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财经
甲公司月初原材料借方余额为239000元,材料成本差异借方余额为6780元,本月购入原材料的实际成本为610000元,计划成本为600000元,本月生产车间领用原材料300000元,则月末结存材料的实际成本为( )元。
甲公司月初原材料借方余额为239000元,材料成本差异借方余额为6780元,本月购入原材料的实际成本为610000元,计划成本为600000元,本月生产车间领用原材料300000元,则月末结存材料的实际成本为( )元。
admin
2022-06-23
88
问题
甲公司月初原材料借方余额为239000元,材料成本差异借方余额为6780元,本月购入原材料的实际成本为610000元,计划成本为600000元,本月生产车间领用原材料300000元,则月末结存材料的实际成本为( )元。
选项
A、539000
B、549780
C、528220
D、545780
答案
B
解析
材料成本差异率:(6780+61 0000—600000)/(239000+600000)×100%=2%,月末结存材料的实际成本=(239000+600000—300000) ×(1+2%) =549780(元)。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56S0777K
本试题收录于:
初级会计实务题库初级会计专业技术资格分类
0
初级会计实务
初级会计专业技术资格
相关试题推荐
某公司的A产品本月完工560台,在产品100台,平均完工程度为40%,发生生产成本合计为900000元。若采用约当产量法,则在产品成本为()元。
2017年7月28日甲公司从乙公司购入一项土地使用权,支付购买价款2000万元,支付契税80万元,支付过户登记费2万元。甲公司预计该土地使用权尚可使用30年,采用直线法摊销。则甲公司2017年应计提摊销的金额为()万元。
固定资产的各组成部分具有不同使用寿命、适用不同折旧率的,应当将各组成部分账面价值之和确认为一项固定资产,重新确定使用寿命和折旧率,然后再计提折旧。()
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特点有()。
实际支付利息时,涉及的会计科目有()。
记账以后,发现记账凭证中将20000元误写为1500元,会计科目名称及应记方向无误,应采用的错账更正法是()。
已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的固定资产,无论是否交付使用,尚未办理竣工决算的,应当按照估计价值确认为固定资产,并计提折旧;待办理了竣工决算手续后,再按实际成本调整原来的暂估价值,同时调整原已计提的折旧额。()
某企业“生产成本”科目的期初余额为120万元,本期为生产产品发生直接材料费用160万元,直接人工费用30万元,制造费用40万元,企业行政管理费用20万元,本期结转完工产品成本为200万元。假定该企业只生产一种产品,期末“生产成本”科目的余额为()万
甲公司2011年建造办公楼领用外购原材料20000元,原材料购入时支付的增值税为3400元;因自然灾害毁损原材料一批,其实际成本10000元,经确认损失材料的增值税1700元。则A公司计入“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科目的金额为(
(2019年)某企业在自行进行研究和开发无形资产中,无法可靠的区分研究阶段和开发阶段的支出,将所有研发的支出计入无形资产的成本。()
随机试题
正常情况下唾液分泌量每分钟为
四物汤主治证候的病因病机是
2012年,某市受理专利申请量82682件,比上年增长3.1%。其中,发明专利37139件,增长15.5%。专利授权量51508件,增长7.4%。其中,发明专利11379件,增长24.2%。2012年全市有高新技术企业4312家,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281家
黄某意图杀死张某,当其得知张某当晚在单位值班室值班时,即放火致使值班室烧毁,其结果却是将顶替张某值班的李某烧死。下列哪些判断不符合黄某对李某死亡结果所持的心理态度?()(2002/2/50)
我国中原地区某小山丘周围要布置一组住宅群,下图平面示意的A、B、C、D四个场地可供选择,在满足日照通风要求的前提下,()场地对提高建筑密度、节约用地和适用性方面最为有利。
下列关于汇款业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将等质量的铜分别放入下列溶液中,加热,充分反应后,在标准状况下有气体生成且质量最小的是()。
________足指没有预定目的、不需要经过努力的识记。
给定资料1.我们几乎每天都可以从来自世界各地的新闻报道中听到类似的消息:海水酸化、陆地沙漠化、两极冰川融化—人类仿佛正在靠近一场空前绝后的灾难。全球变暖,生物种类减少,地球生态恶化,目前越来越多的人愿意相信,所有这些悲哀惨淡的生态景象都或多或少与
奥地利法学家埃利希在《法社会学原理》中指出:“在当代以及任何其他的时代。法的发展的重心既不在立法,也不在法学或司法判决,而在于社会本身。”关于这句话涵义的阐释,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