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考研
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经济变化动因及其特点
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经济变化动因及其特点
admin
2018-11-23
69
问题
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经济变化动因及其特点
选项
答案
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战后的中国社会经济发生了极大的变化。 变化动因:西方列强迫使清廷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攫取政治和经济上的特权是中国社会经济变化的外在动因。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强迫清廷开放通商口岸、取得关税协定权、内河航运权等,至此中国的国门向西方列强敞开,西方各国的经济势力由沿海深入内地,削弱了对本国民族经济的保护作用。中国成为西方列强的商品倾销地,传统的经济结构遭到打击并逐渐瓦解。另外,内在动因是小农经济自然发展的结果。传统经济结构内部自身的发展到了晚清已经是步履维艰,不能满足人们的日益需求。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在中国古代社会一直占主导,这种落后的生产力和生产方式,无法应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冲击,传统经济结构发生裂变。 特点:家庭手工业与农业分离,自然经济解体的速度和程度在各地区发展不平衡。质优低廉的洋货冲击了传统的家庭手工业生产,迫使家庭手工业与农业分离,自然经济的解体速度在沿海内地尤其是通商口岸远比内地迅速。经济结构发生巨大变化,呈现不平衡。在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冲击下,自然经济逐渐瓦解,在19世纪中后期出现了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和民族资本主义经济。 总之,西方列强的冲击是近代中国的社会经济变化的外在动因,内在动因则是小农经济自身发展的结果。此时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呈现出不平衡的两面性特点,一方面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之中,并沦为附庸;另一方面民族资本主义也不断地发展,力图在世界市场占有一席之地。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7PWi777K
本试题收录于:
历史学313题库学硕统考专业分类
0
历史学313
学硕统考专业
相关试题推荐
巴黎和会上,英美主张把原德国在山东的权利转让给日本,华盛顿会议又表示支持中国让日本归还山东的要求,英美态度发生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第二次工业与第一次工业革命相比较,其新特点是()。①科学和技术真正结合起来②第二次工业革命几乎同时发生在几个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③与第一次工业革命交叉进行④使社会第一次分裂为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
良渚文化主要分布于()。
南北朝时期,宗教广泛流行,在下列哪些文化领域得到直接反映?()①建筑②雕刻③绘画④哲学
1840年,俄国出现的主张通过改革废除农奴制、建立西欧式的君主立宪制的思想派别称为()。
【兰克学派】南开大学2002年世界近现代史真题;南京大学2015年世界史基础真题
【长平之战】厦门大学2001年专门史中国通史真题;陕西师范大学2014年中国史真题;湘潭大学2014年中国史真题
概述日本幕府制度的历史。
浮园耕作法
文艺复兴第一个人文主义者是()。
随机试题
CO与Hb结合的特点叙述错误的是
Thetroubleisthebossisnot______ofwhathisemployeesthinkofhim.
()是以融物的方式达到融资目的的一种具有投资性质的交易行为,是一种服务贸易。
《合同法》规定的承担责任的原则是()。
预应力筋在切断时,不得采用()切割。
对于服务性职业,最好选择()对员工进行绩效考评。
与银行借款相比,下列各项中,属于发行债券筹资特点的有()。
1,9,7,4,8,5,(),11
FiveCommonMistakesinConversationsandTheirSolutionsI.NotlisteningA.Problem:mostpeople【T1】______【T1】______—waitea
Acontractisanagreementbetweentwoormorepeopleinwhichonepersonagreestodosomethingbyaspecifieddateinreturnf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