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定资料 1.为贯彻落实近年来中央一系列关于加强“三农”工作的文件精神,财政部、环境保护部在北京分别与全国八个省举行了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协议签字仪式。这一方面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把“三农”工作放在重中之重位置的坚定信心,同时也成为国家宏观政策的风

admin2014-03-04  37

问题 给定资料
    1.为贯彻落实近年来中央一系列关于加强“三农”工作的文件精神,财政部、环境保护部在北京分别与全国八个省举行了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协议签字仪式。这一方面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把“三农”工作放在重中之重位置的坚定信心,同时也成为国家宏观政策的风向标。
    中央把统筹城乡发展作为主题,目的是解决日益扩大的城乡发展差距。让庞大、分散的弱势农民过上经济富裕、环境良好的小康生活,始终是城乡统筹发展中必须首先予以关注的根本性问题。在环境保护领域,目前城市与农村环境保护的发展差距也越来越大,这是实现城乡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障碍。我国农业与农村环境保护现状不容乐观,农业生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环境退化加剧,农村生活垃圾和生活污水没有得到无害化处理。如何搞好农业环境保护工作,如何防治农业环境污染、逐步改善农村环境,如何提高农民的环境意识,转变农业增长方式,使农业生态环境由恶性循环走向良性循环,是关系到农业能否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任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而农村的重点又在环境这块“短板”。
    2.我国人多地少,土地资源的开发已接近极限,化肥、农药的施用成为提高土地产出水平的重要途径,加之化肥、农药使用量大的蔬菜生产发展迅猛,使得我国已成为世界上使用化肥、农药数量最大的国家。
    化肥年使用量4637万吨,按播种面积计算,化肥使用量达40t/km2,远远超过发达国家为防止化肥对土壤和水体造成危害而设置的22.5t/km2的安全上限。而且,在化肥施用中还存在各种肥料之间结构不合理等现象。化肥利用率低、流失率高,不仅导致农田土壤污染,还通过农田径流造成了对7K体的有机污染、富营养化污染甚至地下水污染和空气污染。目前,东部已有许多地区面源污染占污染负荷比例超过工业污染。
    农药年使用量约130万吨,只有约1/3能被作物吸收利用,大部分进入了水体、土壤及农产品中,使全国9.3万平方千米耕地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污染,并直接威胁到人群健康。2002年对16个省会城市蔬菜批发市场的监测表明,农药总检出率为20%~60%,总超标率为20%~45%,远远超出发达国家的相应检出率。这两类污染在很多地区还直接破坏农业伴随型生态系统,对鱼类、两柄类、水禽、兽类的生存造成巨大的威胁。化肥和农药已经使我国东部地区的水环境污染从常规的点源污染转向面源与点源结合的复合污染。
    由于大棚农业的普及,地膜污染也在加剧。近20年来,我国的地膜用量和覆盖面积已居世界首位。2003年地膜用量超过60万吨,在发达地区尤甚。据浙江省环保局的调查,被调查区地膜平均残留量为3.78t/km2,造成减产损失达到产值的1/5左右。
    小城镇和农村聚居点的生活污染物因为基础设施和管制的缺失一般直接排入周边环境中,造成严重的“脏、乱、差”现象:每年产生的约为1.2亿吨的农村生活垃圾几乎全部露天堆放,每年产生的超过2500万吨的农村生活污水几乎全部直排.使农村聚居点周围的环境质量严重恶化。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在我国农村现代化进程较快的地区,这种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管理落后于经济和城镇化发展水平的现象并没有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而改善,其对人群健康的威胁与日俱增。
