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学生在周记本中写道:“死记硬背的学习,泯灭了我们的思想,耗费了我们的生命。”对上面的说法你有何思考?就此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要求: (1)必须符合文体要求。 (2)题目自拟。 (3)不得在文章中透露考生个人信息。

admin2016-01-28  54

问题 某学生在周记本中写道:“死记硬背的学习,泯灭了我们的思想,耗费了我们的生命。”对上面的说法你有何思考?就此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要求:
(1)必须符合文体要求。
(2)题目自拟。
(3)不得在文章中透露考生个人信息。

选项

答案材料中引用某学生周记本中的一段话:“死记硬背的学习,泯灭了我们的思想,耗费了我们的生命。”引出论题——死记硬背。材料是从反对死记硬背的角度出发的,但这并不等于告诉我们在写论文时,必须从否定死记硬背出发。对于这个论题,我们立论的角度可以有以下几个方面: (1)同意材料中的观点。学习要讲究方法,不应该死记硬背,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是深刻的,才能为自己所用,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否则就会事倍功半。 (2)不同意此种观点。学习有些时候是必须建立在记忆的基础上,才能具体应用。知识的积累是需要死记硬背的。死记硬背能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提高人的表达能力。 (3)对于死记硬背,有其好的一面,也有其弊端,在学习过程中要学会灵活运用,要学会识别什么知识是应该死记硬背的。什么知识是要学会理解的。 在写作中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论点必须鲜明,不能一会儿支持,一会儿反对。 (2)论据要充分新颖,合理使用举例论证、说理论证,加强论点的可信度。 (3)议论文结构要完整。 可使用的议论材料: (1)死记硬背可取: ①我国古代的读书人,从上学之日起,就日诵不辍,一般在几年内就能识记几千个汉字,熟记几百篇文章,写出的诗文也是字斟句酌,朗朗上口,成为满腹经纶的文人。 ②北大刘儒德教授在《教育中的心理效应》指出“人的工作记忆中的组块与人的知识经验有关,数字知识越多的人,记数字越容易;数理化公式记得越多的人,记数理化公式就越容易;古文记得越多的人,记忆古文能力就越强;英语单词记得越多的人,记忆单词的能力就越强。” ③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④北大教授龚鹏程曾说:“书到玩时方恨少’由于缺少文化涵养,到一个地方旅游东摸摸,西看看,任凭导游哄弄,与牧羊人放牧的羊群无异。” ⑤民主人士邹韬奋在《我的母亲》一文中提到自己孩提时,父亲曾要求自己每天背书,这为他后来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⑥复旦大学附中的黄玉峰老师一针见血地指出:“死记硬背”有什么不好?在记忆力特别旺盛的青年时代,就要死死地记一些,硬硬背一些。这就是语文基础,这就是“本钱”。全国著名特级教师胡镇涛先生更是强调:学习语文,应该要有“吞”的功夫。北京大学钱理群教授也对传统语文教学的“背功”大加赞赏,曾说过这样一段话:“我们传统的启蒙教育,发蒙时老师不作任何解释,就让学生大声朗读经文,在抑扬顿挫之中,就自然领悟了文中某些无法言说的神韵,然后一遍一遍地背诵,把传统文化中的一些基本概念,像钉子一样锲入学童几乎空白的脑子里,实际上就已经潜移默化地融入了读书人的心灵深处,然后老师再稍作解释,要言不烦地点拨,就自然‘懂’了。即使暂时不懂,已经牢记在心,随着年龄的增长,有了一定的阅历,便是会不解自通的。” ⑦我国传统的语文教学证明:强化“死记硬背”的训练,是语文教学走向成功的先决条件。有人曾做过一则有趣的统计:古代科举考试考生要想“金榜题名”,必须将《论语》《孟子》《书经》《礼仪》《左传》等40多万字的书,全部精读背诵,此外还要读原文几倍数量的注释,及其他非读不可的经典、史书、文学书籍等。我们平时常说的“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300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这些话都道出了读背的作用及其重要意义。再看现代文学巨匠:鲁迅、郭沫若、茅盾、巴金,哪一个不是背诵的高手呢?我们还能想象当代伟大的自然科学家:苏步青、钱学森、严济慈、杨振宁,哪一位不能背诵大量的唐宋诗词呢?比如苏步青先生,读小学时,天天背诵《左传》《唐诗300首》,到毕业时,这两部书已经能倒背如流了。刚进中学,老师不信他能写出《读(曹刿论战)》,顺口举了一篇《子产不毁乡校》让他背,他一口气背完,说:“整部《左传》我都可以背出来。”很显然,没有记忆和背诵,就没有知识的积累,能力的提高也就成了无米之炊、无本之木。 (2)死记硬背不可取: ①《论语》开宗明义就讲“学而时习之”(《论语.学而》)。“习”本义是“鸟数飞也”,意即反复练习,温习,培养能力和熟练技巧。 ②孔子认为“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论语.述而》)。他不喜欢只能“死记硬背”而不能“举一反三”的学生。 ③毛泽东论教育,提倡启发式,反对注人式。 ④有个笑话说,神仙吕洞宾用手指点石成金赐予某人,那人不要那块金子,却要吕祖那个手指!笑话嘲人贪无止境;但从另一个角度看来,那人真聪明。他知道珍宝固然可贵,但是能够打开宝库大门的钥匙更为可贵。 ⑤王怀文老师指导中学教师进修《古代汉语》,经常布置与日常备课结合的作业,力求学以致用,而不计较是否能够背诵现成答案。 ⑥《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对5210人做的一份调查表明,近六成人表示中学学过的知识多数都忘掉了,其中数理化课程忘得最厉害。一半人认为中学学到的知识“偶尔会用到”,近两成人表示从来用不到。有人回忆,中学历史课基本是死记硬背,令人生厌;到大学调剂专业到历史系,才知道历史竟然这么有趣。对此,有教育研究学者表示,基础教育的内容是初步构建价值观、世界观与知识体系,那些看似没用的内容是必需的。但是被访问者都认为,过大的应试压力、填鸭式的死记硬背是问题的症结所在。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882q777K
0

相关试题推荐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