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自考
试论先秦礼法之争与清末礼法之争的异同。
试论先秦礼法之争与清末礼法之争的异同。
admin
2016-08-10
20
问题
试论先秦礼法之争与清末礼法之争的异同。
选项
答案
(1)二者的阶级本质不同。先秦礼法之争是在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过程中产生的,是代表旧的奴隶主贵族阶级的礼治与代表新兴地主阶级的法治之争。先秦儒家代表新老贵族,维护礼治。法家代表新兴地主阶级主张法治。近代礼法之争是在封建社会解体的过程中形成的,是封建地主阶级的法治观与资产阶级法治观之间的冲突。礼教派代表封建地主阶级,法理派代表资产阶级,礼法之争是封建地主阶级与资产阶级要求制定什么样的法律的争论。 (2)争论的焦点不同。先秦礼法之争是“儒法之争”,两派争论的焦点是究竟应该以奴隶主贵族的传统的“礼治”来治理国家,还是以新兴地主阶级的“法治”来治理国家。近代礼法之争是修订法律,即立法中的争论,实际上是“法法”之争,礼教派和法理派都主张制定新律,但在立法的指导方针上有重大分歧。礼教派主张以“礼”为指导的封建法律思想来指导立法,法理派主张以资产阶级法理来指导立法。“礼”是法典化的礼,是写入封建法典中的,维护宗法家族制度的礼法;“法”是资产阶级的法理。两派争论的焦点是用封建礼教,还是用资产阶级法理指导立法。 (3)使用的武器不同。先秦法家用代表新兴地主阶级的“法治”来反对代表奴隶主贵族的儒家的“礼治”、“德治”和“人治”。清末法理派用资产阶级的法理反对封建法典的纲常名教立法宗旨。 (4)斗争的结果不同。先秦礼法之争的结果是法治理论暂时取得了胜利,秦国以法家的法治理论为指导建立起强大的秦王朝,统一了中国。近代礼法之争的结果是以法理派的退让和妥协而告终,新律中不断加入了有关纲常名教的条文。 (5)两者之间有内在的联系。清末法典化的礼是从先秦传统的礼发展而来的。因此,两次礼法之争中的礼是一脉相承的。两次礼法之争都在中国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先秦礼法之争导致了秦王朝统一中国;近代礼法之争导致了中华法系的瓦解。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5S4x777K
本试题收录于:
中国法律思想史题库法学类分类
0
中国法律思想史
法学类
相关试题推荐
关于《十二表法》的特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依据《土地管理法》的规定,具有征地审批权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盛行于奴隶制社会和封建制社会时期的中国古代最主要的结婚方式是()
根据《刑法》第258条的规定,犯重婚罪的,处以___________________。
马里旦哪一部作品所阐发的精神与1948年联合国《世界人权宣言》所阐发的精神颇多一致
波斯纳认为刑法经济学解释的核心是
章太炎主张用宗教来提高人们的道德水平和挽救革命派内部的道德衰亡。他说的宗教,主要是指
简述龚自珍的国家、刑法、礼乐起源于“农”说。
孟子政治法律思想的理论基础是
范仲淹“审刑名”的司法原则包含的内容有()
随机试题
大麦是我国古老的粮食作物之一。()
以下哪项是侵入性Hp检查的首选方法
根据国内常用分类,单侧唇腭裂中,整个上唇至鼻底完全裂开的属于()
会计科目设置过程中应遵循合法性、相关性、合理性的原则。()
下列关于银行业消费者权益保护规范的表述,正确的是()。
某大型企业设立了调解委员会,以缓和劳资矛盾。可以担当调解委员会主任的是()。
知母被认为是补气药材之最的药用植物。()
一般资料:男,45岁,公司总经理。案例介绍:求助者与父亲的关系非常好,可是求助者的父亲却在一次车祸中死了。求助者接受不了这个事实,脑海里总会浮现出父亲的影子,并多次梦到父亲向他微笑。白天工作时,注意力不能集中,出了很多差错,差点给公司造成重大损失
被告人吴某系某国有煤矿供销科科长,其月工资800余元,爱人在农村,两个孩子在身边上学,家境困难,常申请补助。但一次吴某家被盗,破案后查明罪犯盗得其现金10万余元,“良友”香烟12条,金项链3条。吴某涉嫌经济犯罪被捕,但查证属实的受贿物品仅有7000余元,吴
在幼儿言语发展中,消极词汇是指()。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