    受乡村自然经济的深刻影响,农村工业化实际上是一种以低技术含量的粗放经营为特征、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反集聚效应的工业化,村村点火、户户冒烟,不仅造成污染治理困难,还导致污染危害直接。目前,我国乡镇企业废水COD和固体废物等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已占工业污染物排放总量的50%以上,而且乡镇企业布局不合理,污染物处理率也显著低于工业污染物平均处理率。
    近些年来,在人口密集地区尤其发达地区,集约化畜禽养殖蓬勃发展。这些地区可资利用的环境容量小(没有足够的耕地消纳畜禽粪便,生产地点离人的聚居点近或者处于同一个水资源循环体系中),加之其规模和布局没有得到有效控制,没有注意避开人口聚居区和生态功能区,造成畜禽粪便还田的比例低、危害直接。同时,在污染排放强度上并不低于工业企业的集约化养殖场,其污染危害更加严重:不仅会带来地表水的有机污染和富营养化污染、大气的恶臭污染以及地下水污染,而且畜禽粪便中所含病原体也会对人群健康造成极大威胁。
    此外,由于污水灌溉、堆置固体废弃物、承受了大量工业污染的转移,农村土壤的重金属污染已经延伸到了食品污染。我国污灌面积由1978年的约4000km2增加到2003年的30000km2,约占全国总灌溉面积的10%。全国因固体废弃物堆存被占用或毁损的农田为1300km2。
    由于我国农村污染治理体系尚未建立,环境污染不仅将迅速“小污”变“大污”,而且已经“小污”成“大害”,给作为弱势产业的农业和弱势群体的农民带来了显著的负面影响:中国农村有3亿多人喝不上干净的水,其中超过60%是由于非自然因素导致的饮用水源水质不达标:中国农村人口中与环境污染密切相关的恶性肿瘤死亡率逐步上升,从1988年的0.0952‰上升到2000年的0.1126‰对于基本排除在医疗保障制度之外的农民,这是极大的威胁。
    针对当前农业生态环境的破坏情况,应加强我国农业环境政策法律建设,完善政府职能,健全环境管理体系,加强环境执法力度、深度,加强环境宣传教育,增强各级政府工作人员、企业经营人员和农民群众等广大公众的环保意识,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3.在广东省农村环保工作会议上,省环保厅厅长李清说,现在城市的环境污染得到了重视,但是农村环境问题却被忽视,然而城市人水源地几乎都在农村,农村环境污染时刻威胁着城市居民的饮用水安全。他认为,“农村环境不该成为被遗忘的角落”。
    对被垃圾严重污染的西江河段,知情人士说,很长时间每天都有装满垃圾的手扶拖拉机从高要市小湘镇笋围村和小湘镇区两个方向前来此处倾倒垃圾。南于垃圾过多,每次倒完之后,倾倒者还会找一些可燃物将垃圾堆点燃,火光经久不灭。
    作为珠江水系中水资源最丰富的干流之一,西江占全省径流量的78%,也是该流域主要的饮用水水源地。这些年来,由于广州流溪河流域被养殖场污染,广州不得不在西江开辟新的大型引水工程。
    虽然过去水质在珠江流域众多干流中尚属优良,但流域内遭受的污染却在日趋加剧。近年来,每年排入西江的污水总量超过30亿吨,比上世纪90年代初增加了约两倍。
    广东省环保部门在西江沿线20个监测站对西江断面取水采样进行水质状况分析显示,肇庆市评价的11个水质检测站点中,第二季度达到Ⅱ类水质标准的站点占9.1%,Ⅲ类占81.8%,尤其是进入枯水季节以来的第三季度还出现了Ⅳ类水质,占8.9%。不能达到Ⅱ类目标水质的监测断面有贺江口、南丰、封开、德庆、九坑河水库、三榕水厂、高要、肇庆星湖、古水、四会。
    在广州从化流溪河畔,村民田志高家的猪圈就在离河水不远的一个水塘边,水塘连着流溪河。猪粪先被排入水塘里。再经雨水冲刷即流入河中。老田说,河水已多年不能饮用了,村里的人要么喝井水,要么喝自来水。两边的河堤坍塌了许多,河面上水草众多,水深处不足1米,河底肥沃的淤泥泛着气泡一个个往上蹿。老田说:“过去用来造当家肥的宝贝如今成了河水污染的祸首。”
