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公务员
有人说,这是一个“监督与谩骂齐飞的时代”。那些与“坏消息”同步出现的质疑、反对、批评乃至批判的声音,有时确实切中时弊,直指要害;有时却不过是在逞口舌之快或显意气之争,其中不乏语言暴力、恶意中伤甚至不明所以的愤恨。 有研究者指出,在“坏消息”舆论场中
有人说,这是一个“监督与谩骂齐飞的时代”。那些与“坏消息”同步出现的质疑、反对、批评乃至批判的声音,有时确实切中时弊,直指要害;有时却不过是在逞口舌之快或显意气之争,其中不乏语言暴力、恶意中伤甚至不明所以的愤恨。 有研究者指出,在“坏消息”舆论场中
admin
2017-06-16
80
问题
有人说,这是一个“监督与谩骂齐飞的时代”。那些与“坏消息”同步出现的质疑、反对、批评乃至批判的声音,有时确实切中时弊,直指要害;有时却不过是在逞口舌之快或显意气之争,其中不乏语言暴力、恶意中伤甚至不明所以的愤恨。
有研究者指出,在“坏消息”舆论场中,由于部分较为偏激的观点在交流互动中不断得到强化,最易以某个突发性事件为由头,演变为负面观点的集体宣泄,从而形成排斥理性的“偏激共振”现象。
《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曾针对“中国网民最喜欢在网络上发表和分享负面信息”进行过调查。调查结果显示,33.6%的人表示发表过批评意见;64.3%的人认为“网络适合发泄情绪”;59.5%的人表示“网络之外的现实渠道不通畅”;45.5%的人觉得“网上很多评论不客观,是冲动言论”;37.8%的人认同“大量不真实的评论会给社会造成不良后果”。
我们生活在一个信息泛滥、真假交织的时代,负面新闻传播的速度快、范围广、负效应明显。你认为应该采取哪些措施来缓解网民偏爱负面新闻这一现象?
选项
答案
第一,新闻报道要充分全面。偏好负面新闻未必能有效促进问题的解决,真相有时也会在“坏消息效应”中迷失,习惯性的质疑可能会伤害推动社会前行的正面力量,媒体要起码保证对谣言的理性辨别和不被谣言扰乱的能力。 第二,政府信息要公开透明。在面对突发事件和负面新闻时,掌握信息的政府部门要有披露真相的责任和担当,努力做到开放、务实、负责任,反之,则会助长负面情绪的蔓延。 第三,及时化解民众的积怨。要在精神上切实加强对社会成员的心理疏导,引导社会成员把个人价值取向和国家发展需要结合起来,提升社会个体对国家和社会的认同感。 第四,提高公众的媒介素养。网络信息是政治、经济、文化等许多因素的融合,公众应该学会理性地辨别信息的真伪,不盲目相信网络传播的信息,运用自己的理性思考,对各类信息发表自己的见解。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9Hbe777K
本试题收录于:
公共基础知识题库事业单位考试分类
0
公共基础知识
事业单位考试
相关试题推荐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纸的国家,在什么时期开始用丝絮和麻纤维造纸?()
下列选项中属于经济体制的要素的有()。
根据我国法律的规定,防卫过当是指()。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规定的土地改革的根本目的是()。
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第一次提出“毛泽东思想”这个概念的是邓小平。()
拓展农村外部增收渠道是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措施。下列举措属于拓宽农村外部增收渠道的有()。
加强公共服务活动的程序控制,是提升服务质量和公正性的重要手段。下列属于程序控制的是:
凡是宪法的法律效力及其修改程序同一般法律的效力及修改程序没有区别的叫做()。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有位哲人说:社会是锅沸腾的开水,关键看用什么材料投入。第一种是生鸡蛋,第二种是胡萝卜,第三种是干茶叶。结果呢?第一种被煮硬了,不再有梦想与鲜活。第二种被煮软了,变成软塌塌的胡萝卜泥,随遇而安,迁就规则。而
著名文学家老舍创作的《茶馆》,被公认为中国现代话剧真正成熟的标志。()
随机试题
婴幼儿患化脓性脑膜炎时,最常见的病原菌是
确立“阴中求阳,阳中求阴”的理论依据是()(2008年第3题)
对于N位分辨率的转换器,必须产生2n个离散的模拟电平。
关于多次内部混响的表述正确的是
诊断是若手术,最佳方案为
桃核承气汤的主治病机是
该市2005年6月的总保费收入比去年同期约增长了:根据四年来该市保费收入的变化,可以推出:[1]该市的人均收入有较大增长[2]人们的保险和理财意识不断增强[3]人们对于人身险的投入明显高于对于其他险种的投入
100个24×24点阵的汉字字模信息所占用的字节数是
WhatwillLucydofirsttonight?
Beyondthestars,theastronautsawnothingbutthespace.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