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工程
背景 某企业新建厂区办公楼,建筑面积2605m2,为3层框架结构,混凝土空心砌块砌筑。 现结构及砌筑均已施工完毕,外墙抹灰已完,按经监理审核通过的施工方案拆除外脚手架,然后用吊篮进行外墙饰面防水涂料涂刷。 脚手架拆除作业:本建筑平面形状为细长条,脚手架按东
背景 某企业新建厂区办公楼,建筑面积2605m2,为3层框架结构,混凝土空心砌块砌筑。 现结构及砌筑均已施工完毕,外墙抹灰已完,按经监理审核通过的施工方案拆除外脚手架,然后用吊篮进行外墙饰面防水涂料涂刷。 脚手架拆除作业:本建筑平面形状为细长条,脚手架按东
admin
2016-07-14
46
问题
背景
某企业新建厂区办公楼,建筑面积2605m
2
,为3层框架结构,混凝土空心砌块砌筑。
现结构及砌筑均已施工完毕,外墙抹灰已完,按经监理审核通过的施工方案拆除外脚手架,然后用吊篮进行外墙饰面防水涂料涂刷。
脚手架拆除作业:本建筑平面形状为细长条,脚手架按东、南、西、北四个立面分片进行拆除,先拆除南北面积比较大的两个立面,再拆除东西两个立面。由于架子不高,同时为了快速拆除架体,工人先将连墙件挨个拆除后,再一起拆除架管。拆除的架管、脚手板直接顺着架体溜下后斜靠在墙根,等累积一定数量后一次性清运出场。
脚手架拆除完毕后,涂饰工人在休息室内开始调料操作,并提前打开所有门窗,确保通风顺畅。
屋顶为上入屋面,正在进行屋顶周边钢管护栏的施工。安全总监详细核查高处作业人员的身体状况及以往病史,确认安全后才允许临边施工作业。
问题
本案例中,脚手架拆除作业存在哪些不妥之处?并简述正确做法。
选项
答案
不妥一:分段拆除时,先拆完一段,再拆另一段; 正确做法:分段拆除架体高差不应大于2步,如高差大于2步,应增设连墙件加固。 不妥二:先将连墙件挨个拆除后,再一起拆除架管; 正确做法:每层连墙件的拆除,必须在其上全部可拆杆件均已拆除以后进行,严禁先松开连墙件,再拆除上部杆件。 不妥三:拆除的架管、脚手板直接顺着架体溜下后斜靠在墙根; 正确做法:拆下的杆件、扣件和脚手板应及时吊运至地面,禁止自架上向下抛掷。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AaLu777K
本试题收录于:
建筑工程管理与实务题库一级建造师分类
0
建筑工程管理与实务
一级建造师
相关试题推荐
软基处理方法中,强夯置换应按照()的方式施工。
某施工单位承接了二级公路桥隧相连项目,其中桥梁桥跨布置为(65+120+65)m,③号桥台紧邻隧道进口洞门。隧道全长910m净宽12m,净高5m.单洞双向两车道,最大埋深100m,进、出口50m范围内埋深均小于20m(属浅埋隧道)。桥跨布置与
软弱围岩隧道开挖掌子面至二次衬砌之间应设置逃生通道,随开挖进尺不断前移,逃生通道距离开挖掌子面不得大于()m。
某施工单位承建了一条长20Km的二级公路,设计时速为60km/h。施工前,在项目部,设计单位将相关的设计资料交给了施工单位。施工单位作了充分的准备,复核了GPS点、水准点,测绘了横断面等,核对无误后,进行现场放样测量。其中,K12+000~
某大桥主桥为四跨一联的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桥,最大跨径120m,主桥墩柱高度为16~25m,各粱段高度为2.7~5.6m。主桥0号、1号梁段采用搭设托架浇筑施工,其余粱段采用菱形桁架式挂篮按“T”形对称悬臂浇筑。事件1:施工单位在另一同类桥
碾压贫混凝土等强度较高的基层材料成型后可采用预切缝措施,应符合下列规定()。
下列关于液体石油沥青的说法,错误的是()。
下列关于石灰稳定材料的说法,错误的是()。
开工预付款支付的条件有:一是承包人和发包人已签订了施工合同,二是()。
随机试题
某护士不慎将开水溅在足背上,局部灼痛感,皮肤潮红,无水疱。立即用冷毛巾实施局部冷敷。其主要作用是
食堂的菜被我们闹肚子。
中国化最彻底的佛学宗派是()
肱骨髁上骨折治疗,一般采用
母儿血型不合的诊断,以下哪项错误
一小偷利用一楼住户甲违规安装的防盗网,进入二楼住户乙的室内,行窃过程中将乙打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某地运用新技术新工艺对传统产业进行改造,开发出优质、高效、符合消费者需要的新产品,使这些产业重新焕发生机和活力。这段话主要支持了这样一种论点,即()。
(2014.·内蒙古)闭卷考试时,学生主要的记忆活动是()
打开OutlookExpress,接收来自bigblue_beijing@yahoo.com的邮件,并回复该邮件,正文为:信已收到,祝好!。
Yettherearethreedayswhichareusuallymarkedbysomekindofspecialceremony:thedayweareborn;thedaywegetmarried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