    当前农村相当大一部分畜禽粪便等各种垃圾都被直接排放到河水中,对水体、土壤、空气等造成了极大的污染。省环保厅生态处专家说,近20年来,化肥日渐代替有机肥,不但造成禽畜粪便和人粪尿的严重浪费并污染环境,还形成了化肥与人畜禽粪便双重污染。而在前不久举行的治理农村环境污染工作会议上,省环保部门就提出要下大决心,关闭广州主要水源地流溪河流域的养殖场。
    这位专家还说,一些新的耕作方式也对农业环境产生了负面影响,由于耕作机械和耕作技术不配套,秸秆难以就地还田,农民便将秸秆付之一炬,有的甚至直接将秸秆推到河里,河塘成了“天然垃圾场”。传统农业的物质循环、能量流动被高投入、高污染所替代,许多能源、肥源变成污染源。
    目前,珠三角发达地区的一些农村环保基础设施基本是空白。10多年来,农村环保除各种示范试点和创建活动有少量投放外,对面上的工作几乎没有资金投入。村级组织对农民的号召力非常有限,很多地方出现农村公共环境无人管、管不了的现象。县乡两级政府部门普遍感到农村环境管理难度很大。
    一些政府部门为农民做好事,却带来负面影响。有些农民建造楼房,使用抽水马桶,粪便直接排入水体。一些地方改厕,建造三格式化粪池,居民卫生条件改善了,住宅周围的河道污染却加重了。有些地方新建乡村公路,路经大河则建桥,遇到小河则筑填,形成一批断头沟、半截河,活水变死水,死水变污水。
    其实威胁水源安全的,还不仅仅是农村随处倾倒的垃圾和未经处理的生活污水,还有大量没有污水处理设施的乡村工业企业。乡村工业威胁水源,工业区集中的企业污水处理成本高,导致偷排、乱排严重。
    4.辽宁省朝阳市孙家湾乡小房身村自2009年开展农村沼气国债项目以来,大力推广“猪一沼一作物”农村能源生态循环农业模式,大大改善了人居环境,推动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步伐。
    该村建设沼气池116座,总容积952立方米.年处理养殖污水4万吨,年产沼气11.3万立方米,沼肥3.3万吨,沼气用户116户,沼肥使用面积4500亩,全部符合“一池三改”标准。为保证农村沼气国债项目的顺利实施,小房身村利用各种有效宣传工具,加大宣传力度,宣传实施“猪一沼一作物”农村能源生态循环农业模式所带来的成效,做到家喻户晓、妇孺皆知。同时,采取有效措施,严格建设标准,确保工程质量。小房身村在建设沼气池及“三沼”综合利用设施过程中。紧紧依靠技术人员,做到高标准、高起点建造,严格按照国家规定标准进行设计和施工。严把规划设计关和施工质量关,努力推进农村沼气项目的实施。
    沼气项目为全村老百姓带来诸多利益:一是生态环境效益,通过“猪一沼一作物”农村能源生态循环农业模式工程的建设,为养殖粪尿污水进行无害化处理、资源化利用,使大量的农业废弃物得到资源化循环利用,解决了畜禽养殖污染.村里“脏乱差”现象得到了有效解决,有效保护了生态环境。有了沼气可再生能源,减少了农民上山砍柴,保护了森林植被,巩固了生态环境建设成果。二是经济效益,开展“猪一沼一作物”农村能源生态循环农业模式工程建设后,小房身村116个沼气用户平均每户每年节约烧饭用液化石油气5罐,节约480元,节省砍柴用工20个,节支1000元,生活用能合计节支增收1480元。另外,沼液、沼渣等沼肥是一种高效无公害有机肥,用户将这些沼肥用于农作物生产基地,节省了化肥和农药成本,有效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品质,促进了高效、生态、循环农业发展。三是社会效益,在建设过程中,村干部身处一线,对农户建设沼气池进行指导帮助,为农户送去技术和温暖.改变了过去“脏乱差”现象,提高了农民生活质量,融洽了干群关系。
    5.日本政府以农业基本法为核心制定了一系列的农业环境保护法律,并以法律为准绳制定相应的配套政策和措施。例如,《有机农业法》出台之后,又相继颁布实施了《有机农产品蔬菜、水果特别标志准则》、《有机农产品生产管理要点》、《有机农产品及特别栽培农产品标准》等。
    政府对绿色农业实施许多优惠政策。如对从事有机农业生产的农户提供了农业专用资金无息贷款.对堆肥生产设施或有机农产品贮运设施等进行建设资金补贴和税款的返还政策,对采用可持续型农业生产方式的生态农业者给予金融、税收方面的优惠政策等,这些优惠政策提高了农业经营者的积极性.为农业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农业生产起到推动作用。
