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注意事项 1.本试卷由给定资料与作答要求两部分构成。考试时限150分钟。满分100分。 2.作答参考时限:阅读资料40分钟作答110分钟。 3.仔细阅读给定资料,按作答要求依次作答。答案要写在指定位置。不在指定位置作答的,不得分。 4.

admin2012-02-27  34

问题 一、注意事项
  1.本试卷由给定资料与作答要求两部分构成。考试时限150分钟。满分100分。
  2.作答参考时限:阅读资料40分钟作答110分钟。
  3.仔细阅读给定资料,按作答要求依次作答。答案要写在指定位置。不在指定位置作答的,不得分。
  4.监考人员宣布考试结束时,考生应立即停止作答,答题卡和草稿纸都留在桌上,待监考人员允许离开时,方可离开。
二、给定资料
    资料1
    从央视获悉,因煤价上涨过快,截至2011年11月,拉闸限电已经扩大到17省市,同时,多省已经出台相应措施保障冬季煤炭供应。
    据统计,自2011年9月底开始,广西、江西、广东、安徽和甘肃5省区以及浙江宁波和山西榆林两个城市由于总体用电缺口不断加大而出台了上调工业用电销售电价的政策。从个别省份的情况来看,甘肃省在2011年11月3日启动了节能降耗应急预案,对全省39家企业实行惩罚电价;安徽省也在11月1日对超过限额标准一倍以上的电价,在现有基础上对超额部分加收0.1元/千瓦时电费。
    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告诉记者:“现在已经没有更好的办法解决拉闸限电这个问题。现在所能做的就是限制需求,尤其是高耗能企业的需求。”
    2011年12月18日,浙江省温岭大溪工业园区。一大早,几家物流公司就开始清点货物。    “2010年是有订单没有电,2011年是既没有订单也没有电。”一位业务经理告诉《财经国家周刊》,相对于2010年园区内自备柴油发电机马达轰鸣,2011年很多公司可以从容地安排限电停工。
    此前一个月,浙江省温岭市已经发布“关于对高耗能企业(第一批)实施节能限电的通知”,对电镀、造纸、钢铁、铸造等高耗能企业实施节能限电,要求根据企业的社会贡献度大小,分别给予7~15天的限电。
    据浙江省经信委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处处长胡震涛介绍,受国内外需求下降影响,浙江的工业从10月开始回落,全省11月份用电增长量只增长了6.8%,这是多年来“前所未有的低增长”。
    “压力虽然有,但是全省各地还是能完成2011年省里下达的节能减排目标。”胡震涛告诉《财经国家周刊》记者,“唯一比较困难的是宁波”。
    宁波是浙江省的“重工业区”,发展临港工业得天独厚。在2011年,浙江镇海炼化百万吨乙烯这样的高载能项目,在2011年开始充分释放出了它们的产能;这样的项目,在宁波有十个之多。
    镇海炼化百万吨乙烯项目,在2010年6月就已建成。因为2010年的节能减排冲刺,该项目被迫限产;2011年该项目开始释放产能,但其新增的168万吨标煤能耗,却成了无解的难题。
    “仅镇海炼化和宁波钢铁这两个项目,2011年宁波肯定就完不成目标”,宁波市经信委主任林克宇说。
    也因此,浙江决定这两个项目不计人宁波2011年的节能减排考核,而由全省进行分摊。
    “现行的节能减排政策,应该切实体现地区差异和企业差异,既能使能源资源利用效率相对较低的中西部加快发展,同时也能使东部沿海地区进一步发挥竞争优势。”浙江省政府的一位官员在接受《财经国家周刊》采访时,表达了对重工业项目所在地区,节能减排“差异化”的期待。
    资料2
    国家发改委有关人士日前透露,发改委正在研究制定“十二五”规划,并将节能减排作为一项重大专项规划,研究建立节能减排倒逼机制和长效机制。发改委称,今年国家将安排833亿元支持重点节能减排工程建设,并要求各地加大资金支持力度,建设项目要向能尽快形成节能减排能力的短平快项目倾斜,尽早下达资金,尽快形成节能减排能力。
    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解振华日前在各省节能主管部门节能工作座谈会上指出,“6月底前,我委将下达一批节能项目,各地要做好项目的组织实施工作,及时上报项目进展情况。继续实施节能产品惠民工程,利用财政补贴方式推广高效节能空调、节能汽车、节能电机、节能灯等。”解振华表示,目前我国节能减排特别是节能的形势非常严峻,全国节能目标完成情况与“十一五”20%左右的目标还有较大差距。此外,去年三季度以来。由于高耗能产品需求旺盛,高耗能、高排放行业快速增长,能耗强度下降速度首次放缓,特别是今年一季度,电力、钢铁、有色、建材、石化、化工6大高耗能行业大幅反弹。
