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考研
《侵权责任法》第11条规定:“二人以上分别实施侵权行为造成同一损害,每个人的侵权行为都足以造成全部损害的,行为人承担连带责任。” 《侵权责任法》第12条规定:“二人以上分别实施侵权行为造成同一损害,能够确定责任大小的,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难以确定责
《侵权责任法》第11条规定:“二人以上分别实施侵权行为造成同一损害,每个人的侵权行为都足以造成全部损害的,行为人承担连带责任。” 《侵权责任法》第12条规定:“二人以上分别实施侵权行为造成同一损害,能够确定责任大小的,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难以确定责
admin
2020-12-30
45
问题
《侵权责任法》第11条规定:“二人以上分别实施侵权行为造成同一损害,每个人的侵权行为都足以造成全部损害的,行为人承担连带责任。”
《侵权责任法》第12条规定:“二人以上分别实施侵权行为造成同一损害,能够确定责任大小的,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难以确定责任大小的,平均承担赔偿责任。”
请运用民法原理分析:
(1)第11条规定的是何种侵权方式?其适用条件是什么?
(2)第12条规定的是何种侵权方式?其适用条件是什么?
(3)请对比这两条规定在侵权方式上的差异。
选项
答案
(1)第11条规定的是承担连带责任的无意思联络数人侵权。该侵权形式的适用条件包括:①行为人为二人以上。②数个行为人分别实施了侵权行为,彼此之间没有任何的意思联络。③损害后果同一。④每个人的行为都足以造成全部损害结果。 (2)第12条规定的是承担按份责任的无意思联络数人侵权。该侵权形式的适用条件包括:①行为人为二人以上。②数个行为人分别实施了侵权行为,彼此之间没有任何的意思联络。③损害后果同一。 (3)这两种数人分别侵权的区别表现在:对于承担连带责任的无意思联络的数人侵权而言,每个加害人的行为都足以造成同一损害;对于承担按份责任的无意思联络的数人侵权而言,并非每个加害人的行为都足以造成全部损害,即任何一个行为都不足以造成损害,只有这些行为共同作用之后才能产生该损害。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A8Va777K
本试题收录于:
法律硕士(非法学)专业基础课题库专业硕士分类
0
法律硕士(非法学)专业基础课
专业硕士
相关试题推荐
甲因抢劫被公安机关追捕,逃至朋友乙家,对乙说:“公安要抓我,想在你这里躲几天。”乙遂收留甲在家。乙的行为构成()。
事实一:甲、乙、丙为骗取钱财,共同出资设立了一家房地产有限责任公司,以投资房地产为名,吸收社会公众资金,许诺“投资”的年回报率为100%,先后募集资金总额达1000万元。募集到的资金除用于购买复制淫秽音像制品的生产流水线外,剩余部分被三人挥霍一空。该设备在
(2014年真题)甲、乙、丙共同出资设立了一家有限责任公司,分别任董事长、总经理和财务总监。事实一:2010年底,该公司因资金紧张面临经营危机。为此,甲、乙、丙专门就如何融资维持经营进行商议。依据商议,公司以丙伪造的虚假产权证明作担保,与一家银行
甲为偿还赌债,找到乙商定绑架他人勒索赎金。二人将赵某骗出,用电棍将赵某打晕,带至一隐蔽处,用绳索将其捆住。甲在赵某身上搜出银行卡,逼赵某说出银行卡密码,吩咐乙取出卡中的4万元。甲随后给赵某的母亲发短信,索要人民币200万元,并要求是旧钞。乙感觉事情不妥,便
简述所有权的特征。
简述民事法律行为的生效要件。
简述民事法律关系的特征。
简述身份权的概念和基本特征。
简述法人民事行为能力的概念和主要特征。
简述代理的法律特征
随机试题
如何确定最终报告的被测量最佳估计值的有效位数?
要使人事争议从制度上得到彻底解决,必须将()作为解决纠纷的最后手段。
A、急性阈浓度B、慢性阈浓度C、急性毒作用带D、慢性毒作用带E、阈浓度急性阈浓度到半数致死浓度间的范围
16PF量表中乐群性高分者的人格特征是()
网络层负责把数据从一个网络传到另外一个网络。()
下列产品或劳务应计入当年GDP的是:
下列关于生活常识的表述错误的是()。
我们每一个人,终其一生,都在不断受到新环境的生存挑战,我们必须不断增长智慧和能力。由于新环境的生存挑战完全不可预测,因此,我们的教育也完全不可预设,不可僵化,不可束缚,而应该成为最能够激发人智力的一种训练。如果不顾日新月异的社会发展和环境变化,一味执行因循
加涅信息加工系统中的第二级是()
什么是循环训练法,分为哪几类?结合专项,谈谈此类方法在运动训练中的应用特点。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