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定资料一】 1.2018年,文化和旅游部的组建以及各地文化和旅游机构改革的完成,开启了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的新篇章。2019年两会,文化与旅游融合成了各界关注的焦点。如今,单纯的景点观光已不能满足旅游消费者的精神文化需求,旅游需求已经从“有没有、

admin2022-08-29  45

问题 【给定资料一】
    1.2018年,文化和旅游部的组建以及各地文化和旅游机构改革的完成,开启了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的新篇章。2019年两会,文化与旅游融合成了各界关注的焦点。如今,单纯的景点观光已不能满足旅游消费者的精神文化需求,旅游需求已经从“有没有、缺不缺”向“好不好、精不精”转变,这也对旅游产品供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下,在全国各地,越来越多旅游景区更注重提升文化内涵和游客的文化体验感。如何丰富文化体验,让旅游产品更有文化味儿,成为一个重要课题。
    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绚丽多姿的自然景观让M省在全国范围内获得了极大的知名度。然而,M省大量文旅资源并没有得到有效利用,优质的文化资源沉睡在了博物馆、展览馆,景点缺乏拓展,通达性和体验性不强,游客看完之后就一个感觉:不来后悔,来了更后悔。如此形成的口碑效益就是:“这地方别去了,没一点意思。”M省深厚的文化底蕴让人向往,但是游客来了发现,厚实的历史文化没被开发完整或者没有被解释透彻,高质量的旅游文创产品少之又少。
    相关专家指出,文旅融合的实质是通过旅游来卖文化,通过文化来吸引人,通过文旅深度结合的优质体验让游客没来特想来,来了不想走,走了还想带人来。文化旅游者更注重文化体验,这就要求旅游目的地将历史文化、民俗文化等集体文化记忆转化为场景、故事、体验项目等,引发游客的文化共鸣,促使“门票经济”向“体验经济”转变。
    “文化满足人民的精神生活需要,其中很重要的一种方式就是通过旅游实现。”专家认为,旅游发展到今天应当脱离仅仅注重风景观光的初级阶段,而成为具有文化内涵的产业,不论是故宫、天坛、兵马俑等传统旅游资源,还是主题公园、文旅小镇等新兴旅游设施,都离不开文化的支撑。
    在我国历史悠久、物产丰富的大地上,诞生了具有不同民族特色、民间文化特色的历史文化,在旅游业的带动下,这些文化进入更多人的视野。如今,“80后”“90后”已成为主要旅游群体,他们对了解旅游目的地的历史文化和当地人的生活方式有更加明显的需求。将丰富的文化资源合理挖掘出来,发挥文化的潜力,更好地传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显得尤为重要。
    文旅融合给了人们重新发现、关注、领会优秀传统文化的机会,为传统文化的弘扬提供了很好的载体和渠道。旅游业的蓬勃发展,让文化不再只是悬挂式的符号,而是人们共同感知、共同参与创造的知识与活动。旅游作为文化的载体,让文化变得更接地气,为文化产业的发展带来动力。随着更多优质文化资源转化为优质旅游资源,多样化的文化逐渐走向大众,走向世界。
    旅游演艺、旅游文化园区是文旅融合新业态迅速发展的典型。此外,文化主题的酒店及餐饮、博物馆旅游、文化节庆、研学旅行、文旅小镇也日益火热。在这样的大趋势下,不少旅游企业都推出了文化体验游线路和创新性产品,宁波的民国风情主题游,上海的建筑历史文化游,北京的老北京胡同游……这些不同于传统景点的创新线路深受游客喜爱。
    同时,随着数字化技术的进步,互联网、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技术的广泛应用为文化旅游的发展带来了新活力。数字科技与古老文物有机结合,涌现出数字敦煌、数字故宫等一批精品之作,游客可以观赏多媒体文化节目、体验虚拟漫游、与文物互动;各地不少博物馆、文化景点,纷纷通过沉浸式体验技术的应用,让观众“身临其境”地体验“活”的历史。
