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财经
(2018年)甲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其生产的M产品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3%。2019年12月1日,该企业“应收账款”所属明细科目的借方余额合计为300万元,“坏账准备——应收账款”科目的贷方余额为20万元,企业确认收入的同时结转销售成本。12月份该企业
(2018年)甲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其生产的M产品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3%。2019年12月1日,该企业“应收账款”所属明细科目的借方余额合计为300万元,“坏账准备——应收账款”科目的贷方余额为20万元,企业确认收入的同时结转销售成本。12月份该企业
admin
2020-04-06
60
问题
(2018年)甲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其生产的M产品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3%。2019年12月1日,该企业“应收账款”所属明细科目的借方余额合计为300万元,“坏账准备——应收账款”科目的贷方余额为20万元,企业确认收入的同时结转销售成本。12月份该企业发生经济业务如下:
(1)8日,向乙企业销售M产品100件,每件产品标价为2.5万元(不含增值税),成本为2万元;由于是成批销售,甲企业给予乙企业10%的商业折扣,并开具了增值税专用发票,至本月末款项未收到,该项销售符合收入确认条件。
(2)20日,丙企业因产品质量问题退回M商品10件。该产品上月采用现销方式售出并已确认收入,其单价为2.5万元(不含增值税)、成本为2万元。甲企业已向丙企业开具了增值税红字发票,并签发了一张面值为28.25万元、期限为1个月的银行承兑汇票,退回的产品已入库。
(3)31日,年终清查财产时,发现2016年入账的应收账款3万元无法收回,确认为坏账。
(4)31日,确定“坏账准备——应收账款”科目贷方余额为33万元。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不考虑其他因素,分析回答下列小题。(答案中的金额单位用“万元”表示)
根据期初资料和资料(3)至(4),下列各项中,甲企业年末计提坏账准备的会计处理正确的是( )。
选项
A、借:信用减值损失 16
贷:坏账准备 16
B、借:信用减值损失 33
贷:坏账准备 33
C、借:坏账准备 16
贷:应收账款 16
D、借:坏账准备 16
贷:信用减值损失 16
答案
A
解析
资料(4)会计分录:
31日,应收账款应计提的坏账准备=33一(20一3)=16(万元)。
借:信用减值损失 16
贷:坏账准备 16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60M0777K
本试题收录于:
初级会计实务题库初级会计专业技术资格分类
0
初级会计实务
初级会计专业技术资格
相关试题推荐
应付商业承兑汇票到期,企业无力支付票款的,应将应付票据按账面余额转入应付账款()
企业的长期待摊费用如果不能使以后会计期间受益的,应将其摊余价值全部转入当期损益。()
企业无法可靠区分研究阶段和开发阶段支出的,应将其所发生的研发支出全部资本化计入无形资产成本。()
某企业出售一栋建筑物,账面原价2100000元,已提折旧210000元,出售时发生清理费用21000元,出售价格2058000元。不考虑相关税费,该企业出售此建筑物发生的净损益为()元。
企业为生产产品、提供劳务等发生的可归属于产品成本、劳务成本等的费用属于营业成本。()
下列各项中,关于账户与会计科目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下列各项中,关于工业企业固定资产折旧会计处理表述正确的是()。(2017年)
采用顺序分配法分配辅助生产费用,其特点是受益少的先分配,受益多的后分配,先分配的辅助生产车间不负担后分配的辅助生产车间的费用。()(2011年)
2015年9月5日,某事业单位购入一台不需要安装的检测专用设备,设备价款为600000元,由财政直接支付。下列会计处理中正确的是()(2016年)
某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该企业因管理不善使一批库存材料被盗。该批原材料的实际成本为40000元,购买时支付的增值税为6800元,应收保险公司赔偿21000元。不考虑其他因素,该批被盗原材料形成的净损失为()元。(2015
随机试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自1999年10月1日生效后,原《经济合同法》《涉外经济合同法》《技术合同法》的效力为()
侣鱼虾而友麇鹿。侣:
某女性患者,38岁。牙龈自发性出血1年半就诊。检查:舌缘、两颊黏膜多处瘀斑,患者自述平时轻微碰撞皮肤即会出现瘀斑。血常规检查:血小板计数30×109/L。下列哪种措施也可用于治疗该病()
哪一本书将胸痛称为"胸痹"()
FIDIC《施工合同条件》下,对变更估价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不能保证遗产计划的可变性的做法是( )。
刺激一反应理论是由()创立的。
2007年我国参加最低生活保障人数是2001年的()。
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需要政府、社会和家庭共同努力。在传统中国,老人赡养在很大程度上属于子女义务,而不是政府责任。这种观念不仅会增加年青一代的负担,也会影响人力资源的最佳配置,同时有悖于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将养老问题纳入社会统筹和政府责任范围,不仅会使老龄人
《自治领报》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