    农业环境问题的产生主要是由高投入、高产出、高能耗的生产方式带来的,因此改变农业生产方式是保护和治理农业环境的关键。日本的环境友好型农业主要包括三种类型:一是减化肥、减农药型农业.通过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量,以减轻对环境的污染,减少食品有毒物质含量:二是废弃物再生利用型农业,主要是构筑畜禽粪便的再生利用体系,通过对有机资源和废弃物的再生利用,减轻环境负荷,预防水体、土壤、空气污染,促进循环型农业发展;三是有机农业型,完全不使用化学合成的肥料、农药、生长调节剂、饲料添加剂等外部物质的投入,通过植物、动物的自然规律进行农业生产。使农业和环境协调发展。
    1981年英国制定实施了《野生动植物和农村法》,开始强调农业环保问题,该法采取了两种方式来进行环保。一是引导方式,这种方式总体上作用较弱;二是自愿方式,这种方式比较受欢迎。如农业用水污染问题处理办法和具有较高价值的特殊科学试验用地的保护等均采用了引导方式,环境敏感地区行动计划和农村管理工作计划则采用的是自愿方式。2005年起,英国政府首次对农民保护环境性经营实行补贴。农场主在其经营的土地上进行良好的环境管理经营,每公顷土地每年可得到最多达30英镑的补贴,而进行不使用化肥和农药的绿色耕作则将得到60英镑的补贴。按照英国环境、食品和农村事务部的规定,无论从事粗放型畜牧养殖的农场主,还是进行集约耕作的粮农,都可与政府部门签订协议。一旦加入协议,他们有义务在其农田边缘种植作为分界的灌木篱墙,并且保护自家土地周围未开发地块中的野生植物自由生长,以便为鸟类和哺乳动物等提供栖息家园。
    德国政府要求在农业发展中,权衡经济和环境利益,避免由于外源物质污染或经营措施不当而对农田内外群落造成不良后果,注意保护风景名胜和自然景观。
    德国在进行新农村建设时,非常重视规划工作。针对农村和区域经济发展、自然资源保护以及改善农业结构等重要政策的制定是每个州的重要任务。除执行州项目外,县、区和社区政府还会制定并执行自己的政策,比如改进自然与景观管理、保护水资源等。
    德国农业部还提出了资助农村综合发展新思路,把一个地区视为一个整体,把各种资助措施有机地结合起来,努力改进地区自然条件、农业基础设施和农场工作条件,以达到有效促进有关地区综合发展的目的。
    制定了一系列的农业环境保护法律,并以法律为准绳制定相应的配套政策和措施。在农村建设中合理规划,防患于未然。
    6.近年来,北京市通州区农业发生了功能性变化:由单一种植粮食作物向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转变。农村发生了由表及里的变化:从环境改善到低碳生活,农民发生了观念性变化,不仅仅只是一味劳作,而是不断学习充电,从事多种行业。
    如今,全区新农村建设翻天覆地,焕然一新,路不再尘土飞扬、泥泞不堪,厕所不再蚊蝇围绕、臭气熏天,晚上不再黑灯瞎火、打着手电行路……取而代之的是一条条宽敞明亮的水泥路直通家门口,各家厕所全部搬入院内改为冲水式,大街上也安装上了节能路灯,晚上照得亮亮堂堂……农民乐享新农村的幸福生活。
    走进农户家中,更为大开眼界,他们做饭烧水用的是清洁能源——秸秆气,既合理利用资源又节能环保,而且,还有很多家庭建有吊炕,只要烧一点点柴,就能很热且持续时间长。
    六郎庄村因地制宜利用生物质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资源,让清洁能源普及到各家各户,村民脸上也笑开了花。“以前,我们村‘脏乱差’,可现在俨然成了一个大花园,美呀!而且每家基本上都用上了太阳能等天然能源,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还节省了很多买电、买气的开支,真好。”村民们高兴地说。
    耕耘在广袤田野上,生活在现代化城镇里。如今,像六郎庄村一样,马驹桥实施新农村建设遍及全镇各村,让农村告别了“脏乱差”,让广大农民也过上了和城里人一样的舒心日子。
