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司法
原告诉请被告返还借款5万元,为证明这一事实,原告向法院提交了被告书写的“借据”;被告则主张“借款已经清偿”,并向法院出示了原告交给他的“收据”。关于原、被告双方的证据,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2007年卷三第81题)
原告诉请被告返还借款5万元,为证明这一事实,原告向法院提交了被告书写的“借据”;被告则主张“借款已经清偿”,并向法院出示了原告交给他的“收据”。关于原、被告双方的证据,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2007年卷三第81题)
admin
2014-12-04
40
问题
原告诉请被告返还借款5万元,为证明这一事实,原告向法院提交了被告书写的“借据”;被告则主张“借款已经清偿”,并向法院出示了原告交给他的“收据”。关于原、被告双方的证据,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2007年卷三第81题)
选项
A、“借据”是本证,“收据”是反证
B、“借据”是本证,“收据”也是本证
C、“借据”是直接证据,“收据”是间接证据
D、“借据”是直接证据,“收据”也是直接证据
答案
B,D
解析
有关本证与反证的具体阐述见前面相关解析。本题中原告和被告的借据与收据都是为证明自己的主张:原告是为了证明自己提出的被告欠其钱的事实;被告是为了证明自己已将钱还清的事实,这两个事实都属于证明对象,因此,借据与收据都是本证。而“借据”与“收据”均能直接证明待证事实,不需要与其它证据结合,因此都是直接证据,故本题答案为B、D项。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62Qy777K
本试题收录于:
试卷二题库法律职业资格分类
0
试卷二
法律职业资格
相关试题推荐
关于证明责任,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2011年试卷三第84题)
关于法定诉讼代理人,下列哪些认识是正确的?(2011年试卷三第82题)
王某与钱某系夫妻,因感情不和王某提起离婚诉讼,一审法院经审理判决不准予离婚。王某不服提出上诉,二审法院经审理认为应当判决离婚,并对财产分割与子女抚养一并作出判决。关于二审法院的判决,下列哪些选项违反了《民事诉讼法》的原则或制度?(2010年试卷三第88题)
关于适用简易程序的表述,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2010年试卷三第87题)
大华商场委托飞达广告公司制作了一块宣传企业形象的广告牌,并由飞达公司负责安装在商场外墙。某日风大。广告牌被吹落砸伤过路人郑某。经查,广告牌的安装存在质量问题。关于郑某的损害,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2008年试卷三第16题)
甲公司与乙公司约定,由甲公司向乙公司交付1吨药材,乙公司付款100万元。乙公司将药材转卖给丙公司,并约定由甲公司向丙公司交付,丙公司收货后3日内应向乙支付价款120万元。张某以自有汽车为乙公司的债权提供抵押担保,未办理抵押登记。抵押合同约定:“在丙公司不付
甲被乙打成重伤,支付医药费5万元。甲与乙达成如下协议:“乙向甲赔偿医药费5万元,甲不得告发乙”。甲获得5万元赔偿后,向公安机关报案,后乙被判刑。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2007年试卷三第2题)
李某死后留下一套房屋和数十万存款,生前未立遗嘱。李某有三个女儿,并收养了一子。大女儿中年病故,留下一子。养子收入丰厚,却拒绝赡养李某。在两个女儿办理丧事期间,小女儿因交通事故意外身亡。留下一女。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2007年试卷三第68题)
甲与乙离婚,甲乙的子女均已成年,与乙一起生活。甲与丙再婚后购买了一套房屋,登记在甲的名下。后甲因中风不能自理,常年卧床。丙见状离家出走达3年之久。甲乙的子女和乙想要回房屋,进行法律咨询。下列哪些意见是错误的?(2011年试卷三第52题)
王某以个人名义向张某独资设立的飞跃百货有限公司借款10万元,借期1年。不久,王某与李某登记结婚,将上述借款全部用于婚房的装修。婚后半年。王某与李某协议离婚,未对债务的偿还作出约定。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2008年试卷三第17题)
随机试题
试述广播电视节目选题计划的编制。
眩晕头痛,胸闷呕恶,舌苔白腻,脉弦滑。治宜首选
下列关于转炉生产操作的安全措施,说法正确的是()。
海运提单的抬头是指提单的()。
根据以下材料。回答下列题目:吴先生为中国居民纳税人,2008年他分别从德国、法国两国取得应税收入。其中:在德国一公司任高级咨询师,取得工资、薪金收入96000元(平均每月8000元),该项收入在德国缴纳个人所得税4.500元;6月份为法国的分公司提供技术
胡甲是从事服装经营的个体工商户。2019年5月,胡甲未经批准,擅自将坐落在城关镇北正街的临时营业棚改建成两层楼房。在施工时,该县城区建设管理所曾多次劝阻无效,胡甲终将楼房建成,并开始营业。6月1日,县城区建设管理所依法对胡甲的违章建房行为作出处理,责令胡甲
团体咨询效果评估的一般方法是()。
有了社会契约,人们失去的是其自然的自由,以及他们愿意拿什么就拿什么的绝对的权利;通过社会契约,他们得到的是文明的自由以及对自己所拥有的财物的法定权,在权衡利弊的时候,如果要避免出现错误,我们必须清楚地辨明什么是自然的自由以及什么是文明的自由--自然的自由只
A、 B、 C、 D、 D这是一道图形阴影变化的问题。分析第一套图形,其不同之处在于阴影部分的变化,变化规律为:第一幅图和第二幅图中对应部分若相同,则第三个图形中相对应部分为阴影,前两个图形中对应部分若不同,
信息收集是信息处理过程的开端。信息收集的程序可分确定需要、()、组织实施等三个步骤。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