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定资料 1.汉字是中华文化的载体,是中华智慧的浓缩,其形状之丰润、结构之精美、意境之深邃、韵律之悠扬,是其他文字无可比拟的。作为一种重要的交际工具和文化载体,汉字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2013年,《汉字英雄》和《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两档文化类节目

admin2018-04-21  42

问题 给定资料
1.汉字是中华文化的载体,是中华智慧的浓缩,其形状之丰润、结构之精美、意境之深邃、韵律之悠扬,是其他文字无可比拟的。作为一种重要的交际工具和文化载体,汉字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2013年,《汉字英雄》和《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两档文化类节目横空出世,节目所倡导的“拯救汉字危机”“领略汉字之美”的理念,吸引越来越多的观众的眼球。而“‘癞蛤蟆’难倒七成人”“成人汉字书写能力低”的话题,更引起了人们的反思。
    人们的讨论和吐槽,恰恰说明了国人已意识到自己陷入了“汉字危机”。
    安徽省合肥市街头一幅公益广告被网友拍照转发后,引来网友们争相调侃。这幅落款“合肥市城乡建设委员会”的公益广告写着:“一日不吃饿得荒,一季不吃饿断肠。”很多网友一眼就看出,“荒”是个错别字,应为“慌”。类似这样的错别字,现如今在公共场所和机关单位证件中频频出现。
    某市汉语协会调查组在街头随机进行了一次现场调查。协会成员挑选了6个在中学阶段就能熟练运用的词组,它们分别是“尴尬”“奢侈”“酱油”“萎靡”“莲藕”“精髓”,然后让50名年龄在20~30岁、高中以上学历的年轻人独立默写这些字词。调查结果确实让人很尴尬,50名调查者中。没有一人完全写对,能写对一半以上的只有13人,甚至有两人的正确率为零。记者发现。大多数被调查者能大概写出字形,可不是“缺胳膊少腿”,就是写成同音词。例如很多人在写“酱油”的“酱”时,把“酉”字底写成“西”,将“萎靡”的“萎”写成“委”或“苇”,更有甚者写不出字,只能用拼音代替。
2.明朝大书法家祝枝山擅行草,有一天来了兴致,铺好纸,研好墨,笔走龙蛇,写下了气势磅礴的《洛神赋》,也因此获得明朝“第一草书”的美誉。他的这幅真迹一直被他的后人所珍藏。但是在他500年后的第N代后人却没有遗传他书法的基因,连写自己名字都跟蟑螂爬出来的一样,因为他已经很少用笔写字了,多数时候都在用键盘打字。又过了500年,祝枝山的第N代后人的第N代后人,有一天把祖传的书法《洛神赋》拿出来,竟不知道这上面涂画的是什么。
    这不是虚构或者科幻小说的某个段落。它可能就是汉字的未来。
    “我儿子今年初三.平时的字写得比蚊子还小。”说起孩子的字。李女士不满之中透露着无奈。她说,儿子刚上小学时,一直在提醒儿子注意坐姿、掌握正确的写字姿势、规范写字。后来孩子的课业越来越重,除做作业之外很少用笔写字,操作电脑键盘倒是非常熟练,这就导致写出的字很难看,用她的话说,儿子写的字像“狗爬”。
