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将一只壶的壶底落款“民國叁年”磨去,放在自己的古玩店里出卖。某日,钱某看到这只壶,误以为是明代文物。甲见钱某询问,谎称此壶确为明代古董,钱某信以为真,按明代文物交款买走。又一日,顾客李某看上一幅标价很高的赝品,以为名家亲笔,但又心存怀疑。甲遂拿出虚假证据

admin2019-11-02  31

问题 甲将一只壶的壶底落款“民國叁年”磨去,放在自己的古玩店里出卖。某日,钱某看到这只壶,误以为是明代文物。甲见钱某询问,谎称此壶确为明代古董,钱某信以为真,按明代文物交款买走。又一日,顾客李某看上一幅标价很高的赝品,以为名家亲笔,但又心存怀疑。甲遂拿出虚假证据,证明该画为名家亲笔。李某以高价买走赝品。
请回答问题。(2011年卷二86~87题)
关于甲对李某是否成立诈骗罪,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选项 A、甲的行为完全符合诈骗罪的犯罪构成,成立诈骗罪
B、标价高不是诈骗行为,虚假证据证明该画为名家亲笔则是诈骗行为
C、李某已有认识错误,甲强化其认识错误的行为不是诈骗行为
D、甲拿出虚假证据的行为与结果之间没有因果关系,甲仅成立诈骗未遂

答案A,B

解析 本题考查诈骗罪。
    A项,甲作为古玩店的老板,其对该画是否为赝品是明知的,在顾客李某询问时,故意提供虚假证据,证明该画系名家亲笔,导致李某信以为真后高价买走。因此,甲的行为应认定为诈骗。故A项正确,当选。
    B项,标价高不意味着诈骗,因为不存在虚构事实且导致对方交付财物的可能,而且购买入并不一定要以标价购买该画。但当李某询问时,甲故意提供虚假证明证实该画为名家所作时,就有了欺骗李某的故意,而且甲也是以非法获得财物为目的而实施欺骗的,故虚假证据证明该画为名家亲笔则是诈骗行为。故B项正确,当选。
    C项,李某有错误认识,但还没有达到要交付财物的目的,正是因为甲的虚假证明才导致了李某维持其错误认识进而高价购买的结果。故C项错误,不当选。
    D项,二者之间是存在因果关系的,若没有甲的虚假证据证明,则李某就不可能高价购买该画了。故D项错误,不当选。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AUuy777K
0

相关试题推荐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