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老师设计了一个“三只蝴蝶”的游戏活动,她选了三名幼儿扮演蝴蝶,又选了若干幼儿扮演花朵,结果幼儿兴趣不高,表现被动,还没等游戏结束,一个幼儿就问李老师:“老师,游戏完了吗?我们可以自己玩了吧?”对这种现象,请从幼儿游戏特征和游戏指导的角度进行阐述。

admin2023-02-27  33

问题 李老师设计了一个“三只蝴蝶”的游戏活动,她选了三名幼儿扮演蝴蝶,又选了若干幼儿扮演花朵,结果幼儿兴趣不高,表现被动,还没等游戏结束,一个幼儿就问李老师:“老师,游戏完了吗?我们可以自己玩了吧?”对这种现象,请从幼儿游戏特征和游戏指导的角度进行阐述。

选项

答案(1)从幼儿游戏特征角度分析。材料中幼儿教师没有理解游戏的特点,按照自己的想法组织了这次教学游戏。在这个过程中,游戏设置得死板、被动,没有引起幼儿对游戏的兴趣。幼儿游戏的特征如下: ①游戏是幼儿的自主活动,主要表现在游戏的内容、形式、进程等由幼儿自己选择,而不是由成人控制。 ②游戏无强制性的外在目的。幼儿玩游戏的目的在于游戏活动本身,是为了好玩而游戏,除此之外,别无其他目的。 ③游戏伴随着愉悦的情绪体验。由于在游戏中没有刻意要达到的目标,并不追求某一结果,减轻了为达到目标而产生的紧张和心理的压力,幼儿在游戏中容易取得成功。 ④与真实的生活活动相比,游戏活动总是在假想的情境中开展的,用幼儿自己的话来说,就是“假”的,是“装”的,不是真的。 (2)从游戏指导的角度分析。教师应尊重幼儿游戏的自主性,这也是尊重幼儿人格的具体体现。 ①尊重幼儿游戏的意愿和兴趣。 ②尊重幼儿游戏的氛围和游戏中的想象、探索、表现、创造。材料中李老师自己设计游戏活动,还指定幼儿扮演其中的角色,而不是让幼儿自主选择,没有做到尊重幼儿游戏的意愿和兴趣,也限制了幼儿在游戏中想象力、创造力等能力的发展。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9AVD777K
0

随机试题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