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公务员
论雅俗共赏 朱自清 ①陶渊明有“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的诗句,那是一些“素心人”的乐事,“素心人”当然是雅人,也就是士大夫。这两句诗后来凝结成“赏奇析疑”一个成语,“赏奇析疑”是一种雅事,俗人的小市民和农家子弟是没有份儿的。然而又
论雅俗共赏 朱自清 ①陶渊明有“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的诗句,那是一些“素心人”的乐事,“素心人”当然是雅人,也就是士大夫。这两句诗后来凝结成“赏奇析疑”一个成语,“赏奇析疑”是一种雅事,俗人的小市民和农家子弟是没有份儿的。然而又
admin
2015-11-25
56
问题
论雅俗共赏
朱自清
①陶渊明有“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的诗句,那是一些“素心人”的乐事,“素心人”当然是雅人,也就是士大夫。这两句诗后来凝结成“赏奇析疑”一个成语,“赏奇析疑”是一种雅事,俗人的小市民和农家子弟是没有份儿的。然而又出现了“雅俗共赏”这一个成语,“共赏”显然是“共欣赏”的简化,可是这是雅人和俗人或俗人跟雅人一同在欣赏,那欣赏的大概不会还是“奇文”罢。这句成语不知道起于什么时代,从语气看来,似乎雅人多少得理会到甚至迁就着俗人的样子,这大概是在宋朝或者更后罢。
②原来唐朝的安史之乱可以说是我们社会变迁的一条分水岭。在这之后,门第迅速地垮了台,社会的等级不像先前那样固定了,“士”和“民”这两个等级的分界不像先前的严格和清楚了,彼此的分子在流通着,上下着。而上去的比下来的多,士人流落民间的究竟少,老百姓加入士流的却渐渐多起来。……到宋朝又加上印刷术的发达,学校多起来了,士人也多起来了,士人的地位加强,责任也加重了。这些士人多数是来自民间的新的分子,他们多少保留着民间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态度。他们一面学习和享受那些雅的,一面却还不能摆脱或蜕变那些俗的。人既然很多,大家是这样,也就不觉其寒碜;不但不觉其寒碜,还要重新估定价值,至少也得调整那旧来的标准与尺度。“雅俗共赏”似乎就是新提出的尺度或标准,这里并非打倒旧标准,只是要求那些雅士理会到或迁就些俗士的趣味,好让大家打成一片。当然,所谓“提出”和“要求”,都只是不自觉地看来是自然而然的趋势。
……
③“雅俗共赏”是以雅为主的,从宋人的“以俗为雅”以及常语的“俗不伤雅”,更可见出这种宾主之分。起初成群俗士蜂拥而上,固然逼得原来的雅士不得不理会到甚至迁就着他们的趣味,可是这些俗士需要摆脱的更多。他们在学习,在享受,也在蜕变,这样渐渐适应那雅化的传统,于是乎新旧打成一片,传统多多少少变了质继续下去。前面说过的文体和诗风的种种改变,就是新旧双方调整的过程,结果迁就的渐渐不觉其为迁就,学习的也渐渐习惯成了自然,传统的确稍稍变了质,但是还是文言或雅言为主,就算跟民众近了一些,近得也不太多。
……
④单就玩艺儿而论,“雅俗共赏”虽然是以雅化的标准为主,“共赏”者却以俗人为主。固然,这在雅方得降低一些,在俗方也得提高一些,要“俗不伤雅”才成;雅方看来太俗,以至于“俗不可耐”的,是不能“共赏”的。但是在什么条件之下才会让俗人所“赏”的,雅人也能来“共赏”呢?我们想起了“有目共赏”这句话。孟子说过“不知子都之姣者,无目者也”,“有目”是反过来说,“共赏”还是陶诗“共欣赏”的意思。子都的美貌,有眼睛的都容易辨别,自然也就能“共赏”了。孟子接着说:“口之于味也,有同嗜焉;耳之于声也,有同听焉;目之于色也,有同美焉。”这说的是人之常情,也就是所谓人情不相远。但是这不相远似乎只限于一些具体的、常识的、现实的事物和趣味。譬如北平吧,故宫和颐和园,包括建筑,风景和陈列的工艺品,似乎是“雅俗共赏”的,天桥在雅人的眼中似乎就有些太俗了。说到文章,俗人所能“赏”的也只是常识的,现实的。后汉的王充出身是俗人,他多多少少代表俗人说话,反对难懂而不切实用的辞赋,却赞美公文能手。公文这东西关系雅俗的现实利益,始终是不曾完全雅化了的。再说后来的小说和戏剧,有的雅人说《西厢记》诲淫,《水浒传》诲盗,这是“高论”。实际上这一部戏剧和这一部小说都是“雅俗共赏”的作品。《西厢记》无视了传统的礼教,《水浒传》无视了传统的忠德,然而“男女”是“人之大欲”之一,“官逼民反”也是人之常情,梁山泊的英雄正是被压迫的人民所想望的。俗人固然同情这些,一部分的雅人,跟俗人相距还不太远的,也未尝不高兴这两部书说出了他们想说而不敢说的。这可以说是一种快感,一种趣味,可并不是低级趣味;这是有关系的,也未尝不是有节制的。“诲淫”“诲盗”只是代表统治者的利益的说话。
