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工程
【背景资料】某生活垃圾填埋场工程,设计有效库容为4×106m3,生活垃圾日均处理量为650吨,施工内容包括渗沥水和气体收集系统、管道、配件、机电材料的采购与安装、调试。建设单位通过招标的方式选择施工单位,最终H公司中标,双方签订了中标合同,合同金额为人民币
【背景资料】某生活垃圾填埋场工程,设计有效库容为4×106m3,生活垃圾日均处理量为650吨,施工内容包括渗沥水和气体收集系统、管道、配件、机电材料的采购与安装、调试。建设单位通过招标的方式选择施工单位,最终H公司中标,双方签订了中标合同,合同金额为人民币
admin
2015-04-17
73
问题
【背景资料】某生活垃圾填埋场工程,设计有效库容为4×10
6
m
3
,生活垃圾日均处理量为650吨,施工内容包括渗沥水和气体收集系统、管道、配件、机电材料的采购与安装、调试。建设单位通过招标的方式选择施工单位,最终H公司中标,双方签订了中标合同,合同金额为人民币2700万元。在中标后,施工单位组建了项目经理部,由该单位市政公用工程专业的二级注册建造师蒯某担任项目经理。对此,建设单位表示,蒯某过于年轻,且只是二级注册建造师,要求施工单位更换一名经验丰富的一级建造师作为本工程的项目经理。施工单位解释称,蒯某虽然年轻,但一线施工经验丰富,且本工程从规模上来讲,是一项中型工程,属于二级注册建造师的执业范围之内。于是建设单位便不再坚持己见。根据设计文件,本工程防渗层采用的是高密度聚乙烯(HDPE)防渗膜,施工单位将该工作作为本工程质量控制重点之一,进行严格管控。施工单位以施工队伍资质、施工人员上岗资格、HDPE膜进货质量、施工场地与施工季节等为施工控制要点,并依据通用施工技术,编制了HDPE膜冬季施工方案,以确保施工质量。
【问题】
蒯某是否有资格担任本工程的项目经理?
选项
答案
本工程生活垃圾日均处理量为650吨,单项合同金额2700万元,符合中型生活垃圾填埋场工程的标准(日处理量400~800吨,单项工程合同金额1000~3000万元)。中小型工程属于二级注册建造师的执业资格范围,因此蒯某有资格担任本工程的项目经理。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7pxw777K
本试题收录于:
市政公用工程管理与实务题库二级建造师分类
0
市政公用工程管理与实务
二级建造师
相关试题推荐
一、背景某商务中心由四幢大楼(百货楼、宾馆、办公楼和综合楼)组成,A公司承包了某商务中心的机电工程,机电工程内容有建筑给水排水、建筑电气、通风空调、消防工程和电梯安装工程。商务中心还建设一个地下变电所、水泵房和锅炉房,机电工程的冷水机组、锅炉、变
一、背景某安装公司总承包一大型化肥厂的机电工程,其中一关键分项工程是重达320t的尿素合成塔运输吊装就位,运输的路径有长江、东海、厂区大件码头及厂内道路直至合成塔架下卸载位置;吊装用两套拴在塔架顶部的巨型动滑轮组由20t卷扬机起吊就位,该设备吊装
下列施工质量控制,属于事中控制的是()。
直埋电缆的施工程序中,电缆敷设的紧后工序是()。
一、背景2006年某机电安装公司承担了某化工项目,在一条材质为15CrMo的压力管道现场组对、焊接(手工焊)完成后,无损检测时发现多道焊口不合格。监理工程师会同项目质量技术部门进行了检查分析,发现以下问题:(1)对参与焊接的10名焊工进
涉及结构安全的试块、试件及有关材料,应按规定进行()。
【背景资料】为了适应经济开发区规模不断扩大的需要,某市政府计划在该区内新建一座110kV的变电站。新建变电站周边居住人口密集,站址内有地下给水管道和一幢6层废弃民宅。为加强现场文明施工管理,项目部制订了相应的现场环境保护措施。主要措施如下:措施1:施工
下列选项中,()是主要用于给水管道的塑料。
喷锚暗挖隧道是( )掘进作业。
某沿海城市电力隧道内径为3.5m,全长乙9km,管顶覆土厚度大于5m,采用顶管法施工,合同工期1年,检查井兼作工作坑,采用现场制作沉井下沉的施工方案。电力隧道沿着交通干道走向,距交通干道侧石边仅2m左右。离隧道轴线8m左右,有即将入地的高压线,该高
随机试题
“渴而多饮为上消;消符善饥为中消;口渴,小水如膏者为下消”,此论见于()(1992年第70题)
目前使用的防静电涂料主要是通过在成膜物质中加入导电助剂。
对患有消化性溃疡的患者不适合应用的药物是
如果运费为每吨25美元,“运费”栏应填()。
机械操作人员工资应包括在建筑安装工程费用的()之中。
以下关于流动资产投资需求的因素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根据下列资料,回答以下问题。2013年上半年,其他服务业GDF绝对额占第三产业GDP绝对额的比重是()。
课外校外教育与课堂教学的共同之处在于它们都是()。
从一般视角看,充分陈述法律理由有助于促进公正,但本书(《司法的逻辑:实践中的方法与公正》)作者却提出:司法中是应该作出法律论证,但这种法律论证不应该追求“充分”。为什么?首先,“充分”是指除了运用细节化的明确法律规定和一般形式逻辑推理加以论证这两种方式之外
Whatkindofplaceisyourhometown?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