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司法
王甲和张乙同村,因借贷合同纠纷涉诉。一审法院作出判决后,王甲表示不服并提起上诉。二审法院开庭审理本案之后。王甲在村委会的劝说下向法院申请撤回上诉。下列关于撤回上诉的说法正确的有:( )
王甲和张乙同村,因借贷合同纠纷涉诉。一审法院作出判决后,王甲表示不服并提起上诉。二审法院开庭审理本案之后。王甲在村委会的劝说下向法院申请撤回上诉。下列关于撤回上诉的说法正确的有:( )
admin
2022-06-30
66
问题
王甲和张乙同村,因借贷合同纠纷涉诉。一审法院作出判决后,王甲表示不服并提起上诉。二审法院开庭审理本案之后。王甲在村委会的劝说下向法院申请撤回上诉。下列关于撤回上诉的说法正确的有:( )
选项
A、王甲可以在二审法院第一次开庭审理时申请撤回上诉
B、法院如发现一审判决确实有误,应当裁定不准许撤回上诉
C、法院准许撤回上诉,二审程序即告终结,一审法院的裁判发生法律效力
D、撤回上诉后,王甲反悔,如果未过上诉期间,仍可以提起上诉
答案
A,B,C
解析
考查上诉的撤回。《民事诉讼法》第173条规定,第二审人民法院判决宣告前,上诉人申请撤回上诉的,是否准许,由第二审人民法院裁定,A选项正确。由《民诉解释》第337条规定可知,B选项正确。二审法院裁定上诉人不准撤回上诉的,诉讼继续进行;裁定准许撤回上诉的,二审程序即告终结,同时一审法院的裁判发生法律效力,C选项正确。也就是说,上诉人在二审法院开庭审理之后撤回上诉的,一审裁判即发生法律效力,即使没有超过上诉期间也不得再提起上诉。这与当事人撤回起诉不同,须加以区别,D选项错误。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6nHy777K
本试题收录于:
试卷二题库法律职业资格分类
0
试卷二
法律职业资格
相关试题推荐
某品牌手机生产商在手机出厂前预装众多程序,大幅侵占标明内存,某省消费者保护协会以侵害消费者知情权为由提起公益诉讼,法院受理了该案。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2015年卷三35题,单选)
韩某起诉翔鹭公司要求其依约交付电脑,并支付迟延履行违约金5万元。经县市两级法院审理,韩某均胜诉。后翔鹭公司以原审适用法律错误为由申请再审,省高院裁定再审后,韩某变更诉讼请求为解除合同,支付迟延履行违约金10万元。再审法院最终维持原判。关于再审程序的表述,下
关于民事诉讼二审程序的表述,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2014年卷三83题,多选)
叶某诉汪某借款纠纷案,叶某向法院提交了一份内容为汪某向叶某借款3万元并收到该3万元的借条复印件,上有“本借条原件由汪某保管,借条复印件与借条原件具有同等效力”字样,并有汪某的署名。法院据此要求汪某提供借条原件,汪某以证明责任在原告为由拒不提供,后又称找不到
一方起诉归还某物,胜诉后强制执行时,第三人主张对该物的所有权,提出执行异议被驳回,然后申请再审,再审审理认为该物是第三人和原审原告共同所有,问此事法院该如何处理?(2018年仿真模拟题)
王某与钱某系夫妻,因感情不和王某提起离婚诉讼,一审法院经审理判决不准予离婚。王某不服提出上诉,二审法院经审理认为应当判决离婚,并对财产分割与子女抚养一并作出判决。关于二审法院的判决,下列哪些选项违反了《民事诉讼法》的原则或制度?(2010年卷三88题,多选
2011年7月11日,A市升湖区法院受理了黎明丽(女)诉张成功(男)离婚案。7月13日,升湖区法院向张成功送达了起诉状副本。7月18日,张成功向升湖区法院提交了答辩状,未对案件的管辖权提出异议。8月2日,张成功向升湖区法院提出管辖权异议申请,称其与黎明丽已
2015年4月,居住在B市(直辖市)东城区的林剑与居住在B市西城区的钟阳(二人系位于B市北城区正和钢铁厂的同事)签订了一份借款合同,约定钟阳向林剑借款20万元,月息1%,2017年1月20日前连本带息一并返还。合同还约定,如因合同履行发生争议,可向B市东城
关于民事案件的开庭审理,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2012年卷三40题,单选)
随机试题
将斜视图旋转配置时,()。
HowMuchdoYouKnowAboutModernInventions?Moderninventionshavespeededuppeople’slivesamazingly.Motor-carscover
Animalshavedifferentwaysofprotectingthemselvesagainstwintertimeweather.Someanimalsgrowheavycoatsoffurorfeathers
A.肾前性肾功能衰竭B.肾后性肾功能衰竭C.肾性肾功能衰竭D.以上都是E.以上都不是X线造影剂引起的肾功能衰竭是
大黄泻下的有效成分之一是
僵蚕的泡制方法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___________。___________,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公共物品,是指在消费上具有非竞争性、非排他性的商品,供整个社会共同享用的物品。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公共物品的是()
简述民事权利保护的含义和主要方式。
老百姓看不起病,已经变成了一个社会问题。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