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证有效性分析:分析下述论证中存在的缺陷和漏洞,选择若干要点,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对该论证的有效性进行分析和评论。(论证有效性分析的一般要点是:概念特别是核心概念的界定和使用是否准确并前后一致,有无各种明显的逻辑错误,论证的论据是否成立并支持结论,结

admin2023-02-21  9

问题 论证有效性分析:分析下述论证中存在的缺陷和漏洞,选择若干要点,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对该论证的有效性进行分析和评论。(论证有效性分析的一般要点是:概念特别是核心概念的界定和使用是否准确并前后一致,有无各种明显的逻辑错误,论证的论据是否成立并支持结论,结论成立的条件是否充分等。)
  前段时间,微信朋友圈盛传一个叫作《这名单你认识多少?》的帖子。该帖列了两排名单:第
    一排列的有傅以渐、王式丹、毕沅等9人,第二排也是9人,分别是顾炎武、金圣叹、黄宗羲、吴敬梓、蒲松龄、洪秀全、袁世凯、李渔、洪升。绝大多数网友表示不认识第一排名单的人,但熟知第二排名单中90%的人。帖子最后揭晓的答案是:前者全是清朝科举状元,后者全是当时的落第秀才。这说明了什么?真正的考场其实从来就不在学校。成绩好、有学历,从来不是成功的必要条件。
    当今社会是一个更加开放、包容的社会,读书好不好、学历高不高,对成功的影响就更小了。乔布斯、比尔·盖茨、扎克伯格……他们都没有读完大学,照样成为全世界首屈一指的企业家。陶华碧没上过学、宗庆后初中毕业,但分别成就了“老干妈”“娃哈哈”这样的大品牌。从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就创业至今的大企业家们,有几个是大学毕业的?
    大学生呢?据统计,2017年高校毕业生人数达到了795万人。一下子毕业这么多大学生,连就业都困难,更不要说成为企业家了。而据2015~2016年年度《中国大学生就业创业发展报告》的统计,我国大学生的平均起薪只有3 869元,还不如快递小哥甚至搬砖民工赚得多,上学还有什么意义呢?
    更可笑的是,现在北京一套好一点的学区房的价格,居然达到了15万元左右一平方米。这样的价格,就算你是博士,干一辈子都赚不回一套学区房的钱。与其花这么多钱去换没有什么实用价值的学历,还不如把这些钱投资赚更多的钱来得实在。怪不得有一位博士吐槽“知识的无力感”。
    “读书无用论”流传了这么多年都没有消失,恰好证明了这一点:学历不等于能力,更不等于成功。

选项

答案论证有效性分析 【谬误分析】 ①成功的定义有很多种,在科举时代考上状元无疑也是一种成功,不能仅仅因为网友不认识,就否定科举状元们的成功。 ②仅仅比较状元和秀才的成功人数,并不公允。每次科举中秀才的有几千人甚至几万人,而中状元的只有一个。因此,我们不应该比较成才人数,而应该比较成才率。或许,状元的成才率更高。 ③乔布斯、比尔·盖茨、扎克伯格、陶华碧、宗庆后等人的成功,同样也无法对大学生和非大学生的成功率进行对比。而且,他们的成功只能说明不读大学也有人成功,无法说明读大学无法助力成功。 ④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创业的企业家们没读大学,不代表读大学无用,很可能只是因为他们当年没有条件读大学,有可能他们已经是同龄人中学历比较高的群体了。况且,并不是只有成为企业家才是成功的,成功的方式有很多种。 ⑤上大学的意义不仅仅局限于赚钱,除了物质以外。更多的是个人的知识、素养、能力得到提升。 ⑥大学生的起薪低,不代表以后赚得也少。与快递小哥相比,大学生的发展空间、晋升潜力要更高。 ⑦北京15万元一平方米的学区房,放在全国来看仅是个例,未必有普遍的代表性。也没有论据来说明博士没钱买这样的学区房。 ⑧投资具有一定的风险性,把读书的钱拿来投资,未必能有更好的回报率。 ⑨“读书无用论”流传了这么多年没有消失,不代表这个言论就是正确的,例如,“传销”“毒品”“女子无才便是德”等现象或观念现在也没有消失,就能被认为是对的吗? ⑩材料举的各种例子,最多只能证明“学历”无用,却无法证明“读书”无用或“知识”无用。扎克伯格他们没有高的学历,不代表他们没有读书,更不代表他们没有知识。 参考范文 知识真的没用了吗? 上述材料通过一系列分析,试图得出“读书无用”这一结论。但是,该论证在论证方法、推理过程中都存在不妥之处,分析如下: 首先,成功的定义有很多种,在科举时代考上状元无疑也是一种成功,不能仅仅因为网友不认识,就否定科举状元们的成功。而且,仅仅比较状元和秀才的成功人数,并不公允。每次科举中秀才的有几千人甚至几万人,而中状元的只有一个。因此,从成才率来讲,状元的成才率也许更高。 其次,“从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就创业至今的大企业家们,没有几个是大学毕业的大学生”,可能是因为当时教育事业落后,高等教育发展不完善。不能由此证明创业成功不需要知识。况且,当今中国的一流企业百度、腾讯、小米的创办人不都是名牌大学毕业吗? 再次,大学生的起薪比快递小哥甚至搬砖民工少,不代表大学生的工资一直比他们少,可能大学生的发展前景以及晋升潜力远大于快递小哥。 再者,材料认为“花钱换学历,还不如把钱拿去投资”未免有失偏颇。花钱读书并非只是为了换回一纸文凭,也是一个学习知识、积累资源的过程。而投资也需要具备一定的理财、金融知识,如果什么都不会还硬要投资,恐怕只能将大笔资金打水漂了。 最后,材料举的各种例子,最多只能证明“学历”无用,却无法证明“读书”无用或“知识”无用。扎克伯格他们没有高的学历,不代表他们没有读书,更不代表他们没有知识。 综上所述,材料的论证存在诸多逻辑漏洞,难以得出“读书无用”这一结论。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4krD777K
0

相关试题推荐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