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司法
关于犯罪嫌疑人的审前羁押,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2014年卷二第31题)
关于犯罪嫌疑人的审前羁押,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2014年卷二第31题)
admin
2018-04-20
32
问题
关于犯罪嫌疑人的审前羁押,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2014年卷二第31题)
选项
A、基于强制措施适用的必要性原则,应当尽量减少审前羁押
B、审前羁押是临时性的状态,可根据案件进展和犯罪嫌疑人的个人情况予以变更
C、经羁押必要性审查认为不需要继续羁押的,检察院应及时释放或变更为其他非羁押强制措施
D、案件不能在法定办案期限内办结的,应当解除羁押
答案
C
解析
A项:适用强制措施应当遵循必要性原则和相当性原则。必要性原则是指只有在为保证刑事诉讼的顺利进行而有必要时方能采取,若无必要,不得随意适用强制措施。故基于强制措施适用的必要性原则,应当尽量减少审前羁押。所以A项正确。
B、C项:强制措施是预防性措施,而不是惩罚性措施,即适用强制措施的目的是保证刑事诉讼的顺利进行,防止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逃避侦查、起诉和审判,进行毁灭、伪造证据,继续犯罪等妨害刑事诉讼的行为。同时根据《刑事诉讼法》第93条规定:“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被逮捕后,人民检察院仍应当对羁押的必要性进行审查。对不需要继续羁押的,应当建议予以释放或者变更强制措施。有关机关应当在10日以内将处理情况通知人民检察院。”据此规定,审前羁押是临时性的状态,可根据案件进展和犯罪嫌疑人的个人情况变更。故B项正确。对不需要继续羁押的,检察院只有建议权,无权直接释放或变更。所以C项错误。
D项:《刑事诉讼法》第96条规定:“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被羁押的案件,不能在本法规定的侦查羁押、审查起诉、一审、二审期限内办结的,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应当予以释放;需要继续查证、审理的,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审或者监视居住。”案件不能在法定办案期限内办结的,应当解除羁押。所以D项正确。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8k5y777K
本试题收录于:
试卷一题库法律职业资格分类
0
试卷一
法律职业资格
相关试题推荐
根据宪法和法律规定,全国人大有权罢免下列选项中的哪一职务的人员?()
下列有关宪法规范的组织性,表述错误的是()
按照我国《宪法》和1981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加强法律解释工作的决议》下列选项哪些不属于有权法律解释?()
关于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权,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根据我国宪法规定,下列有关审计机关的表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下列选项中哪个有权决定乡、民族乡、镇的建置和区域划分?()
某村有年满18周岁以上村民500人,其中有100名村民联名提出罢免村委会主任。经村民会议投票表决,下列选项中哪个是罢免被通过的最低人数要求?()
根据宪法解释的方法,宪法解释可以分为以下哪几种类型?()
下列关于法官、检察官任免的说法正确的是哪项?()
关于宪法表现形式的说法,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随机试题
________直接关系到评价考试水平的客观性。
休克代偿期的临床表现
关于健全依法决策机制,下列哪一项不属于重大行政决策的法定程序?()
关于用成本分析模式确定企业现金持有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在贷款决策中使用的财务指标包括()。
在我国,消费税的纳税人只限于应税消费品的生产企业,其他企业不能成为消费税的纳税人。()
HIV
设常数k>0,函数f(x)=lnx-(x/e)+k在(0,+∞)内零点的个数为().
设A是n阶矩阵,则||A*|A|=
主机域名与IP地址的关系是______。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