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考研
论述袁世凯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至二次革命之间的政局
论述袁世凯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至二次革命之间的政局
admin
2019-05-15
48
问题
论述袁世凯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至二次革命之间的政局
选项
答案
袁世凯取得临时大总统的职位之后,于1912年3月提名唐绍仪为国务总理,在南京组织第一届内阁。 唐内阁的要害部门受袁世凯控制,如陆军总长一职,由他的亲信段祺瑞充任;但宋教仁等四个同盟会员也分到了农林、工商、司法、教育等四个部门,连同唐绍仪,同盟会员占半数,被称为“同盟会中心内阁”或“唐宋内阁”。唐绍仪事事强调大总统发布命令须经国务员副署的“责任”,袁世凯感到不能指挥如意,便不经内阁副署而发布了一项命令。“责任内阁制”遭到破坏,唐绍仪及同盟会的四个阁员被迫辞职。 唐内阁倒台,宋教仁主张通过全国民选产生国会,制订宪法,由国会中的多数党组织内阁,实行“责任内阁制”。宋教仁以同盟会为基础,联合统一共和党等几个小党派,组成国民党,推孙中山为理事长而由自己代理。国民党声势浩大,在临时参议院中占多数,成为第一大党。 袁世凯提名无党派而“驯顺如羊”的陆徵祥为国务总理,但当陆徵祥的六个国务员的提名全部遭到否决,第二次提名时又被弹劾失职。陆徵祥从此称病住进医院,由袁世凯亲信内务总长赵秉钧代总理。袁世凯使用计谋使参议院通过赵秉钧为国务总理,控制了内阁。 1912年12月到1913年2月,第一届国会选举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宋教仁等全力投入竞选,结果国民党在参、众两院获得了压倒多数的席位。他力图组织国民党内阁,还拟订了一系列内政和外交方面的政策。但1913年3月,宋教仁准备北上组阁,在上海车站遭暴徒枪击,伤重逝世。经调查,幕后主使人是袁世凯。革命党人主张兴师讨袁,袁世凯也准备武力镇压。为了筹集战争经费,他同英、法、德、日、俄五国银行团谈判,未经国会同意,便把交涉经年未定的2500万英镑的所谓“善后大借款”的合同签订下来。 他借口江西都督李烈钧、广东都督胡汉民、安徽都督柏文蔚曾通电反对善后大借款是不服从中央,下令免职。并派兵南下,进入江西,发动反革命内战。国民党人被迫应战,李烈钧在江西湖口誓师讨袁,黄兴也在南京逼使都督程德全宣布讨袁。上海、安徽、湖南、广东、福建、重庆等省区先后宣布独立。这就是孙中山所说的“二次革命”。但不到两个月,南方各省的国民党军队全被袁世凯打垮,“二次革命”遂归于失败。 “二次革命”是辛亥革命的最后一战,其失败标志着历史进入了袁世凯北洋军阀的统治时期。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7KPi777K
本试题收录于:
历史学313题库学硕统考专业分类
0
历史学313
学硕统考专业
相关试题推荐
【凯南遏制政策】华东师范大学2000年世界当代史真题;南京师范大学2013年历史学综合真题
【南岳军事会议】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中国通史真题;安徽师范大学2006年中国现代史真题;西北大学2014年中国史真题
【普法战争】华南师范大学2004年世界近现代史真题;南开大学2017年世界历史真题
【1922年热那亚会议】首都师范大学2015年历史学基础综合真题
【《整顿国家秩序宣言》】
【集体安全政策】
对中国近代史的起始时间,史学界有不同的看法.请你举出一种观点论述之。(南京大学2012年中国近现代史复试真题)
分析英法百年战争爆发的原因。
论述一战后国际关系格局的特征。(苏州大学2016年世界史专业基础综合真题)
阅读下列材料:第一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利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条中华人民共和国依靠国家机
随机试题
人力资源区别于其他资源的最根本的特质是()
下列哪项不属于红细胞过度破坏引起的贫血
下列选项中,对变电所所用电接线要求、备用方式和配置原则的叙述,正确的是什么?
安装调试过程设备监理工程师质量管理的主要任务是( )。
下列关于幼儿园课程评价的说法,错误的是()
对于认知风格属于场依存型的学生,一般情况下,适合的教学方法是()
2011—2015五年期间光缆线路总长度共增加了:
请运用中国法制史的理论知识对下列材料进行分析,并回答问题《唐律疏议.名例律》:“诸犯私罪者,以官当徒者,五品以上,一官当徒二年;九品以上,一官当徒一年。若犯公罪者,各加一年当。以官当流者,三流同比徒四年。”“诸以官当徒者,罪轻不尽其官,留官收赎;官少不
求下列极限:
在窗体上添加一个名称为Command1的命令按钮,然后编写如下事件代码:PrivateSubCommand1_Click()A=75Ifa<60Thenx=1Ifa<70Thenx=2Ifa<80The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