    专家表示,文旅融合,形在“融”意在“合”。文旅融合并非简单相加,而是深度相融。实现文化和旅游相互支撑、相互促进、优势互补,才能实现两大产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破除文化和旅游“两张皮”现象,开创优秀文化产品和优质旅游产品持续涌现的新局面。
    2.“黑导”“黑社”“黑店”“黑车”“黑船”,“五黑”问题曾多次引发网友对Y市旅游市场的诟病。面对旅游市场顽疾,Y市积极探索,开展综合整治。如今,游客“留得住、不想走、还想来”,风清气正的旅游市场氛围正在形成。
    “看海还是得到Y市来,我每年都到Y市过冬,现在的旅游环境越来越好了,维权也很方便。”在Y市沙滩上游玩的候鸟老人刘先生说道。之前,Y市通过调研发现,旅游市场整治难以见效,根本问题是多头管理。工商、旅游、交通、公安等单位各管一摊,分散执法,容易发生拖延推诿现象,导致游客投诉无门,小事件变成大问题。
    为此,Y市从旅游市场整治、城市管理人手,依托Y市市民游客中心,“12345”与“12301”两条举报服务热线,旅游警察、旅游巡回法庭、旅游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以及35个行政执法部门,共同构建了“一个中心、两条热线、四位一体”的旅游治理机制。整个游客中心作为旅游治理的“指挥棒”,各部门无缝对接,快速反应,如同组建了一支旅游治理、服务的“集团军”。
    “借助游客中心的平台,所有涉旅职能机构从分开办工转为联合办公,防止互相推诿扯皮。”游客中心工作人员介绍。据了解,Y市12345政府服务热线和12301旅游服务热线,实行全天候24小时接线服务,受理渠道包括电话、微信、网站、邮件等。坐席员严格落实“首问责任制”和“三声必接”工作机制,并严格做到“件件要查处,件件要回应”,切实维护市民、游客的利益。目前,处理事件满意度一直维持在99.8%以上。
    非法散发小传单、路边揽客、纠缠兜售小商品,这些令游客反感的现象,拉低了Y市的文明指数。每当发现这类现象,Y市旅游警察便发挥“游客卫士”的功能,坚决打击绝不手软。
    2015年10月,Y市建立全国首支旅游警察队伍——Y市公安局旅游警察支队,专职维护旅游市场秩序。支队长介绍,旅游警察直接对旅游投诉案件进行专业的调查取证,如果构成违法犯罪,会迅速立案查处。这样,旅游市场的问题,由原来各家主管的孩子各家抱,变为各家孩子先由旅游警察抱,再还给各家,办案更专业、打击更精准,效能大幅提高。
    旅游警察还依托12301旅游投诉热线,将其他涉旅部门的指挥功能纳入其中,避免了投诉平台过多,游客记号困难及平台相互推诿现象,实现了一号通功能。无论是接到110指挥中心的命令,还是1230l旅游调度指挥中心的指令,凡是涉旅报警、投诉,旅游警察都会第一时间处理,属于职责范围的,现场高效快捷处置,属于其他旅游职能部门管辖的,及时协调相关职能部门到现场处理。
    此外,Y市通过创新旅游监管服务体制,对旅游市场实行网格化监管。在旅游执法过程中,旅游警察分成多个小组,驾驶警车、警用摩托车、电瓶车、沙滩巡逻车到主要旅游景区、景点海域和游客消费场所等区域开展常态化巡逻检查,主动为市民游客提供温馨、贴心服务,震慑违法犯罪。
    Y市游客中心二楼有个“法律诊所”,即Y市旅游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该委员会依托专业调解员队伍,携手旅游警察、旅游巡回法庭等推出固定“坐诊”、出门“巡诊”、综合“会诊”一条龙服务,专治各类涉旅矛盾纠纷顽疾。
    2018年4月,夏女士在某景区体验滑水项目时发生意外,导致右股骨干骨折,治疗期间花费7.4万元。事后,夏女士向景区提出各项赔偿430700元,经协商未果。夏女士于6月11日向Y市旅调委提出调解申请。“接到求助后,我们立即展开调查,两次组织调解。”Y市旅调委主任介绍,经过10小时“马拉松”式调解后,双方最终达成协议。
    “针对涉旅矛盾纠纷专业性强、涉及面广,游客举证难、索赔难等问题,Y市积极协调交通、旅游、卫生等部门,探索建立了旅调委、交调委等专业性第三方调解组织,推动涉旅纠纷多元化解。”Y市司法局局长说。
