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考研
结合史实,分析华北事变前后国民党对日本政策的变化及其主要原因。(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中国通史真题)
结合史实,分析华北事变前后国民党对日本政策的变化及其主要原因。(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中国通史真题)
admin
2019-05-20
97
问题
结合史实,分析华北事变前后国民党对日本政策的变化及其主要原因。(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中国通史真题)
选项
答案
(一)政策变化。华北事变前国民党采取“攘外必先安内,统一方能御侮”的对策,作为内政外交的政策支点,对日采取妥协退让的方针,先后同日本签订了《秦土协定》和《何梅协定》。但是随着华北事变后日本对华侵略的不断加强,国民党对日政策发生了显著的变化,表现为对日态度的日趋强硬和决心抵抗。 (二)主要原因。华北事变后国民党的对日政策发生转变不是偶然的,是由当时国内外各种条件决定的,是诸种因素合力作用的结果。 (1)日本帝国主义对华北的侵略,从根本上威胁到南京政府的统治地位,这是南京政府转变对日政策的主要原因。 (2)日本在华北的侵略扩张,严重损害了英美的在华利益,英美政府对日本侵华的态度发生明显改变,这是南京政府对日政策转变的外部因素。 (3)中国共产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治主张,在国内外产生了极大的政治影响,推动了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涨,给国民政府造成了强大的压力,迫使国民政府由对日妥协退让转向强硬。 (4)南京政府有效控制西南地区、地方实力派政治态度的变化是推动国民党对日态度转变的一个重要因素。总之,诸多因素相互作用,促使南京政府由对日妥协退让转向强硬。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7QJi777K
本试题收录于:
历史学313题库学硕统考专业分类
0
历史学313
学硕统考专业
相关试题推荐
【克利斯提尼改革】吉林大学2017年历史学基础真题
【中共七大】苏州大学2016年中国史专业基础综合真题
关于“中心一边缘”的世界体系结构,史学家提出了批判。你是如何看待这一问题的?(北京师范大学2012年世界近现代史复试真题)
西方人文主义的起源与发展
论周公及其在政治史上的地位和孔子及其在文化史的上地位
分析非洲民族解放斗争的特点。
第一艘实用轮船的发明者是()。
蒙巴顿方案
世界上第一艘电动轮船出现在()。
在辛亥革命爆发前,孙中山领导中国同盟会发动的武装起义中影响最大的是()。
随机试题
A.孤独症儿童行为检查量表B.韦氏儿童智力量表C.儿童粗大运动功能量表D.Bathel指数E.Conners父母问卷孤独症儿童康复评定常使用
有关药用溶剂的性质叙述不正确的是
A维生素B6B维生素EC维生素B1D维生素B2E维生素K3在生物体内以磷酸酯形式存在,参加代谢作用的主要是磷酸吡多醛和磷酸吡多胺维生素B1
患者,女性,47岁,外伤10天后发生破伤风入院。下列哪项处理不必要
采用矿渣水泥拌制的大体积混凝土的养护时间不得少于()d。
若激励对象没有实现约定的目标,公司有权将免费赠予的股票收回,这种股权激励是()模式。
提出六艺“礼、乐、射、御、书、数”的思想家和教育家是()。
情报是指运用一定的媒体(载体),越过空间和时间传递给特定用户,以解决科研、生产、经营中的具体问题所需要的特定知识和信息。根据以上定义,以下不属于情报的是()。
ThreeCentralTexasmenwerehonoredwiththeTexasDepartmentofPublicSafety’sDirector’sAwardinaTuesdaymorningceremony
Inthe1980s,homeschoolingmadeacomebackintheU.S.whenreligiouslyconservativeparentsconvincedstatestoapproveandgi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