资格分类
0
试卷一
法律职业资格
相关试题推荐
甲将自己的汽车出售给乙,作价12万元,约定6月8日向乙交付该车并办理过户手续。5月15日,丙得知此事后告诉甲,愿以14万元的价格购买该车。甲便同丙在5月20日签订了合同并完成了汽车的交付。后乙得知此事后,要求甲向其交付汽车。为此甲、乙、丙之间引发纠纷。以下
村民周某有一个儿子周一和女儿周周。周周在生下儿子李某后就去世了。周一长期对周某不管不顾,一直都是外孙李某照顾周某。周某买了一份人身保险,并指定李某为受益人。后周某立下遗嘱表示,自己全部价值20万元的财产由李某继承。不久后周某去世。周一向李某表示要继承遗产,
下列情形中不属于无因管理的是()。
甲与同学打赌,故意将一台旧电脑遗留在某出租车上,看是否有人送还。与此同时,甲通过电台广播悬赏,称将对捡到电脑并归还者支付奖金500元。该出租汽车司机乙很快将该电脑送回,主张奖金时遭拒。下列哪一表述是正确的?()
神牛公司在H省电视台主办的赈灾义演募捐现场举牌表示向S省红十字会捐款100万元,并指明此款专用于S省B中学的校舍重建。事后,神牛公司仅支付50万元。对此,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债权人甲某下落不明,债务人乙某在难以履行债务的情况下,将标的物提存。若乙某将标的物提存后,该标的物毁损、灭失,该损失应由()承担。
我国涉外民事诉讼的一般规则有哪些?()
(国家司法考试真题)在我国法院审理的一个涉外诉讼案件中,需要从甲国调取某些证据。甲国是《关于从国外调取民事或商事证据公约》的缔约国。根据该公约,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2014年国家司法考试真题)张某驾车与李某发生碰撞,交警赶到现场后用数码相机拍摄了碰撞情况,后李某提起诉讼,要求张某赔偿损失,并向法院提交了一张光盘,内附交警拍摄的照片。该照片属于下列哪一种证据?()
周某从迅达汽车贸易公司购买了1辆车,约定周某试用10天,试用期满后3天内办理登记过户手续。试用期间,周某违反交通规则将李某撞成重伤。现周某困难,无力赔偿。关于李某受到的损害,下列哪一表述是正确的?(2011/3/6)
随机试题
试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构成。
符合骨折功能复位的是
上肢的锥体束征为
某女,下腹部有一包块,时或作痛,按之柔软,带下较多,色白质黏稠,胸脘痞闷。舌苔白腻,脉弦滑。方选()
某水库溢洪道加固工程,控制段现状底板顶高程30.0m,闸墩顶面高程42.0m,墩顶以上为现浇混凝土排架、启闭机房及公路桥。加固方案为:底板顶面增浇20cm混凝土,闸墩外包15cm混凝土,拆除重建排架,启闭机房及公路桥。其中现浇钢筋混凝土排架采用爆破拆除方案
简述文字谱。
安德森的产生式迁移理论是()的现代翻版。
窗体上有一个名称为Franlel的框架(如图),若要把框架上显示的“Frame1”改为汉字“框架”,下面正确的语句是()。
A、droppedby6%B、droppedby42dollarsC、roseby60%D、rose.by42dollarsC
HaitiDreamsofTourismRevivalA)LikemanyofitsCaribbeanneighbors,Haitioncedrewmanytourists.Butdecadesofpolitical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