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工程
在某场地采用对称四极剖面法进行电阻率测试,四个电极的布置如图5.4—1所示,两个供电电极A、B之间的距离为20m,两个测量电极M、N之间的距离为6m。在一次测试中,供电回路的电流强度为240mA,测量电极间的电位差为360mV。请根据本次测试的视电阻率值,
在某场地采用对称四极剖面法进行电阻率测试,四个电极的布置如图5.4—1所示,两个供电电极A、B之间的距离为20m,两个测量电极M、N之间的距离为6m。在一次测试中,供电回路的电流强度为240mA,测量电极间的电位差为360mV。请根据本次测试的视电阻率值,
admin
2019-07-14
55
问题
在某场地采用对称四极剖面法进行电阻率测试,四个电极的布置如图5.4—1所示,两个供电电极A、B之间的距离为20m,两个测量电极M、N之间的距离为6m。在一次测试中,供电回路的电流强度为240mA,测量电极间的电位差为360mV。请根据本次测试的视电阻率值,按《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021一2001(2009年版),判断场地土对钢结构的腐蚀性等级属于下列哪个选项?
选项
A、微
B、弱
C、中
D、强
答案
B
解析
50<ρ=71.43≤100
由《岩土工程勘察规范》表12.2.5,土对钢结构的腐蚀等级为弱。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AQMf777K
本试题收录于:
专业案例(下午)题库注册土木工程师(岩土)分类
0
专业案例(下午)
注册土木工程师(岩土)
相关试题推荐
某发电厂启动备用变压器从本厂110kV配电装置引线,变压器型号为SF9—16000/110,三相双圈无激磁调压变压器115/6.3kV,阻抗电压Ud=8%,接线组别为Ynd11,高压侧中性点固定接地。假定该变压器单元在机炉集中控制室控制,说明控制屏应配
某电厂有两台300MW机组,采用发电机变压器组向500kV系统送电。根据现有控制水平,该电厂考虑哪种控制接线较合适?
[2014专业案例真题上午卷]一座远离发电厂与无穷大电源连接的变电站,其电气主接线如下图所示变电站位于海拔2000m处,变电站设有两台31500kVA(有1.3倍过负荷能力),110/10kV主变压器,正常运行时电源3与电源l在110kV1号母线并网运
[2012专业案例真题上午卷]某一般性质的220kV变电站,电压等级为220/110/10kV,两台相同的主变压器,容量为240/240/120MVA,短路阻抗Uk12=14%,Uk13=25%,Uk23=8%,两台主变压器同时运行时的负载率为65%。22
[2010专业案例真题上午卷]建设在海拔2000m污秽等级为Ⅲ级的220kV屋外配电装置,采用双母线接线,有2回进线,2回出线、均为架空线路,220kV为有效地系统。当此电气设备的外绝缘在海拔1000m下试验时,其耐受电压为:
[2011专业案例真题上午卷]500kV单回架空送电线路,4分裂相导线,导线分裂间距为450mm,三相导线水平排列,间距为12m,导线直径为26.82mm。线路的波阻抗Zc=250D,,请计算线路的自然功率Pλ最接近下列哪项数值?
[2011专业案例真题上午卷]500kV单回架空送电线路,4分裂相导线,导线分裂间距为450mm,三相导线水平排列,间距为12m,导线直径为26.82mm。线路的正序电抗为0.31Ω/km,正序电纳为4.5×10-6s/km,请计算线路的波阻抗Zc最接
某变电站10kV回路工作电流为1000A,采用单片规格为80×8的铝排进行无镀层搭接,请问下列搭接处的电流密度中哪一项是经济、合理的?
高建筑物障碍标志灯应按下列原则装设()。
()对全国的建设工程勘察、设计活动实行统一监督、管理。
随机试题
剩余价值生产的基本方法有
人工智能的出现证明机器可以代替人的思维。()
人体中最硬的组织是
下列“诸海”中错误的是
建设工程目标分解最基本的方式是按()分解。
某冶金企业存在粉尘、噪声等职业危害,当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在检查中发现,该企业皮带输送机处粉尘浓度超标,同时企业发放给接触粉尘岗位职工的防尘口罩属于劣质产品,针对这一问题,当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做出的处理决定是()。
行政许可直接涉及申请人与他人之间重大利益关系的,行政机关在作出行政许可决定前,应当告知申请人、利害关系人享有要求听证的权利。下列关于行政许可听证程序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食物匮乏一直是人类面临的首要威胁。由于食物供应的不确定性和食物不能长期保存,人类一直过着饱一顿,饿几顿的生活,能够最大限度有效利用食物的个体具有生存优势,在经历了反复的饥荒选择后,具有生存优势的个体和他们体内的基因,通过自然选择的方式被
校长负责制
=_______.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