……
(有删节)
根据文中第②段,分析作者为什么说安史之乱“是我们社会变迁的一条分水岭”。
选项
答案
因为安史之乱前,文学作品欣赏“是一种雅事,俗人的小市民和农家子弟是没有份儿的”。那个时候,士族门阀制度森严,士庶之间界限分明,“俗人”接受教育的条件受到各方面的限制,无法对“雅”文学进行“赏奇析疑”,以至于文学作品欣赏成了“雅人”的专利;而安史之乱后,门第制度垮台,士庶之间的分界不像先前那样严格和清楚了,于是一些来自民间的新知识分子,对文学作品欣赏提出了新的尺度或标准,即“要求那些雅士理会到或迁就些俗士的趣味”,这就使得“雅俗共赏”成了“自然而然的趋势”。因此说,安史之乱“是我们社会变迁的一条分水岭”。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6H2q777K
本试题收录于:
中学语文题库教师公开招聘分类
0
中学语文
教师公开招聘
相关试题推荐
请简述中学英语学习评价的原则。
对直接法的形成产生很大影响,提出“教育适应自然”这一思想的是()。
书面表达(20分)根据材料中的两种不同观点,用英文阐述你的理解和看法,词数不少于150。Itisgenerallybelievedthatsomepeoplearebornwithcertaintalentsforte
请你根据以下提示,结合生活中的一个事例,用英语写一篇短文,谈谈微笑的作用。Thebestexampleofuniversallyunderstoodbodylanguagemaybethesmile.Asmilecanhel
(甲)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日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
下列各句中,划横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三国演义》“官渡之战”中“许攸投奔曹操”这一情节,表现了曹操什么样的性格特征?
赏析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杨柳枝词白居易一树春风千万枝,嫩于金色软于丝。永丰①西角荒园里,尽日无人属阿谁。杨花吴融不斗秾华②不占红,自飞晴野雪
丁香花节日①我的住宅外有一条种着丁香花的甬道,既深又宽。五月来临,当两行丁香树被一串串鲜花压垂下来,弯成尖拱形时,这条甬道便成了一座小教堂;在和煦的朝阳下,这儿正在庆祝一年中最美好的节日;这是平静的节日,没有旗帜在窗口哗哗作响,没有礼炮轰鸣,没有
说起梅花苏菲①我出生的那一天,家门前的梅花初绽,据说是朱砂梅,很美,家人就给我取名“梅”字。父亲自小教我古诗,关于梅花的诗很多,到现在还能一口气背出很多,如“冰雪林中著此身,不与桃李混芳尘”
随机试题
设计模具时,冲压件的压力中心也就是模具的压力中心。
急性心肌梗死最早出现的心电图改变为
女,46岁。右小指被鱼刺刺伤后肿胀、疼痛2天。体检:小指呈半屈位,被动伸直小指时剧痛。诊断为
按我国项目建设程序要求,项目可行性研究在论证项目必要性和作用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论证拟建项目的()。
基本存款账户的存款人可以通过本账户办理转账结算和现金缴存,但不能办理现金支取。()
根据《公司债券发行与交易管理办法》的规定,资信状况符合一定标准的公司债券可以向公众投资者公开发行,也可以自主选择仅向合格投资者公开发行,该标准不包括()。
化学用语是学习、研究和交流化学科研成果的工具,下列不属于化学用语特点的是()。
在从IPv4向IPv6过渡期间,为了解决IPv6主机之间通过IPv4网络进行通信的问题,需要采用___________(27),为了使得纯IPv6主机能够与纯IPv4主机通信,必须使用___________(28)。(27)
有三个关系R、S和T如下:则由关系R和S得到关系T的操作是()
AlthoughtheOlympicCharter,theofficialconstitutionoftheOlympicmovement,proclaimsthattheOlympicsarecontestsamong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