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2月10日,王某因涉嫌诈骗被县公安局刑事拘留,2月24日,县检察院批准逮捕王某。4月10日,县法院以诈骗罪判处王某三年有期徒刑,缓期二年执行。5月10日,县公安局根据县法院变更强制措施的决定,对王某采取取保候审措施。王某上诉,6月1日,市中级法院

admin2017-03-07  42

问题 2009年2月10日,王某因涉嫌诈骗被县公安局刑事拘留,2月24日,县检察院批准逮捕王某。4月10日,县法院以诈骗罪判处王某三年有期徒刑,缓期二年执行。5月10日,县公安局根据县法院变更强制措施的决定,对王某采取取保候审措施。王某上诉,6月1日,市中级法院维持原判。王某申诉,12月10目,市中级法院再审认定王某行为不构成诈骗,撤销原判。对此,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卷二真题试卷第50)

选项 A、因王某被判无罪,国家应当对王某在2009年2月10日至12月10日期间的损失承担赔偿责任
B、因王某被判处有期徒刑缓期执行,国家不承担赔偿责任
C、因王某被判无罪,国家应当对王某在2009年6月1日至12月10日期间的损失承担赔偿责任
D、因王某被判无罪,国家应当对王某在2009年2月10日至5月10日期间的损失承担赔偿责任

答案D

解析 本题涉及的是被判处缓刑的人的国家赔偿的范围及其确定问题。对此,《国家赔偿法》未明确规定。《国赔法解释》第4条予以专门规定:“根据赔偿法第二十六条、第二十七条的规定,人民法院判处管制、有期徒刑缓刑、剥夺政治权利等刑罚的人被依法改判无罪的,国家不承担赔偿责任,但是,赔偿请求人在判决生效前被羁押的,依法有权取得赔偿。”根据上述规定,对被判缓刑的人被改判无罪的,国家并非一概赔偿或不赔偿,而要根据具体情形确定赔偿范围。一是国家对判处有期徒刑缓刑本身,即使已执行也不承担赔偿责任;二是但赔偿请求人在判决生效前被羁押,国家应承担赔偿责任。本题中,王某曾被法院生效判决以构成诈骗罪判处三年有期徒刑,缓期二年执行,后经法院再审认定不构成诈骗,认定无罪,属于《国赔法解释》第4条规定的情形。根据此规定,对王某判处有期徒刑、缓期二年执行本身,国家不负赔偿责任。但对判决生效前被羁押部分,国家应承担赔偿责任。在市中级人民法院2009年6月1日作出判决前,王某的羁押期间从2009年2月10日被县公安局刑事拘留开始,到5月10日县公安局根据县法院变更强制措施的决定对王某采取取保候审措施结束.对这一期间的羁押国家应对王某负赔偿责任。故选项D的说法是正确的。因对羁押期限计算错误,选项A、C的说法是错误的。选项B的说法是不全面和不准确的,如前所述,对本题出现的情形国家并非一概不赔偿或赔偿,而是区分不同情形。即使对缓刑本身不赔偿,准确的说法应是国家对王某判处有期徒刑缓期执行本身不承担赔偿责任。把判处有期徒刑缓期执行作为国家不承担赔偿责任的原因,是错误的。因此,选项B‘‘凶王某被判处有期徒刑缓期执行,国家不承担赔偿责任”,貌似正确,实则错误。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83yy777K
0

相关试题推荐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