    “对不起,今天的事是我的错,希望你不要介意。”“丫头,放学后咱们一起去租书吧,听说老板又进新书了。”打开一个铁盒子,一张张手写的纸条、一封封情意十足的信件跃然眼前。这个盒子被孙女士视为“珍宝",那里面承载着她的童年和少年时光。孙女士说:“看到这些文字,我就能想起那一段青春岁月,想起那时候的友情和欢乐。”在孙女士眼中,汉字不仅是传递信息的工具,更是表情达意的诗歌。而现在已经很少能收到亲笔写的书信了,朋友之间寄个明信片都成为一件奢侈的事。取而代之的是键盘上机械的复制粘贴与转发,或是近乎冷漠的呵呵等字眼。
    出生于上世纪70年代的王先生说:“小时候,父母和老师对我们写字特别重视,从开始学写字的时候,父母就要求写字要一笔一画,要规整,同时速度也要提上去。而现在习惯了电脑打字,即使平时看看书,想做个笔记,半个小时写得还不到一百字呢,手臂还感觉到酸痛,所以就直接不写了。”
3.美国《洛杉矶时报》刊登了一篇题为《越来越多中国人发现自己常常忘记如何正确书写汉字》的文章。“你遇到的任何中国人几乎都坦诚自己记忆力衰退,就像患老年痴呆的某个状态。握紧笔的手在纸上要写字时,突然出现了尴尬的停顿,而这些字在孩提时代不知学习、重复默写过多少次。”此文被翻译成中文传至国内后,立即引发了一场大讨论。
    据网上的一项最新调查显示,现在83%的人有“提笔忘字”的经历,74.2%的人在工作生活中手写机会已很少。
    北京大学文化资源研究中心主任、著名评论家张颐武说:“键盘时代的汉字危机,主要在使用这个层面,就是‘提笔忘字’,这样的问题的确对汉字的发展有很大影响。”
    从名牌大学毕业已经4年的唐慧在公司开会做记录时,总是不自觉地用手挡住本子,“经常字到笔尖就是写不出来,只好写错别字或者用拼音代替,怕别人看到笑话”。
    像唐慧一样遇到这种尴尬的年轻人不少。随着传统书写形式日渐被电脑、手机等先进工具所取代,不少人成了只会敲键盘不会写字的“新文盲”。
4.当前,汉字书写的美观大方似乎已经不再是评价一个人的重要标准。过去的老人曾训诫孩童,一定要练好字,因为字的好坏决定了一个人的脸面,见字如见人。如今,敲打汉字成为现代人必备的基本能力,在各行业各岗位上也正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无纸化办公”的推行在一定程度上也忽视了对传统汉字书写的运用。
    “上周和同事出去吃饭,饭店太忙,要我们自己写菜单,我竟连‘拍黄瓜’的‘拍’都忘记怎么写了。”28岁的方辉是一名广告人,无纸化办公也无形中养成了他提笔忘字的毛病。他无奈地玩笑道:“我现在这个汉字水平真是混口饭吃都难。”
    很多不同阶层的人对汉字的书写方式和艺术几乎都遗忘了,而对网络语言的使用。却是得心应手,并且成为他们的主要书写方式。“偶稀饭你酱紫的人”,对于许多年轻人来说,这句话的意思或许再熟悉不过,而对于大部分年纪稍大些的人,恐怕只有目瞪口呆的份。这句网络语言翻译过来就是“我喜欢你这样子的人”。目前在汉语言文字使用中,网络“雷”语泛滥,汉字书写为吸引眼球而求奇求怪。
    与此同时,国人对英语的执着已陷入了一种非理性的极端狂热之中,“重英语轻汉语”的观念体现在社会的各个方面,如:有的小学为了防止汉语拼音对英语字母学习的干扰,先教英语再教汉语拼音,让汉语给英语让路;一些学校,尤其是初高中出现英语课多于语文课的现象;大学生如拿不到英语四级证书就不能毕业;商业方面,中国生产的产品说明书中常是一个汉语都没有,甚至有的在国内生产和销售的产品有意回避汉语,冒充进口产品。上海众多用人单位在招人时,对英语水平要求相对较高,其中至少有一半岗位都要求英语六级,而且英语口语水平要相当流利但对汉语水平避而不谈。类似的例子比比皆是。可以说,崇拜外语,轻视汉语已经到了十分严重的地步了。