    据悉,经初步核算,全国有河北、辽宁、上海、江苏、河南、湖北、湖南、广西、贵州、青海、宁夏、新疆12个地区的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由降转升,大大增加了后三个季度的工作压力。
    国家发改委主任张平日前表示,要把节能作为今年的一项特殊工作、工作重点,放在突出位置。具体要求是在“十二五”规划中既要有单位GDP能耗下降指标,也要有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下降指标。
    资料3
    众所周知,能源安全是国家经济安全的重要方面,它直接影响到国家安全、可持续发展及社会稳定。一般意义上的能源安全,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经济安全,即保证能源的供需平衡;二是生存安全,含义是能源的消费和使用不应该造成对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的威胁,也不能造成对环境的污染。能源危机则是与能源安全相对立的概念,其一是指供不应求的供应缺口危机;二是能源生产、使用和消费中的污染危机。对于中国的能源战略,有两个基本问题:一是如何看待中国的能源问题;二是如何解决中国的能源问题。目前,中国的一大问题就在于,能源的消耗速度在加快,而能源储备则不足。有专家测算出我国国内能源的缺口量:在21世纪初期将超过1亿吨标准煤,2030年约为2.5亿吨标准煤,到2050年约为4.6亿吨标准煤。除煤炭资源尚能满足21世纪的需求外,如果不考虑进口,石油、天然气和铀矿资源只能维持到2010年的能源消费增长。
    资料4
    我国煤炭资源丰富,煤炭资源量估计超过1万亿吨以上。同时,在能源的结构中煤炭是主体,从消费结构看煤炭占67%,从能源的生产结构来看煤炭生产占76%,可以说我国能源需求的总自给率2006年已达到94%,因此我国有条件立足于主要依靠国内来保障能源需求,把它作为解决中国能源的基本方针。
    国家发改委主任马凯说,要坚持以煤为基础,多元发展,形成煤炭为主体,电力为中心,油气、新能源全面发展的能源结构。除了要进一步加强大型煤炭基地建立以外,还要积极开发水电、核电,鼓励发展风电、生物智能等再生能源,不断提高洁净能源的比重。现在我国的风能蕴藏量非常丰富,还有待于进一步开发。以煤炭为主的前提下,大力发展风能、水能、生物智能新型能源也是解决我们国内能源问题的根本出路之一。与此同时,按照挖掘东部、发展西部、加快海域、开拓南方的思路,加强国内石油天然气的勘探
开发,继续稳定和提高国内的油气产量,特别是天然气产量。
    强调立足国内的同时,加强对外合作成为我国能源战略的另一大主旨。目前中澳两国在广东LNG等项目上已经有良好合作,事实上我国在油气勘探方面的策略现在已经在向“全方位”出击转变,还应加强同包括澳大利亚在内的所有资源丰富国家展开深入良好的能源合作。
    在立足国内的同时,扩大与世界能源国的合作,适度利用国外资源作为国内能源供应的必要补充。在对外合作方面,坚持多样化方针,坚持资源供应地、合作方式、能源资源品种的多样化,坚持平等互利、互利双赢。
    资料5
    能源是当今社会各界人士谈及最多的焦点话题。在探讨亚洲的新角色以及我国和平崛起的问题时,高速发展的经济对能源的高度需求以及未来可能产生的危机是一个不能回避的问题。
    在近25年的时间里,我国国民经济保持了8%~9%的增长速度,在全球贸易总额中,我国所占比重增长了40多倍,其取得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成绩举世瞩目。但不可甭认的是,经济和社会的持续发展,离不开能源的支撑。
    近两年来,除因石油勘探开发难度增加以外,由于局部战争、政治动乱、恐怖活动,以及人为炒作等因素的影响,世界油价一路攀升,在高位动荡,油价的飙升给世界经济、特别是亚洲经济,尤其是我国和印度等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和礼会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冲击。能源的供需问题引起了全球各界的普遍关注。世界各国、尤其是能源消费大国,都把能源问题当作是影响国家安全的战略问题,给予高度重视。