    3.近年来,S乡在文旅融合的指引下,将村庄打造得既有“颜值”又有“内涵”。
    “以前村里环境脏、乱、差,垃圾乱扔,脏水乱倒,现在村上对家家门前环境进行了包干划分,小花坛管护都有任务,村里每天都有专人负责清扫。游客们来了都说,白马山寨空气清新,环境好,很卫生,住着舒服。”s乡草河坝村村民小曹,改造了自家的房舍开办农家乐,生意做得红红火火。
    S乡是白马人聚居区,也是民俗文化传承保护区、国家传统村落聚集区,同时还是国家AAA级旅游景区。该乡大部分村寨都分布在白马河两岸及高半山上,随意搭建的圈棚、厕所不仅影响旅游村寨的观感,还散发着十分难闻的气味。为此,该乡开展“拆危治乱”行动,围绕村寨旅游建设规划,将拆除的空闲区域进行合理规划利用,以改善民生。
    在李子坝村,路边的圈舍被拆除干净,清理出来的空地,正在修建旅游公厕。该村村支书A说:“我们村重点对影响村容村貌的厕所、圈棚,以及废弃的房舍进行了拆除,修建了一些公益基础设施,方便了村民,美化了村寨。”
    S乡党委书记B介绍,“拆危治乱”行动针对各村寨烂圈棚、草棚、厕所、残垣断壁等,进行了大面积拆除整治,立足于大景区建设,以拆促建,村寨公厕、小景点、小花园日益增多,“现在变化很大”。
    保护好民俗文化,提升乡村旅游的内涵,就要留得住“乡愁”,存得住记忆的“印记”。过去白马河区对传统村落并不重视,对特色民俗建筑更是缺乏必要的保护,导致诸多建筑变成了残垣断壁。而现在,s乡将特色民居、民俗文化建筑作为保护、修缮的重点,做好修复改造,努力创造更大的价值。
    之前S乡的各村农舍大都类似,相差无几,毫无特色可言。为此,草河坝村、乡镇和文化旅游公司共同努力,鼓励引导村民们改变传统观念,用乡村旅游的思维,提升经营的意识,对自家农舍进行改造提升。如今,草河坝村部分村民家的高院墙已经变成了“花园墙”“通透墙”“篱笆墙”等,并植入了浓郁的民俗文化特色,打造出游客游赏的“看点”,丰富了旅游内涵。
    S乡阳尕山村发展之初,由于地处大山深处,人多地少,生产生活资源匮乏,交通不便,村民吃饭靠种地、挣钱靠打工,因此成为一个偏远而贫穷的乡村。如今,立足于建设最美民俗旅游村落,文化旅游公司与村民们签订了民俗保护改造协议,改造运营后村民们可获得分红收益。遗落在村寨的沉睡的民俗房舍不仅得到了妥善保护,还成为村民们增收的“聚宝盆”,给村民们带来了可观的收益。
    文化旅游公司负责人C介绍说:“公司对阳尕山村的部分民居进行改造,开发了老土炕标准间、大包房和厨卫间等系列旅游服务设施,改造完成后,立即就能投入营业。在保护中,充分挖掘民俗文化的内涵,白马民俗村寨会变得特色更显、亮点更靓、乡村更美、游客更多。”
    之前S乡由于经济落后、基础设施不完善、青壮年外出打工,几乎变成了“空心村”,如今在S乡,每天都有数以万计的来自全国以及国外的游客。从城里返乡的人越来越多,或办民宿、或研究乡村旅游、或出售民俗特色手工艺品,整个村子充满了活力与生机。
请根据给定资料一,归纳概括Y市为整治旅游市场问题所采取的措施。要求:紧扣给定资料,准确全面,条理清楚,不超过350字。

选项

答案一、构建旅游治理机制。构建“一个中心、两条热线、四位一体”的旅游治理机制,以游客中心为“指挥棒”,各部门无缝对接,快速反应。二、优化问题受理服务。服务热线实行24小时接线服务,多渠道受理问题,严格落实“首问责任制”和“三声必接”工作机制,做到“件件要查处,件件要回应”。三、建立旅游警察队伍。建立警察队伍专职维护旅游市场秩序,依托旅游投诉热线联合其他涉旅部门,实现一号通功能。四、创新监管服务体制。实行网格化监管,旅游警察分成多个小组开展常态化巡逻检查,主动服务游客,震慑违法犯罪。五、建立矛盾化解机制。成立旅游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依托专业调解员队伍,携手旅游警察、旅游巡回法庭等推出一条龙服务,专治涉旅矛盾;协调相关部门,探索建立专业性第三方调解组织,多元化解涉旅纠纷。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4OLl777K
0

相关试题推荐
随机试题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