    不容忽视的是中小学阶段在学生对于汉字的认读与书写方面不够重视,在语文教学方面完全跟着升学考试走,教学内容和形式枯燥、乏味,不但学生的语文能力没有得到很好的培养,而且使得学生丧失了对祖国语言文字的兴趣;另一方面在大学阶段祖国语言文字教育方面几乎是空白状态,虽然很多学校迫于教育部的压力也开设了大学语文课,但所排课时甚少,而且都是一、二百人的大课,完全是流于形式。学生在升人大学以后,动笔写字的机会越来越少。
    《人民日报》有一篇文章写道,“提笔忘字”是表示我们或许早已忘记了汉字中还蕴藏着丰富的中华文化与艺术,早已钝化了对具有独特美感的汉字书法的审美能力,早已忽视了手书汉字也是传承汉字文化极具生命力的方式,而仅仅把汉字视作表意符号和交流工具。结果便是,作为符号和工具的汉字.往往只是在实际运用这个层面上存在。而深层次的原因还在于我们对汉字缺少一份应有的珍视。对民族传统文化缺少一份应有的敬重。
5.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早就提出“学习母语是一种权利”;法国规定“法产商品的商标必须使用法文”;俄罗斯甚至把保护母语纳入了国家安全战略;在邻国日本,从小学到初中都有习字和书法课,文科大学里书法也是必修课。
    法国人有一句玩笑话“如果把英语比做小学生的话,法语就是博士后”。法国人对本国语言和文化的挚爱和捍卫堪称楷模。为了维护法语的纯洁、防止英语单词入侵,法国文化部于2003年7月对“E-mail”一词下达了禁令,用“courriel”表示“电子邮件”。法国语言学家莫里斯甚至指出“捍卫法兰西语言与加强国防同样重要”。与此同时,法国普通百姓也对自己的母语珍爱有佳,因此英语只能在除了法国以外的地方大行其道,在法国几乎是“此路不通”。除此以外,每年法国电视二台由比沃先生举办一年一度的全国性听写比赛,来加强法国人对母语的认识和掌握程度。法国人在日常生活中也对拼写或语法错误深恶痛绝,一般较正式的文字都要经过好几个人过目和修改,招聘企业但凡看到求职信中有一处错马上弃之一旁不再理会。
    1945年8月17日印度尼西亚宣布独立后便以法令的形式确定印尼语为国家的官方语言。确立了印尼语的法定地位后,如何推广和普及,就成了当政者首要考虑的问题。从苏加诺总统旧制政体到苏哈新制政体,语言政策都在强调印尼语作为教育、政府和商业用语的发展和传播。政策是基石,政府规定从小学到大学的唯一教学语言必须是印尼语。这样的方式加固了印尼语的根本地位。
    德国各级政府都有“文字监督委员会”,公共场所的布告、牌匾、广告以及公开出版发行的书报杂志等都要接受这个委员会的监督,不准有任何违反文字标准的情况出现。
6.以下是一位大学教师在某报上发表的一篇文章:
    正确、规范地书写汉字,本应是大学生群体必备的一项重要技能,然而多年来的实际情况却令人揪心。正逢2016年普通高考,笔者不由得想起最近十余年来参加高考语文阅卷工作的经历:每年都有为数不少的高考考生,在考卷上的汉字书写犹如“鬼画符”般歪歪扭扭、难以辨认,错别字也屡屡出现。一些年度的高考作文要求自拟题目,有的考生所拟的作文标题短短四个字中。竟然有两个错别字。
    许多青年学生在大学时代的“人口”环节所展现的汉字书写水平让人心忧,那么,他们在考上大学以后的汉字书写又是怎样的面貌呢?笔者和同事们在批阅作业和期末试卷时发现,固然有一些大学生的汉字书写流利而规范,但同时也有一些大学生或是胡乱“发明”一些常见字的写法——书写者似乎对自己的笔迹很得意,而观者虽仔细辨认仍不得其解;或是所写的汉字像散了架一样“趴”在纸上。数年前,曾有一位中文系教授在指导本科毕业论文时非常无奈地问一名大四学生:“你的毕业论文里错别字满天飞,你到底是怎样考上大学的?”