    我国是一个能源消费大国,由于人口基数过大,人均资源量大大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煤、油、气的人均储量分别只相当于世界人均水平的79%、11﹪、4.5%。能源供给,特别是石油供给的增长幅度,不能满足经济迅速增长、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需求,供求差距越拉越大。2006年石油进口量已超过1.2亿吨,对外依存度达到40%。在这种情况下,无论是保障近期发展,还是实现长远战略目标,我国都必须有效应对能源问题所面临的严峻挑战。
    世界石油大会中国国家委员会主任王涛博士认为,缓解我国能源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矛盾,必须立足国内,加速产业结构的调整,提高能源资源的利用效率。2004年我国单位GDP的能耗比世界平均水平高2.4倍。“高投入、高能耗”所带动的经济增长和工业化,是引发能源紧缺、环境恶化等一系列经济和社会问题的重要原因。为此,必须坚决扭转高消耗、高污染、低产出的状况,全面转变经济增长方式,逐步构建节约型产业和消费结构,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节约型发展道路。
    业界专家表示,由于世界油气资源分布的不均衡和各国经济发展不平衡,开拓利用全球石油资源支撑本国经济发展,是世界主要石油消费国的普遍做法。这些国家的石油对外依存度平均为70%左右。当今,互补性的国际石油合作更成为经济全球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如果未来我国在能源领域能够实现更广泛的国际合作,参与国际油气资源的勘探开发,利用国外资源改善国内的能源供给,预计到2020年,中国有可能将石油进口的对外依存度保持在35%左右。
    资料6
    发展能源新技术,使用清洁新能源相关数据。
    (1)世界上能被利用的风能总量至少有10亿千瓦,其中中国可利用的大约有3亿千瓦。
    (2)地球上每年经太阳能光合作用生成的生物质总量约为1 440亿~1 800亿吨,大约等于现在世界能源消耗总量的10倍。(可用生物质制造乙醇甲醇,用作汽车燃料等;也可制造高效生物质燃烧炉,其热效率达85%。)
    (3)全世界海洋能的理论可再生总量约为7亿千瓦,现在技术上可以开发的起码有1亿千瓦。中国海洋能据估算可开发量约4.6亿千瓦。我国已建成1 280千瓦时的潮汐电站。
    (4)中国已查明地热储量相当于31.6亿吨标准煤。
    资料7
    21世纪,最终解决能源的需求问题显得越来越紧迫。专家们认为,寻找和开发利用清洁高效可再生能源,走能源与环境和经济发展良性循环的路子,是解决未来世纪能源问题的主要出路。人类需要深谋远虑地策划和谨慎地考虑如何更好地利用新能源,也需要发展能源矿产新技术,厉行节约,合理使用能源,为自己和子孙后代创造一个能源丰富、环境优美的地球家园。
    能源被称为工业的血液,是经济发展的首要问题,能源不仅是国内的问题,还是国际问题,能源还涉及国家的稳定和安全,能源对国际政治、经济、外交、军事格局有着深远影响。能源问题不仅仅是能源本身问题,而且还是一个生态保护的问题,是一个社会发展的问题,是人与自然如何和谐发展,如何推动人类经济社会全面进步的问题。
    目前,中国已成为煤炭、钢铁等世界第一大消费国,基本能源消费占到世界总消费量的1/10,是继美国之后的世界第二大石油和电力消费大国。而按照电力专家的估算,我国煤炭剩余可采量为900亿吨,可供开采不足百年;石油剩余可采量为23亿吨,仅可开采14年;天然气剩余可采量为6 310亿立方米,可供开采不过32年。因此,中国的能源储量与未来几十年的发展需求之间已存在着一个巨大的缺口,而且这个缺口越来越大。
    资料8
