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考研
论述泄露军事秘密罪的概念、构成及其与间谍罪的区别。
论述泄露军事秘密罪的概念、构成及其与间谍罪的区别。
admin
2022-03-17
39
问题
论述泄露军事秘密罪的概念、构成及其与间谍罪的区别。
选项
答案
(1)故意泄露军事秘密罪的概念及构成要件 故意泄露军事秘密罪,是指违反保守国家秘密法规,故意泄露军事秘密,情节严重的行为。 ①本罪的对象是军事秘密,是指在一定时间内只限一定范围的人员知悉、不能对外公开并直接关系到国防和军队安全与利益的事项,主要包括与国防、军事行动有关的战略方针、部署,军队建设的规划及组织编制、番号、作战计划、方案,部队的调动、实力、装备、后勤保障能力,等等。 ②本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故意泄露军事秘密的行为,其表现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包括口头泄密、书面泄密以及在高科技条件下进行计算机网络泄密。不论哪种形式,只要能让无关人员知悉军事秘密的内容,均属泄露军事秘密的行为。本罪要求情节严重,所谓情节严重,一般是指利用军事秘密牟取利益;军事机要人员泄露秘密;泄露重要军事秘密,因泄露军事秘密给国家造成重大损失等。 ③本罪的主体是军人。既包括对军事秘密负有特殊保密义务的军人,如机要、通信、保密人员等,也包括了解军事秘密的普通军人。 ④本罪的主观方面是故意。 (2)故意泄露军事秘密罪与间谍罪的区别 间谍罪,是指参加间谍组织,接受间谍组织及其代理人的任务,或者为敌人指示轰击目标,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 两罪的主要区别如下:前者侵犯的客体是国家保守军事秘密的管理制度;而后者侵犯的客体是国家的政权和根本制度。前者的犯罪客观方面的行为是违反保守国家秘密法规,故意泄露军事秘密的行为;后者则是参加间谍组织或者接受间谍组织及其代理人任务的行为。前者的犯罪主体是军职人员;后者的主体则是外国人或中国公民。前者的犯罪主观方面不具有危害国家安全的目的;后者的犯罪主观方面则具有危害国家安全的目的。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5gNa777K
本试题收录于:
法律硕士(非法学)专业基础课题库专业硕士分类
0
法律硕士(非法学)专业基础课
专业硕士
相关试题推荐
《继承法》第16条规定:“公民可以依照本法规定立遗嘱处分个人财产,并可以指定遗嘱执行人。公民可以立遗嘱将个人财产指定由法定继承人的一人或者数人继承。公民可以立遗嘱将个人财产赠给国家、集体或者法定继承人以外的人。”请分析:遗嘱的有效条件是什么?
甲给乙提供了某博物馆的防盗设施布局图,乙持该图盗窃博物馆,在盗窃过程中惧怕受到法律制裁而放弃犯罪。关于本案说法正确的是()
甲与乙约定,甲窃取了财物后,由乙负责窝藏、销售赃物。乙的窝赃和销赃行为,构成()。
简述刑讯逼供罪的犯罪构成。
简述遗弃罪的概念和构成条件。
下列关于紧急避险的说法,错误的是
某国家机关的机要人员甲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其所知悉、掌握的大量国家机密提供给境外的反动组织,则甲的行为构成()。
关于罪数判断,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甲因走私武器被判处15年有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5年;因组织他人偷越国境被判处14年有期徒刑,并处没收财产5万元,剥夺政治权利3年;因犯骗取出口退税罪被判处10年有期徒刑,并处罚金20万;因招摇撞骗罪被判处管制1年。关于数罪并罚,下列符合《刑法》规定的是(
某甲因盗窃罪被判处有期徒刑3年,缓期执行,考验期限为5年。缓刑考验期的第4年,某甲又犯交通肇事罪,但未被发现,缓刑考验期满后第2年才被发现。对其应如何处理:()。
随机试题
支持数据库各种操作的软件系统是()
不属于物理灭菌法的是
癫痫主要病机为
国家实行医师执业注册制度,取得医师资格的,可以向什么部门申请注册
与CCMD-3最接近的分类诊断标准是()
氯丙嗪抗精神病的作用机制主要是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货币层次的划分,M1=M0+()。
简述问题解决的基本过程。
我国中小学德育的重点具体说来应当包括或强调()。
DoestheInternetMakeYouDumber?[A]TheRomanphilosopherSenecamayhaveputitbest2,000yearsago:"Tobeeverywhereisto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