    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于2016年4月发布的《中国高等教育质量报告》显示:2015年我国高等教育在学总规模已达3700万人;预计到2019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由2015年的40%提高到50%以上,从而进入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从某种意义上说。如果大学生群体不能对汉字书写问题进行充分自省,如果高校、中小学校以及社会各界不能空前地重视这个问题,那么,汉字书写能力“退化”问题便有愈演愈烈之虞。
    当下,许多大学生对这个问题缺乏重视,相应的,汉字书写训练较为匮乏。他们认为,只要把试卷上的题目答对,或是把自己的观点表达出来,就万事大吉了。这其实是一个严重的认识误区。事实上,文字是人类文明史上的重要媒介和技术,汉字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大学生群体表达思想、与人交流的不可或缺的工具:汉字书写也需要经过后天的认真训练。每一个大学生正确、规范地书写汉字,不仅有助于他的学习和未来事业的发展,对于祖国文化的传承和民族整体素质的提升亦是幸事。
    虽然许多大学生的汉字书写水平着实令人不敢恭维,但并非他们一进大学的校门,所写的字立刻就“变丑”了。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看来他们在中小学时代的汉字书写训练相当不够。包括汉字书写训练在内的语文教育,对人一生的重要性应该引起各方面的重视。所幸的是从2016年起,一些省份的中高考改革方案——其中包括语文科目分值的增加——陆续开始实施,希望这对于汉字书写能力的培养能够起到积极的导向作用。
    另外,电脑、网络和手机等媒介也在对大学生群体书写汉字产生消极影响。新媒介语言的随意性,在一定程度上污染了汉语的语言文字环境,大学生群体难免会受到影响。净化新媒介语言环境,是提高大学生汉字书写能力的必要保障。
    国外学者达妮埃尔.戈德罗于1987年说的一句话言简意赅:文字跃动纸上。笔者认为,正确、规范地书写汉字,让汉字“跃动纸上”,应成为大学生群体书写汉字的重要目标。每一位大学生,都不妨认真思考一下:“我如何让自己所写的汉字跃动纸上?”同时,各级各类学校和社会各界,在汉字书写问题上应该齐心协力,不断推进正确、规范的汉字书写。
7.《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的播出,引起了全国人民的关注。节目寓意唤醒更多的人对文字基本功的掌握和对汉字文化的学习。正如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总监金越介绍,“这不是一个秀场,呈现出来的状态可能非常单纯、简朴,但却可以吸引观众在电视机前同步参与,在游戏中学习知识、领略汉字之美。”
    本电视节目形态设计研发者关正文说:“在美国有英语的全国拼字比赛,从1925年延续至今,一代代孩子参加,成为全民关注的带有民族性质、国家精神的活动。我们的汉字那么美,传承又那么重要,我们也应该有这样的活动。”
    听写大会共有4名工作人员负责“汉字听写”的“找词”工作,还有两名来自北京大学中文系的研究生担任“外援”。出题组几乎把《辞典》《字典》《词库》等大部头图书都快翻烂了。援引著作包括《水经注》《红楼梦》等名著,内容涵盖天文、地理、生化名词、方言术语、生僻地名等等。大赛参考辅导书目是《中国汉字听写手册》(基础一初级一中级一高级)。
    比赛过程由“初赛一复赛一半决赛一附加赛一总决赛”共5个环节组成,第三轮的主考官由央视《新闻联播》主持人郭志坚担任,四个队的队员轮流接受听写考验。比赛中,选手不仅书写错误要被淘汰,书写不规范也将面临出局,堪称史上最严格的汉字听写竞赛,与全国运动会竞技规则相似。据悉,参加复赛的每个省队的5位选手均是由本省经过严格选拔后,派出的汉字听写高手,他们担负着本省荣耀的重任。随着各省代表队不断亮相比拼,各省的支持方也纷纷在新媒体平台成立后援团,开始一路陪伴着所属省队选手的蜕变和成长,其规模和竞技模式圈内人士称之为全国汉字听写“运动会”,其过程非常严格。
    据央视统计,《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播出后同时段收视率飙升4倍,微博话题登顶热门榜,点击突破18万,百度搜索高达42万。种种数据表明,《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已经成为一年一度国家级规模最大、水准最高、影响最广的文化娱乐赛事之一,充分说明了国家、各省市教育局、央视对传承中国汉字文化的高度重视。首届《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的成功开启,一方面可检验我国民众整体的汉字书写水准,另一方面让汉字文化得以交融,各省友谊的种子得以播撒,各省“振兴中华文化、传承华夏文明"的信念得以凝聚,汉字书写美德的观念得以传递,充分展示汉字书写的真谛和魅力所在。
