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公务员
甲、乙预谋修车后以假币骗付。某日,甲、乙在某汽修厂修车后应付款4850元,按照预谋甲将4900元假币递给乙清点后交给修理厂职工丙,乙说:“修得不错,零钱不用找了”,甲、乙随即上车。丙发现货币有假大叫“别走”,甲随即启动驶向厂门,丙扑向甲车前风档,抓住雨刮器
甲、乙预谋修车后以假币骗付。某日,甲、乙在某汽修厂修车后应付款4850元,按照预谋甲将4900元假币递给乙清点后交给修理厂职工丙,乙说:“修得不错,零钱不用找了”,甲、乙随即上车。丙发现货币有假大叫“别走”,甲随即启动驶向厂门,丙扑向甲车前风档,抓住雨刮器
admin
2013-09-17
47
问题
甲、乙预谋修车后以假币骗付。某日,甲、乙在某汽修厂修车后应付款4850元,按照预谋甲将4900元假币递给乙清点后交给修理厂职工丙,乙说:“修得不错,零钱不用找了”,甲、乙随即上车。丙发现货币有假大叫“别走”,甲随即启动驶向厂门,丙扑向甲车前风档,抓住雨刮器。乙对甲说:“太危险,快停车”,甲仍然加速,致丙摔成重伤。
对于丙的重伤,甲的罪过形式是( )。
选项
A、故意
B、有目的的故意
C、过失
D、无认识的过失
答案
A
解析
犯罪故意包括认识因素和意志因素两个方面。其中犯罪的意志因素是指行为人希望或者放任危害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因此故意是认识因素与意志因素的统一。既不能用意志因素代替故意,也不能用认识因素代替故意。用具有……目的代替犯罪故意,则会将间接故意排除在故意之外。直接故意犯罪中,行为人的犯罪目的都很明确。因此有目的的故意多为直接故意,间接故意犯罪不存在犯罪动机与犯罪目的。本题中,在丙扑向甲车前风档,抓住雨刮器的情况下,甲仍然加速,致丙摔成重伤。甲对于丙受伤害的结果持放任的态度,而非希望该结果的发生。因此甲的罪过形式为间接故意,而非直接故意,不是有目的的故意。因此A选项正确,B选项错误。
过失是指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疏忽大意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可以避免,以致发生危害结果的心理态度。过失的行为人对于结果的发生持反对的态度,而本题中甲对于丙受伤害的结果持放任的态度,因此不属于过失,C选项错误。
过失包括疏忽大意的过失与过于自信的过失。其中疏忽大意的过失是一种无认识的过失,即行为人没有预见到自己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而过于自信的过失则属于有认识的过失,即对于危害结果发生的可能性已经预见到。本题中,甲主观心态为故意,而非过失,因此也不属于无认识的过失,D选项错误,不当选。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8YZl777K
本试题收录于:
公共基础知识题库事业单位考试分类
0
公共基础知识
事业单位考试
相关试题推荐
进入小学后,小爱喜欢上了学英语,每天必须要听英文广播或者看英文动画片。根据埃里克森的社会心理发展理论可知,她处于()的发展阶段。
当父母在做饭时,某位儿童递过一把勺子,他便认为自己是在从事一项重要的活动,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根据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该儿童的心理发展最有可能处于()阶段。
上课期间教师应履行监督管理职责,如学生在上课期间因相互打闹而受伤,则教师应承担一定的责任。()
2009年3月,由发起人彭曦发起注册成立华阳实业有限责任公司。3月份,华阳公司发生如下经济业务:(假定不考虑有关税费因素。)(1)3月1日,彭曦投资900000元作为该公司的注册资本(注册资本已存入其开户银行××市建设银行),并到当地工商局领取
企业以库存现金3500元发放职工工资,对此的会计处理是()。
命令一致原理,是指主管人员在实现目标过程中下达的各种命令越是一致,个人在执行命令中发生矛盾就越小,领导与被领导双方对最终成果的责任感也就越小。()
()是指上级机关向下级机关发送的公文。
平行文,指()机关之间往来的公文。
《行政管理学之研究》一文的作者是美国学者()。
简述公民的基本义务。
随机试题
马克思主义政党
平面2x-2y+z-1=0与平面y+3z-1=0的夹角为_________.
心功能分级是根据
有关项目管理软件叙述有误的是()。
根据《水法》规定,()是研究水文现象、进行水资源开发利用规划的基本单元。
假设TC、TVC、MC分别代表总成本曲线、总可变成本曲线和边际成本曲线。则短期内在每一产量上的MC值应该()。
地图:路线
斯腾伯格(R.J.Steinberg)认为,爱情的基本成分包括亲密、激情与承诺。在他看来,亲密与激情的组合构成
某诗人署名“漫动的音符”,在甲网站发表题为“天堂向左”的诗作,乙出版社的《现代诗集》收录该诗,丙教材编写单位将该诗作为范文编入《语文》教材,丁文学网站转载了该诗。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在VisualFoxPro中,关于查询设计器和视图设计器,以下描述正确的是()。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