    据区农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十一五”期间,通州新农村建设在农业产业、农村设施以及体制改革等方面取得显著成绩,农民生产生活得越来越幸福,主要得益于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始终把新城建设和新农村建设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有效解决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全区各部门、各乡镇通力协作,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齐抓共管,形成合力,共同抓好全区新农村建设工作。全区广大农民群众大力支持,并参与其中,有力地推动新农村建设各项工作的开展。
    通州加大资金投入,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5+3”工程。目前“五项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全面完工,硬化街坊路350万平方米,绿化街坊路两侧173万平方米,改造户厕4.2万座,新建公厕437座,实施污水处理工程2处.完善5个乡镇垃圾分类处理设施。
    “十一五”期间,全区累计硬化街坊路909万平方米,改造户厕12.8万座,新建公厕902座,安装节能路灯3万盏,全区34万农村群众受益。2011年,全区将按照“查漏补缺、解决需求”原则,继续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2010年通州实施“让农村亮起来一让农民暖起来一让农业资源循环起来”的“三起来”工程,并超额完成任务。截至目前,安装节能路灯1.2万盏,完成农宅保温改造676户,新建节能民居50户,完成畜禽养殖场粪污治理项目30处、雨洪利用工程1处。2011年,通州继续实施“三起来”工程,安装节能路灯2万盏.实施600户农宅节能保温改造工程。
    7.我国正在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总的要求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这表明建设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经济建设、环境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政治建设和党的建设协调推进的新农村,也是富裕、民主、文明、和谐的新农村。农业及农村的可持续发展,是我国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和优先领域,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
    我国明确提出,到2020年,农村改革发展基本目标任务之一是: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生产体系基本形成,农村人居和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这些都为我们构建生态新农村提供了方向、明晰了思路。我们只有切实解决好危害农民群众身体健康、影响农业农村可持续发展的突出环境问题,才能使农村真正走向“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发展道路。
请结合给定资料,就如何解决农村人禽畜粪便污染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措施。要求:措施具体、有针对性,条理清晰。不超过200字。

选项

答案解决好当前农村人禽畜粪便污染问题,要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第一,加强管理畜禽养殖业。合理规划畜禽养殖业的布局,避开人口聚居区和生态功能区,并做好养殖粪尿污水无害化处理、资源化利用工作。 第二,做好农村厕改工作,推广粪便综合利用技术,加大投入推进沼气项目实施。 第三,加强对农民群众的环保意识教育,改变其不良生产生活方式,引导其利用沼气等循环、综合技术。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7P4v777K
本试题收录于: 申论题库乡镇公务员分类
0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