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考研
结合史实,分析华北事变前后国民党对日本政策的变化及其主要原因。(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中国通史真题)
结合史实,分析华北事变前后国民党对日本政策的变化及其主要原因。(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中国通史真题)
admin
2019-05-20
76
问题
结合史实,分析华北事变前后国民党对日本政策的变化及其主要原因。(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中国通史真题)
选项
答案
(一)政策变化。华北事变前国民党采取“攘外必先安内,统一方能御侮”的对策,作为内政外交的政策支点,对日采取妥协退让的方针,先后同日本签订了《秦土协定》和《何梅协定》。但是随着华北事变后日本对华侵略的不断加强,国民党对日政策发生了显著的变化,表现为对日态度的日趋强硬和决心抵抗。 (二)主要原因。华北事变后国民党的对日政策发生转变不是偶然的,是由当时国内外各种条件决定的,是诸种因素合力作用的结果。 (1)日本帝国主义对华北的侵略,从根本上威胁到南京政府的统治地位,这是南京政府转变对日政策的主要原因。 (2)日本在华北的侵略扩张,严重损害了英美的在华利益,英美政府对日本侵华的态度发生明显改变,这是南京政府对日政策转变的外部因素。 (3)中国共产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治主张,在国内外产生了极大的政治影响,推动了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涨,给国民政府造成了强大的压力,迫使国民政府由对日妥协退让转向强硬。 (4)南京政府有效控制西南地区、地方实力派政治态度的变化是推动国民党对日态度转变的一个重要因素。总之,诸多因素相互作用,促使南京政府由对日妥协退让转向强硬。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7QJi777K
本试题收录于:
历史学313题库学硕统考专业分类
0
历史学313
学硕统考专业
相关试题推荐
陈寅恪在《论韩愈》中认为:“唐代之史可分前后两期。前期结束南北朝相承之旧局面,后期开启赵宋以降之新局面,关于政治社会经济者如此,关于文化学术者亦莫不如此。”结合史实,谈谈你的看法。(北京大学2016年中国史真题)
论述晚清时期我国学者对西北史地的研究。(内蒙古大学2014年中国史真题)
分析战后美国经济发展出现黄金时期的原因。(厦门大学2015年历史学基础真题)
雅尔塔会议的内容与影响
简述1853~1857年印度民族大起义之后英印国家的改革内容和影响
论述近20年近代史研究的变化及特点。(四川大学2013年中国通史真题)
西藏地区的“黄教”最早出现于()。
一条鞭法不同于两税法的最具有历史意义的特点是()。
论述康有为的变法准备活动及变法思想
评析同盟会纲领。
随机试题
容易引起呼吸抑制、喉痉挛和支气管痉挛的全麻药是
下列各项,不属月经病主要病因的是
关于价值规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工程量清单由()编制。
《统计法》对统计机构、统计人员的基本职责要求是()。
下列各项属于定性决策的有()。
下列刑事案件应由中级人民法院管辖的是()。
根据材料6、7、8的内容,比较分析新、韩、美三国提升国民文明意识,强化文明行为的做法。(20分)要求:概括准确,分析合理,语言简练,文字不超过300字。根据材料内容,结合我国实际,以“谈国民文明素质的提高”为副标题,自选角度,自拟标题。写一篇
TheU.S.systemofhighereducationiswidelyconsideredtheworld’sbest.Acollegeeducation【C1】______substantialbenefits—abo
TheroadtestforthefirstFordautomobilehadtoAbeenpostponedBbecausethefinishedcarCwaswiderthanthedooroftheshe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