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美国次贷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及对策。

admin2010-03-28  38

问题 试析美国次贷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及对策。

选项

答案(1)美国次货危机对我国宏观经济的影响 ①直接影响 在我国的金融机构中,中国银行、工商银行、交通银行、建设银行、招商银行和中信银行等6家金融机构购买了部分次级按揭贷款,但由于我国国内监管部门对金融机构从事境外信用衍生品交易的管制仍然比较严格,这些银行的投资规模并不大。据美国金融机构估计,这6家银行次级债亏损共约49亿元人民币。 ②间接影响 a.出口萎缩导致增长放缓 由于次贷危机波及到了美国实体经济层面,造成美国信用紧缩,也因此导致美国国内的需求开始萎缩,特别是日用消费品的交易萎缩。如果把经第三国或香港转出口的货品计算在内,中国对美国的出口价值约占中国出口总额的50%,美国的消费需求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中国出口制造业领域投资规模的增长速度。根据中国海关的数据,2007年前三季度我国对美国的出口增幅呈现出很明显的下滑趋势,第一季度我国对美国的出口同比增幅是20.4%,第二季度下降到15.6%,特别是2007年7月份次级危机爆发以来,第三季度我国对美国的出口同比增幅仅为12.4%。 b.汇率变化影响国内就业 美国为了摆脱经济衰退,采用了一些宽松的货币政策和积极的财政政策,这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美元的疲软和贬值。然而,这对中国改善对外贸易的国际市场环境来说,无异于面临着一个两难选择。如果人民币迫于压力而加快升值速度,国内出口企业的竞争力将受到过大削弱,届时中国企业就会面临客户流失的风险,继而影响到就业。相反,如果人民币升值过程继续缓慢,中美贸易摩擦就会增多。 c.成本上升推动通货膨胀 目前,国内治理通货膨胀的压力较大。美元疲软直接导致全球的初级商品价格继续上涨,而对中国这种对初级产品外贸依存度很大的国家,这种影响必然很大,促使实物性通胀的压力变大。如我国55%的铁矿石、钾以及50%以上的原油进口等,都依赖于国外。这样的大中等商品的价格上涨,对我国造成了一个非常大的成本推动型实物性通胀的压力。 d.国际游资威胁金融稳定 一方面,为了缓解国际游资投机人民币的压力,在利率和汇率政策方面,我国央行倾向于把人民币存款利率与美元存款利率保持一定的距离。如果美联储实施减息政策,对于我国央行的货币政策操作空间形成抑制,这将增加我国央行执行独立货币政策的难度。另一方面,从目前来看,抑制通货膨胀的确是当今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所要面对的首要任务。为了克服通货膨胀,我国的利率水平不断提高,中美之间的利差也出现了倒挂,进一步诱使国际游资加大对国内金融市场的冲击。 (2)我国应对美国次级债危机影响的策略 a.警惕应对经济周期的宏观调控政策对特定市场产生冲击 当前我国面临着通货膨胀加速的情况,如果央行为了遏制通胀压力而采取大幅提高人民币贷款利率的对策,那么就应该警惕两方面影响:第一是贷款收紧对房地产开发企业的影响,这可能造成开发商资金断裂;第二是还款压力的提高对抵押贷款申请者的影响,可能造成抵押贷款违约率上升。而这两方面的影响都最终会汇集到商业银行系统,造成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上升、作为抵押品的房地产价值下降,最终影响到商业银行的盈利性甚至生存能力。 b.继续严格银行信贷政策和标准 重视房地产抵押贷款背后隐藏的风险是当前我国商业银行特别应该关注的问题。目前房地产抵押贷款在我国商业银行的资产中占有相当大比重。根据新巴塞尔资本协议,商业银行为房地产抵押贷款计提的风险拨备是较低的。然而,一旦房地产市场价格普遍下降和贷款利率上升的局面同时出现,借款人还款违约率将会大幅上升,拍卖后的房地产价值可能低于抵押贷款的本息总额甚至本金,这将导致商业银行的坏账比率显著上升,对商业银行的盈利性和资本充足率造成冲击。然而我国房地产市场近期内出现价格普遍下降的可能性不大,但是从长远看银行系统抵押贷款发放风险亦不可忽视,必须在现阶段实施严格的贷款条件和贷款审核制度。 c.宏观政策要适度,以保持经济金融稳定为首要目标 我国不但要面对美国降息的压力,而且要应对国内通货膨胀的压力,这些都使货币政策面临两难的抉择。从短期来看,宏观政策要适度,以保持经济金融稳定为首要目标,要继续坚持稳健的财政政策和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加强流动性管理,保持货币和信贷的合理增长,抑制通货膨胀,关注就业,防止经济发展大起大落。 d.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转型 除了理性对待并治理通货膨胀外,从长期来看,在需求方面,要实行国际市场多元化战略,同时注重内部需求,将原来出口的一些商品转型至国内,一方面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国内通胀的压力,另一方面也减少了国际市场变化可能带来的一些影响;在供给方面,政府在加大民生建设方面投入的同时,深化改革、转变增长方式,调整经济结构,引导企业进行产业转型和产业创新或产业升级,迅速提高企业的劳动生产率,提高经济的整体竞争力,这样才能帮助企业比较好的吸收要素成本上升的压力,这是克服通胀、增加就业、摆脱负面影响的关键所在。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777i777K
0

相关试题推荐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