    根据“提高效率,保护环境,保障供给,持续发展”的中国能源发展战略的构建依据,从中国能源的供给和需求两个方面考虑,我们可以把未来16年中国能源发展战略的基本构想作这样一种表述:节能效率优先,环境发展协调,内外开发并举,以煤炭为主体、电力为中心,油气和新能源全面发展,以能源的可持续发展和有效利用支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1)节能效率优先。解读中国能源发展战略,提高能源的开发和利用效率应摆在首位。各种统计数据显示,中国极为有限的能源并没有得到有效利用。中国综合能源利用效率约为33%,比发达国家低10个百分点;单位产值能耗是世界平均水平的两倍多;主要产品单位能耗平均比国外先进水平高40%。这说明中国在技术水平、管理水平和经济结构方面还比较粗放,存在着巨大的节能潜力。不节约能源、提高能效,单纯依靠加大能源建设力度的办法无法从根本上解决中国能源问题。
    因此,从根本上解决中国能源问题,必须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走新型工业化道路,选择资源节约型、质量效益型、科技先导型的发展方式。要大力调整产业结构、产品结构、技术结构和企业组织结构,依靠技术创新、体制创新和管理创新,在全国形成有利于节约能源的生产模式和消费模式,发展节能型经济,建设节能型社会。
    (2)环境发展协调。中同面临的能源环境问题主要有3个方面:一是燃煤过程中排放的二氧化硫造成严重的酸雨污染;二是化石燃料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引起的全球气候变化;三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环境质量的要求大大提高。目前,能源生产和利用技术落后仍是环境污染的重要因素。以二氧化硫排放为例,2002年全国二氧化硫排放1 927万吨,90 ﹪是燃煤造成的。由于二氧化硫排放大大超过环境自净能力,中国已有约1/3的国土受到酸雨污染。随着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社会对环境保护的要求越来越高。中国未来能源发展如何与环境保护协调,兼顾经济性和清洁性的双重要求,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课题。
    (3)内外开发并举。中国能源发展战略,在思想和观念上要有一个比较明确和开放的方针,不应当以国内资源条件约束能源需求。应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充分利用国际优质能源资源,充分发挥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和两种资源的积极作用,保证中国能源的可持续发展。
    (4)以煤炭为主体。从总体上看,21世纪,世界能源的需求量仍将继续增长,但能源开发结构无疑会由石油主导型向多元共进型转变,可再生能源将迅速发展。据有关资料显示,到2020年,煤炭占世界一次能源的比重达28.1 ﹪,将超过石油,重新成为第一能源。
    煤多油少是中国能源赋存结构的基本特点,确立中国能源安全战略,必须从这一基本条件出发。中国煤炭储量丰富,在常规化石能源中,煤炭资源占90%以上。目前已标明的煤炭保有储量超过1万亿吨,可采储量在1 100亿吨以上。解决石油储量不足和燃料油供给问题,要立足于从煤炭液化技术找出路。根据目前国际石油价格暴涨和中国石油进口剧增的新形势,应当进一步抓紧发展煤制油产业的有关工作,从而使中国油品供应和价格稳定建立在主要依靠国内生产的基础之上。此外,对煤炭加工、煤炭高效燃烧及先进发电、煤炭燃烧污染控制与废弃物处理等洁净煤技术领域,也要给予高度重视,加快推广。
    (5)以电力为中心。2004年中国预计缺电将高达3 000万千瓦左右,是近几年电力缺口最大的一年。大面积电荒再一次触及国人的能源短缺之痛。继续加快中国电力的发展仍是当务之急。一次电力(核电、水电、风电)的开发在一次能源的供需平衡、减少大气污染和二氧化碳排放以及提高能源系统效率等诸方面都有重要作用,是改善中国能源结构,增强能源供应安全性的重要战略措施之一。中国应争取在这方面有较大作为,积极推动核电、水电、风电以及太阳能等多种发电方式的发展,使其在未来16年中,占据中国能源发展的中心位置。
    (6)降低石油消费,加快天然气和新能源的发展。考虑到进口石油可能造成经济波动和过度依赖石油进口会带来能源安全问题,中国应适当降低对石油进口的依赖,降低石油消费,加快天然气和新能源的发展。
