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公务员
试谈比较法在地理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并举例说明比较法的运用。
试谈比较法在地理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并举例说明比较法的运用。
admin
2012-11-19
68
问题
试谈比较法在地理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并举例说明比较法的运用。
选项
答案
比较,是确定对象之间差异点和共同点的逻辑方法。在地理逻辑思维方法中,比较法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并被广泛地应用着。比较法在地理教学中的重要作用有: (1)有助于学生获得新的地理知识运用比较法,可以在学生已有知识基础上,去认识未知的地理事物和现象的特征,从而获得新的地理知识。如讲长江水文特征时,可与已知的黄河的水文特征相比较,分析两者的异同,获得有关长江的水文特征的知识。 (2)有助于对地理事物或现象间相互联系的认识比较法可以说明各种地理事物或现象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依赖和相互制约的关系。如讲山地河流时,如果与平原河流进行比较,能使学生认识河流与地形的密切关系。 (3)有助于学生明确地理事物或现象发展过程及规律从时间的发展上进行比较,可以使学生明了发展的过程及其规律性。以洞庭湖为例,应用比较法把它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作一个比较说明,就可以使学生认识湖泊这一地理现象的发展过程和规律。 (4)有助于知识的系统化经常运用比较法把新旧地理知识进行比较,可以把新旧教材前后联系起来,进一步系统化。例如,讲亚马逊盆地可以与刚果盆地比较,讲南美洲可以和北美洲进行比较。 (5)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比较法是一切理解与一切思维的基石。如将两个国家的自然条件与国民经济的特征进行比较,学生必须进行独立思考和分析,找出两个国家自然条件和经济特征的异同点,然后予以归纳,对发展学生思维能力有重要作用。 (6)有助于进行思想品德教育通过对解放前后祖国和家乡的生产建设和改造自然方面的对比,可使学生认识到祖国和家乡社会主义建设的美好前途。将不同的社会制度经济特征进行比较,可以加深学生对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认识,增强实现现代化的信心。在教学过程中,对于不同的教学内容可以运用不同的比较方法,如湖泊演化过程中的壮年期、中年期和老年期的比较,可以选用自比法,就是单一地理事物或现象,对自己各发展阶段所进行的纵向自我比较,又叫历史比较法或时间比较法。对于季风成因的例子,可以选用借比法,就是把难以想象、比较抽象的地理事物和现象,借助学生所熟知的一般事物和现象进行比较的方法。其他如南北美洲地形、气候的比较,黄河、长江、珠江水文特征的比较等均可根据情况选取不同的比较方法。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6e7v777K
本试题收录于:
中学地理题库教师公开招聘分类
0
中学地理
教师公开招聘
相关试题推荐
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美术课程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哪几个方面?
标志是一种具有强烈传达功能的符号,设计时要求简明易认、一目了然,有独创性。()
常用的美术教学方法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大类。
在我国传统画论中对于五官位置有三庭五眼之说,眼在头高的三分之一处。()
现代教学媒体以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为基础信息具有()特点。
在Illustrator扣,通过()能够自动检测并校正原本将影响如何应用填色和描边的缝隙,让用户能够直观地给矢量图形上色。
形式美法则包括变化与统一、比例与尺度、对称与均衡、对比与和谐、节奏与韵律。()
美术教学大纲的性质和作用是什么?
故宫分为外朝和内廷两大部分,外朝是明清历代皇帝办理政务、进行朝会及其他重要隆重庆典的场所,以()三大殿为中心。
随机试题
随机变量X的概率密度函数为则常数a=_____.
A、点刺试验B、斑贴试验C、皮内试验D、免疫复合物测定E、特异性IgE测定青霉素皮试是
Ⅲ型超敏反应的主要病理特征是
拇指功能及修复原则
患者,女,42岁。患者带下量多,色白,质稀薄,如涕如唾,绵绵不断,无臭,面色白,四肢倦怠,脘胁不舒,纳少便溏,舌淡胖,苔白腻,脉细缓。此证治疗方法为()。
在地理信息数据安全管理措施中,在工作之前,放置在储存环境下的磁带必须在工作环境中放置至少()小时。
在Windows环境中,屏幕上可以同时打开若干个窗口,它们的排列方式是()。
假定对一个由股价的500次连续的日运动构成的样本来进行统计以寻找股价变化的规律,则下面关于这一方法的说法错误的是( )。
对于一个较为复杂的物流系统而言,由于预测不可能完全正确,并且还可能有事先无法预测到的随机干扰,所以在实际的物流控制过程中,通常使用的控制方式是()。
(山西路警2010—15)64个人订甲、乙、丙三种杂志,订甲种的有28人,订乙种的有41人,订丙种的有20人,订甲乙两种的有10人,订乙丙两种的有12人,订甲丙两种的有12人,问三种杂志都订的有多少人?()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