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工程
当建筑物桩基是以控制沉降为目的时,其桩距采用( )倍桩身直径。
当建筑物桩基是以控制沉降为目的时,其桩距采用( )倍桩身直径。
admin
2019-08-14
89
问题
当建筑物桩基是以控制沉降为目的时,其桩距采用( )倍桩身直径。
选项
A、6~8
B、4~6
C、3~4
D、1~3
答案
B
解析
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8.5.16条,应选B项。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7pcf777K
本试题收录于:
专业知识(上午)题库注册土木工程师(岩土)分类
0
专业知识(上午)
注册土木工程师(岩土)
相关试题推荐
某稳定土坡的坡角为30°,坡高3.5m,现拟在坡顶部建一幢办公楼,该办公楼拟采用墙下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上部结构传至基础顶面的竖向力(Fk)为300kN/m,基础砌置深度在室外地面以下1.8m,地基土为粉土,其黏粒含量ρc=11.5%,重度γ=20kN/m
条形基础的宽度为3.0m,已知偏心距为0.7m,最大边缘压力等于140kPa,试指出作用于基础底面的合力最接近()。
某桩基工程安全等级为二级,其桩型、平面布置、剖面和地层分布如图所示,土层物理力学指标见下表。按《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94)计算群桩呈整体破坏与非整体破坏的基桩抗拔极限承载力标准值比值(Ugk/Uk),其计算结果为()。
某工程场地为饱和软土地基,采用堆载预压法处理,以砂井作为竖向排水体,砂井直径dw=0.3m,砂井长h=15m,井距s=3.0m,按等边三角形布置,该地基土水平向固结系数Ch=2.6×10-2m2/d。则在瞬时加荷下,径向固结度达到85%所需的时间为(
某软土层在某深度处用机械式(开口钢环)十字板剪力仪测得原状土剪损时量表最大读数为250(0.01mm),轴杆与土摩擦时量表读数为20(0.01mm),已知钢环系数为1.3N/0.01mm,转盘半径为0.5m,十字板头直径为0.1m,高度为0.2m。则该土
某场地地面下的黏性土层厚5m,其下的粉砂层厚10m。整个粉砂层都可能在地震中发生液化。已知粉砂层的液化抵抗系数Ce=0.7。若果用摩擦桩基础,桩身穿过整个粉砂层范围,深入其下的非液化土层中。根据《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JTJ004—89),由于液化影
西南地区某泥石流流体中固体物质含量为50%,沟谷过水断面面积为300m2,湿周长95m,泥石流水面纵坡为5%,粗糙率为0.45,该泥石流流速为()m/s。
有一生活污水,流量120m3/h,悬浮物浓度250mg/L。现欲设计能将悬浮物去除70%的平流式沉淀池。已知静置实验数据为:去除率70%时沉淀时间为1小时,该沉淀效果的颗粒速度u0=1.8m/kg/m3。试计算沉淀池的面积()。
某建筑地基处理采用3:7灰土垫层换填,该3:7灰土击实试验结果如表1一2所示。采用环刀法对刚施工完毕的第一层灰土进行施工质量检验,测得试样的湿密度为1.78g/cm3,含水率为19.3%,其压实系数最接近下列哪个选项?()[2010年真题]
如图3—13所示,某砖混住宅条形基础,地层为黏粒含量小于10%的均质粉土,重度19kN/m3,施工前用深层载荷试验实测基底标高处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350kPa。已知上部结构传至基础顶面荷载效应标准组合的竖向力为260kN/m,基础和台阶上土平均重度为20
随机试题
A、Ithaskeptgrowingoverthecenturies.B、Itstopishiddenincloudsofvolcanicsmoke.C、Itsheightchangeswitheachvolcan
Hp的临床根除标准是指
刘某,男,39岁,性情素喜抑郁。久患便秘,欲便不得,伴胸胁胀满,脘腹胀闷,食后尤甚,嗳气频作,舌苔略腻,脉弦。其中医治法为
男孩,3岁,患有肺炎。住院后放弃已经学会的能够控制排尿便的技能,出现尿床现象,其行为属于
胎膜未破,脐带位于胎先露以下胎膜已破,脐带脱出于宫颈口外或阴道口外
非均匀渐变流是()。
背景资料:某省重点水利工程项目计划于2013年12月28日开工,由于工程复杂,技术难度高,一般施工队伍难以胜任,业主自行决定采取邀请招标方式。于2013年9月8日向通过资格预审的A、B、C、D、E五家施工企业发出投标邀请书。该五家施工企业均接受了
当今时代进行信息管理的核心手段是()。
居住消费本身包含众多的消费环节,可归纳为几类基本消费支出,包括()。
使用VC++2010打开考生文件夹下modi1中的解决方案。此解决方案的项目中包含一个源程序文件modi1.c。在此程序中,函数fun的功能是:比较两个字符串,将长的字符串的首地址作为函数值返回。请改正程序中的错误,使它能得出正确的结果。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