    如果将能源优质化作为中国能源发展战略的主攻方向,那么天然气开发应作为中国一次能源开发的重点。应强调将煤气层的开发利用作为天然气发展战略的有机组成部分;把国内天然气输配管线网系统的建设作为国家支持的一项重要基础设施内容,尽快形成全国的天然气供应体系,这是中国未来一二十年中能否大规模利用天然气的关键前提。
    在各种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中,水电、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海洋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在全世界的能源消费中,已占22%左右。当今欧洲、日本等国家都已将可再生能源作为可持续发展的基本选择。中国要学习借鉴发达国家的技术和经验,积极大力推进水、风、太阳能等多种发电形式,把利用生物能源作为能源安全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积极予以发展,逐渐降低对石油的依赖程度。
    (7)以能源的可持续发展和有效利用支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一是要调整和优化能源结构。坚持以煤炭为主体,电力为中心,油气和新能源全面发展的战略,与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战略思想决不是简单的重复。其核心内容是调整和优化能源结构,实现能源供给与消费的多元化。要使中国的能源资源得到最有效的配置和利用,关键是要准确把握它们之间的比例关系,在未来有一个科学的并趋向量化的使用标准。到2020年,中国到底选择一个什么样的初级能源消费模式最为合理呢?从BP公司2004年国际能源统计报告来看,在初级能源消费结构中,煤:亚太占45%、欧洲占18%、北美占21%;石油:亚太占36%、欧洲占32%、北美占40%;天然气:亚太占10%、欧洲占30%~32%、北美占25%;核能及其他:亚太占10%、欧洲占10%~32%、北美占7 ﹪。中国初级能源消费模式可以参考欧洲模式。
    二是要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中国能源安全问题并不仅仅只是能源供给总量与需求总量的矛盾,而且是由清洁能源需求刚性上升而供给严重不足所引发的结构性矛盾,这是中国能源安全问题中的主要矛盾。石油短缺是中国国内能源安全主要矛盾中的主要方面。高度重视国家能源安全,必须立足本国优势能源,开发和推广清洁煤技术;大幅提高核能消费比重;加快和扩大国际合作,搞好能源供应的多元化。作为稀缺资源,石油历来被视为战略物资被世界各国所争夺。应对石油安全挑战,中国应采取降低石油进口依赖,积极参与国际石油市场的竞争,加强国际石油领域的合作,确保国家石油安全的一整套措施和相应的对策。
    三是要紧跟世界能源发展趋势,及时转变能源发展战略。世界能源发展已步人一个新的变革时期。据有关资料预测,这次变革大体将经历两个阶段。在第一阶段,以天然气、煤层气等气体能源,液化煤、气化煤等传统矿物能源洁净化技术和核裂变技术将共同构成世界能源消费的主体。然后,才有可能逐步过渡到以核聚变及可再生能源为主的第二阶段。中国要抓住机遇,迎接挑战,紧跟世界能源发展趋势,及时转变能源发展战略,保证能源的可持续发展。
根据给定资料说明我国能源紧张的原因。要求:概括全面,条理清晰。250字以内。

选项

答案能源紧张的原因有6个方面。 (1)我国已进入工业化中期即重化工业阶段,机械、汽车、钢铁等重化工业快速发展,而重化工业单位增加值的能耗明显高于轻工业。 (2)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逐步改变,使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而城镇人口平均消耗能源是农村的3.5倍。 (3)随着人均国民收入的增加,居民消费进入新的阶段,住房面积增大,家电和轿车的拥有水平提高,使得人均能源消费增长。 (4)在新一轮的产业布局中,一些加工制造业特别是高耗能制造业向我国转移。 (5)投资结构不合理,投资结构与新型工业化的要求严重背离。 (6)我国人均常规能源可采储量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9Xye777K
0

相关试题推荐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