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考研
简述法制与法治之间的主要区别。
简述法制与法治之间的主要区别。
admin
2021-01-18
50
问题
简述法制与法治之间的主要区别。
选项
答案
(1)法制的含义 法制一是指法律制度的简称,二是指法律的体系、体制与架构的整体。法制包括三个基本方面的内容: ①法律制度的简称。指法律制度的客观存在。 ②法律实施的制度。包括法律制度的设立以及人们对于这些法律制度的执行和遵守。 ③包括法律制度的制定、执行、遵守等在内的完整体系,是有关法律制度运行的一系列活动与环节的总称,包括立法、执法、司法、守法、法律监督等诸多环节在内。 (2)法治的含义 现代法治,即法的统治,是以民主为前提和目标,以法律至上为原则,以严格依法办事为核心,以制约权力为关键的国家治理方式、社会管理机制、社会活动方式和社会秩序状态。其含义如下: ①民主是法治的前提。法治必须以民主为前提。首先,没有民主,法就不可能是多数人意志的体现。不体现多数人的意志,法就失去了最基本的社会基础,依法而治就不可能进行。其次,没有民主,法就不可能在社会中得到有效的贯彻实施,法治就不能起步。最后,没有民主,法就可能为专制者所垄断、所驱使,成为权力的奴仆,法便失去了应有的尊严和权威。 ②民主是法治的目标。在民主与法治二者之间,就局部看,民主、法治的手段与目的关系是相对的,民主与法治相应地互为手段和目的。就总体看,法治只能是手段,民主才是目的。把民主作为法治的目标,实际上是法治对于人的价值的最直接体现。民主乃人民主权,是多数人的权力、多数人的统治,法治必须建立在民主的基础之上又以民主为目的,不以民主为目标的法治必将蜕化为人治甚至专制。 ③法治的根本原则是法律至上。只有法律至上才可能实现法治,实现法的统治。法治并不否定政策、道德、纪律、习俗的重要作用,甚至还特别重视和依赖其作用的发挥。但它们都不能与法律相抵触,法律在所有的社会规范中,具有至高的法律效力,任何人都必须服从,否则就应承担法律责任。法律至上最为重要的是要制约权力:任何权力都必须在法律的范围内行使,依照法律的程序规定来运行,不得凌驾于法律之上。 ④法治的核心是严格依法办事。依法办事是法治的最基本准则。在立法民主基础上的法治,核心问题就是一个严格依法办事的问题。作为法治核心的依法办事,要求国家机关及其公务人员、全体公民、社会组织都必须服从法律,将法律作为真正的行为准则。 ⑤法治的关键在于制约权力。权力及其拥有者必须受到法律的制约,这是法治的重要标志。法治必须首先对拥有权力的机关及其人员实行制约,其目的在于维护和实现法治,否则法治就可能因权力不受约束而毁于一旦。 ⑥法治是一种国家治理方式。法治首先而且一直都是作为国家治理的一种方式而产生、存在和发展的。法治是人类社会对国家治理方式理性思考的成果,也是治国理政方式的重要进步。 ⑦法治是一种社会治理机制。法治与人治对应和对抗,是社会控制者通过法进行的社会运作过程和社会组织形式。在法治中,法的规定是社会治理的根据和手段,法的实现是社会治理的目标和要求,法的实施是连接法的规定和法的实现的桥梁。法在人们的心目中至上至尊,人们在法治秩序之下享受着自由。在法治中,社会被法连接构建成一个既有自由又有纪律,既有集体意志又有个人舒畅心情的生动、活泼、内在有机联系的整体。 ⑧法治是一种社会活动方式。在法治状态中,人们都自觉地把法当作自己的行为准则,用法来引导自身的行为,衡量他人的行为。人们依法从事社会生活或社会活动。人们是否以法作为自己的活动方式,以及在何种程度上以法作为自己的活动方式,既是人们法治意识的外化,也是社会法治程度的标志。 ⑨法治是一种良性的社会秩序状态。它是完备的法律制度被良好实施后的社会实在,是社会法治化的结果。作为社会秩序状态的法治远非法律制度可比,它以法律制度为基础却远远地高于法律制度。社会是法治化了的社会,法治是社会化了的法治;社会以法治的状态出现和发展,法治在社会中得以充分展现。 (3)法治与法制的联系 ①法制是法治的基础。法制首先强调的是关于法律的制度建设,它为法治确立制度前提,奠定制度基础。法治是与法制相伴随的,是建立在完备的法律制度的基础之上的。因此,法制是法治的基础。 ②法治是法制的深化。法律制度的建立及其被切实实现是法制的目的。只有法治建立了,法制才能获得最好的立法环境和实施机制、实现条件。如果认为民主是法制的终极目的,那么法治就是法制发展的直接目标。只有奠定法制的基础,进而实现法治的目标,才能实现依法治国,建立法治国家。 (4)法治与法制的区别 法治与法制都是极为重要的概念,二者之间的相互联系可以概括为:法制是法治的基础,法治是法制的深化。二者之间的主要区别在于: ①是否强调法律至上不同。法治强调的是法的统治,必然具有法律至上的含义,一旦出现违法的情形,违法者无论是谁,都必须承担法律责任。法制不必然包含法律至上的含义。 ②产生和存在的时代不同。法治是资产阶级革命的产物,只有在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才存在。法制是从法律出现以来就产生的,早在奴隶社会初期就产生了,它将伴随人类社会走过整个法律社会。 ③与权力的关系不同。法治要约束权力,要求一切权力都必须服从法律,在法律之下活动。法制可能是能够约束权力的法治之下的法制,也可能是为权力所左右的人治之中的法制。 ④具有的价值观念不同。法治必然地具有自由、平等、人权的价值观念,但是法制则不一定。 ⑤与民主的关系不同。法治是与民主相联系的。没有民主,就没有法治。但是法制则不要求必须有民主的政治基础,也不必然以民主作为自己的政治目标。 法治和法制既有区别,也有联系。任何法治都是以法制作为基础建立起来的。没有法制作为基础,法治就不可能建立和继续存在。鉴于此,还可以说法制是法治的内容,也是法治的前提和基础。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7aWa777K
本试题收录于:
法律硕士(非法学)综合课题库专业硕士分类
0
法律硕士(非法学)综合课
专业硕士
相关试题推荐
几位知名法学教授认为国务院施行的《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拆迁条例》”)与宪法和法律的有关规定相抵触,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提出对《拆迁条例》进行审查的建议。这一行为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国务院对此高度重视,启动《拆迁条例》的修改程序,召开专家研讨会,公
《唐律疏议.名例律》规定:“诸应议、请、减及九品以上之官,若官品得减者之祖父母、父母、妻、子孙,犯流罪以下,听赎;若应以官当者,自从官当法。其加役流、反逆缘坐流、子孙犯过失流、不孝流,及会赦犹流者,各不得减赎,除名、配流如法。”该段文字折射出的意义是什
《唐律疏议.名例律》规定:“诸应议、请、减及九品以上之官,若官品得减者之祖父母、父母、妻、子孙,犯流罪以下,听赎;若应以官当者,自从官当法。其加役流、反逆缘坐流、子孙犯过失流、不孝流,及会赦犹流者,各不得减赎,除名、配流如法。”根据本段文字的表述,该制
请运用中国法制史的理论知识对下列材料进行分析,并回答问题《明史.刑法志一》:“建文帝即位,谕刑官曰:‘《大明律》,皇祖所亲定,命朕细阅,较前代往往加重,盖刑乱国之典,非百世通行之道也。’”《明史.刑法志二》:“盖太祖用重典以惩一时,而酌中制以
论述中国选举制度的基本原则。
试述平等权的效力以及我国宪法关于平等权的规定。
试论我国公民人身自由的主要内容。
论述权利和义务的相互关系及正确处理这一关系在法治建设中的意义。
论述执法的原则。
论述基层群众性自治制度的发展与完善。
随机试题
关于病毒性肝炎的肝细胞基本病变,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对中国工程咨询协会的性质、宗旨的论述中正确的是()。
用来衡量企业所有者利用自有资金获得融资能力的比率是()。
信用风险缓释的工具或方式不包括()。
根据总账与明细账的平行登记要求,每项经济业务必须在同一会计期间登记明细账和总账。()
事业单位的下列各项中,可能引起专用基金发生增减变化的有()。
在态度转变模型中,沟通信息的重复频率与说服效果之间呈()。(2003年8月三级真题)
已知字母A的ASCII码为65,则字母E的ASCII码为_______,字母a的值要比E_______。
2014年6月7日,甲向乙借款1万元,约定2015年6月7日归还。但是直至2015年7月1日,甲仍未归还欠款。2015年7月2日,甲向乙发出催款通知,要求乙立即归还欠款,否则将提起诉讼。甲的权利受保护的诉讼时效起算时间为()
二次曲面yz+zx一xy=1为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