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司法
A一直想与妻子B离婚,但是B一直不同意。于是A便产生杀害B的念头,但苦于没有机会。一天,A与B约定上山打猎,A在出发前一边检查猎枪一边与B交谈,不经意地将枪口朝向了B,正好枪支走火击中了B,B死亡。下列选项中,说法错误的是:( )
A一直想与妻子B离婚,但是B一直不同意。于是A便产生杀害B的念头,但苦于没有机会。一天,A与B约定上山打猎,A在出发前一边检查猎枪一边与B交谈,不经意地将枪口朝向了B,正好枪支走火击中了B,B死亡。下列选项中,说法错误的是:( )
admin
2015-05-07
49
问题
A一直想与妻子B离婚,但是B一直不同意。于是A便产生杀害B的念头,但苦于没有机会。一天,A与B约定上山打猎,A在出发前一边检查猎枪一边与B交谈,不经意地将枪口朝向了B,正好枪支走火击中了B,B死亡。下列选项中,说法错误的是:( )
选项
A、A在主观上是故意
B、A在主观上是疏忽大意的过失
C、A主观上是过于自信的过失
D、A在主观上没有罪过
答案
A,C,D
解析
本题考查犯罪的主观方面。罪过与行为同时存在是现代刑法理论的一个基本命题。犯罪是主客观相统一的行为,这里的罪过是指行为人在行为时所具有的心理状态。本案中,A虽然起意想杀死其妻B,但案发时A没有杀B的念头。所以,A不具有杀人的故意。疏忽大意的过失与过于自信的过失最大的区别就是是否已经预见到自己的行为可能造成危害社会的结果。疏忽大意是无认识过失,过于自信的过失是有认识的过失。行为是否已经认识或者预见,一般要在案件中用相关的事实表述出来。本案中,A应当预见自己行为的后果,但由于疏忽大意没有预见,因此是疏忽大意的过失。本题中并没有相关事实表明A已经认识到枪口朝向了B,相反是在与B交谈的过程中不经意地将枪口朝向了B,这表明A没有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造成危害社会的结果,属于无认识的过失。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4hNy777K
本试题收录于:
试卷一题库法律职业资格分类
0
试卷一
法律职业资格
相关试题推荐
张某、王某共同出资设立了甲合伙企业,经过一年的经营,甲企业的财产累积达到10万元,甲企业与乙企业签订了货物购买合同,由于甲企业违约,需向乙企业赔偿15万元,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张某出于报复动机将赵某打成重伤,发现赵某丧失知觉后,临时起意拿走了赵某的钱包,钱包里有1万元现金,张某将其占为已有。关于张某取财行为的定性,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下列有关地方人民政府行政机构编制管理的说法哪项是不正确的?()
关于利用互联网传播淫秽物品牟利的犯罪,可以由哪些主体构成?
某盗窃案件,人民法院派员向被告人送达起诉书副本,但被告人本人不在家。那么,法院工作人员可将该起诉书副本交给下列哪些人代收?()
下列行为中不构成包庇罪的有()。
根据我国宪法和法律,下列选项哪一项是正确的?()
苏某系某市制药厂的职工,受该厂委托去某限价区内收购当地农民采挖的麻黄草,收购后苏某雇了个体运输户陈某的汽车,将麻黄草运往所属的制药厂。在运输途中,被该县草原监理所工作人员发现,经检查苏某、陈某并未持有采药许可证及调运、货运的合法批准手续,该县草原监理所遂对
张某,1981年4月30日出生。1999年4月20日,张某因涉嫌盗窃罪被公安机关缉拿归案。1999年5月30日,人民法院开庭审理此案,在审理的过程中,张某以指定辩护人陈某的父亲与自己的父亲曾一起做生意,后来交恶为由,拒绝陈某为其进行辩护,并由自己的父亲另行
某村村委会经镇政府同意,在自村荒山开办一家采石厂,随即承包给村民甲和乙经营。因甲、乙不交第二年的承包费,村委会在请镇政府出面干预未果的情况下,欲请县矿产局进行干预。县矿产局经调查后认为,该采石厂未依法办理采矿许可证,村委会不具备采矿权的主体资格,其所收承包
随机试题
属于筹建期间长期借款发生的除购建固定资产以外的借款费用,应作为()。
选定暴露和未暴露于某种因素的两种人群,追踪其各自的发病结局,比较两者发病结局的差异,从而判断暴露因素与发病有无因果关系及关联程度,该研究为
在物理降温配合下,可使体温降至正常以下,用于人工冬眠的药物是仅降低发热者体温,不影响正常体温,常用于感冒发热的药物是
女,38岁。因外伤性股骨干骨折而入院,入院次日突然出现呼吸困难,继发昏迷、皮下出血,血压80/60mmHg,其诊断最可能是
作为中国旅游标志的东汉铜奔马是1969年在甘肃武威出土的,据说当时被定名为“马踏飞燕”,也有学者引经据典,将其定名为“马超龙雀”。最后可能因为众说纷纭,无奈之下取名为“铜奔马”。“铜奔马”一名虽然简明扼要,但有马无燕,未惬人意。最近有人在《光明日
有关古代罗马建筑艺术的表述,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根据《水利水电工程标准施工招标文件》,综合评估法中,初步评审标准包括()。
在德育过程中,人们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产生的自觉能动性,一般称为()
为了杜绝“舌尖上的浪费",民间组织举行了“光盘行动”,你单位为了响应号召,领导让你负责组织策划一个主题宣传活动,你怎么策划?
下列关于管制与拘役的说法,正确的有()。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