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司法
在以下选项中,关于争议的解决方式说法错误的是:( )
在以下选项中,关于争议的解决方式说法错误的是:( )
admin
2019-01-25
36
问题
在以下选项中,关于争议的解决方式说法错误的是:( )
选项
A、张三欠李四2000元钱迟迟不还。某日,王五提出张三在3日内还给李四1500元,张三对李四的债务即可视为全部清偿的提议,张三和李四当即同意,这种争议解决方式属于和解
B、王鹏与李强发生经济纠纷,经当地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双方于3月1日达成协议并生效;后王鹏认为调解协议对自己有较多不利,遂表示反悔并就此调解协议向法院提起诉讼,法院可以受理
C、马刚在甲公司工作半年后被公司开除,马刚如果对公司开除自己的决定不满,可以直接向当地法院起诉要求甲公司进行赔偿
D、甲公司与乙公司在合同中约定:“因履行本合同发生的争议,由双方协商解决;协商解决不了的,由丙仲裁委员会进行仲裁。”后双方因履行合同发生纠纷,甲公司向丙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丙仲裁委员会作出仲裁裁决。基于仲裁选择的自愿性,甲公司即使认为该仲裁庭的组成违反法定程序也无法再予以救济
答案
A,C,D
解析
考查民事纠纷的解决方式。A项错误,在第三者王五主持下的纠纷解决方式属于调解。而非和解;B项正确,调解委员会作出调解后。双方当事人仍然可以对调解协议表示不服,选择向人民法院起诉调解协议;C项属于劳动争议,应先进行劳动仲裁;D项错误,依据《民事诉讼法》第237条第2款第3项的规定,仲裁庭的组成违反法定程序的,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不予执行该仲裁裁决而予以救济。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7ywy777K
本试题收录于:
试卷一题库法律职业资格分类
0
试卷一
法律职业资格
相关试题推荐
2011年,李某购买了刘某一套房屋,准备人住前从他处得知该房内两年前曾发生一起凶杀案。李某诉至法院要求撤销合同。法官认为,根据我国民俗习惯,多数人对发生凶杀案的房屋比较忌讳,被告故意隐瞒相关信息,违背了诚实信用原则,已构成欺诈,遂判决撤销合同。关于此案,下
下列哪些选项属于法律意识的范畴?(卷一/2011年第52题)
某村瓜农赵某拉一车瓜到县城出卖,遇到一伙人哄抢,其子急忙到城关派出所报案。时值中,值班民警以不能离开为由推脱,未采取任何措施,致使瓜被抢。赵某申请复议。复议机关应作何种复议决定?
司法制度是一国法律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下列有关各国司法制度的表述哪些是正确的?(2005年司法考试试卷一第65题)
李某与王某在台湾地区因民事纠纷涉诉,被告王某败诉,李某向王某在福建的财产所在地的中级法院申请认可台湾地区的民事判决。下列哪些选项可以成为中级法院拒绝认可的理由?
友田劳务派遣公司(住所地为甲区)将李某派遣至金科公司(住所地为乙区)工作。在金科公司按劳务派遣协议向友田公司支付所有费用后,友田公司从李某的首月工资中扣减了500元,李某提出异议。对此争议,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甲国某公司与乙国驻甲国使馆因办公设备合同产生纠纷,并诉诸甲国法院。根据相关国际法规则,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2009年1月8日,最高法院向社会公布了“五个严禁”的规定,法官的下列哪些行为属于该规定严禁之列?
72岁村民甲以其子乙长期不提供衣食、不送医院治病为由,诉请法院判令乙履行赡养义务。为宣传法律,教育群众,法院决定将该案在当事人所在村庄公开审理,村民均可旁听。乙提出法院侵犯其隐私,剥夺其司法民主方面的有关权利。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2011—卷一—83,
关于环境民事责任的免责,下列哪些选项是错误的?(2008—卷一—75,多)
随机试题
A、HPMCB、明胶浆、滑石粉C、CAPD、PVAE、滑石粉包隔离层材料
《处方药与非处方药流通管理暂行规定》要求,销售处方药和甲类非处方药的零售药店
物体重为Q,作用力为P,已知P力与铅直线呈30°,摩擦角φm=14°,P=Q=0.6kN,则物块处于下列( )状态。
施工总承包单位对分包单位编制的施工质量计划()。
物理课中,教师采取实验的方法让同学们更直观地看到,这是采用了()的教学方法。
古人言:“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这句话体现了行政道德的()。
IfeltthatIwasnotyet______totravelabroad.
MynameisWuPing.I’mfourteen.I’mamiddleschoolstudent.I’minClassSix.GradeTwo.usuallygetupataquarterpastsix
Wherearetheytalking?
Byeducation,Imeantheinfluenceoftheenvironmentupontheindividualtoproduceapermanentchangeinthehabitsofbehavio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