    中国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学部委员江蓝生表示,一段时间以来,我们对外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理解发生了一些扭曲。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对汉语,对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的忽视和轻视。在他看来,《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之所以影响巨大,是因为其创意有着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国家语委的一项调查显示:65%以上的大学生将超过四分之一的时间用在了外语的学习上。一些博士生导师也反映能写出文从字顺、逻辑清通论文的硕士、博士并不多,更别提错别字问题了。
    在中央电视台副总编辑李挺看来,这种创新的求解,本身也是民族文化复兴的必然表现。“这说明我们的汉字,我们的中华文明有着良好的、健康的基因。‘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所引发的效应,是我们文化的自信,也是我们的文化、我们的汉字书写在现实境遇面前具有强大的自我修复功能的体现。正是这种健康的基因使中华文明可以克服各种困难,始终保持先进性”。
    《通用规范汉字表》研制组组长、北京师范大学教授王宁说,一个社会的文化诉求是我们能写好字的关键。搞“两弹一星”的专家,他们搞一辈子科技,也能写得一手好字,没有提笔忘字。我们的社会要有文化诉求,要有文化素养,大家要热爱自己的文化,让这种文化修养、文化诉求走到全民层面上是写好汉字的关键。
    汉字是中华文明的标志,又是传承中华文化的工具。汉字书法不仅是人类所创造的最为抽象的艺术,而且是人类文明最为发达、最富有想象力,能够全面揭示自然本质的一门艺术、一种文化现象。中华文明五千年以来,汉字一直被视为艺术品,更被看做人格的标记,“横平竖直写汉字”与“堂堂正正做真人”被放在了同等重要的位置。能写一手好字是竞争的资本,是一件值得骄傲与自豪的事情。无论时代怎样变迁,无论技术怎样革新,汉字所承载的文化内涵不会改变,而作为后来者理应致力于文化的接续和弘扬,不能在各种冲击面前丧失汉字文化的自尊、自重与自觉。
    一个民族的文化是否得到发扬,不是取决于它吸收了多少外来文化,而是决定于这个民族优秀的文化是否得到很好的传承。“书写的文明传递,民族的未雨绸缪”,当《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将这一口号喊得响亮时,我们不禁为该节目的精彩纷呈拍手叫好,更为节目本身的内在张力和文化自觉所叹服。当下,留住文化血液中的汉字情结,保护和传承中华传统文明势在必行。
8.2016年9月13日,教育部、国家语委发布《国家语言文字事业“十三五”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规划》提出,到2020年时,将在全国范围内基本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
    《规划》明确了今后五年的五大工作任务和18项具体措施,其中五大工作任务为:一是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二是推进语言文字信息化建设;三是提高国家语言文字服务能力;四是弘扬传播中华优秀语言文化;五是完善语言文字工作治理体系。
    《规划》提出今后要着重实施五项重点工程:一是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普及及攻坚工程;二是语言文字信息化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工程;三是“互联网+”语言文字服务工程;四是中华优秀语言文化传承与保护工程;五是语言文字筑桥工程。
    《规划》还提到,加强语言文化国家交流与传播,积极配合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战略的实施,适应“一带一路”建设、中外人文交流机制等需求,推动中华优秀文化走向世界,继续建设好孔子学院和孔子课堂,帮助海外中文学校加快发展,充分发挥其桥梁纽带作甩,拓展中文在国际组织和国际社会中的使用范围。
作答要求
“给定资料5”介绍了国外对保护当地母语所采取的举措。请你谈谈这些措施对我国做好这方面工作有哪些启示。
要求:紧扣“给定资料”,观点明确。不超过350字。

选项

答案国外对保护当地母语采取的措施对我国的启示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从政策和制度层面对汉语进行保护。严禁违反文字使用标准的情况,严禁随意引入外语单词代替正常汉语。 第二,通过赛事活动等方式增强人们对汉语的认识和掌握程度。提倡电视台等媒体举办汉字听写大会等形式的赛事活动,促进形成全民热爱汉语、使用汉语、保护汉语的社会氛围。 第三,成立专门的汉语使用监督部门。对公共场所的布告、牌匾、广告以及公开出版发行的书报杂志等的文字的使用情况进行监督。 第四,注重汉语教学。从小学到大学都要重视语文教育,开设必要的习字和书法课。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7F5Y777K
本试题收录于: 申论题库国家公务员分类
0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