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求:根据下述资料,扼要指出企业存在的影响纳税的问题,计算所涉及的应补 (退)各税。(以万元为单位,计算结果保留小数点后四位) 资料:某公司系中方甲企业与外国乙企业共同投资于1998年2月成立的中外合资企业,外方占60%的股份,中方占40%的股份,经

admin2013-01-15  28

问题 要求:根据下述资料,扼要指出企业存在的影响纳税的问题,计算所涉及的应补 (退)各税。(以万元为单位,计算结果保留小数点后四位)
   资料:某公司系中方甲企业与外国乙企业共同投资于1998年2月成立的中外合资企业,外方占60%的股份,中方占40%的股份,经营期15年,主要生产各种型号的保健器材(外购货物及销售产品均适用17%的增值税税率),1998年4月开始生产经营,当年进入获利年度。1999年~2002年经税务部门确认的应纳税所得额分别为25万元、-65万元、-10万元、45万元。2003年度有关涉税资料如下:
   1.2003年12月31日企业财务报表显示:主营业务收入6000万元、主营业务成本 3850万元、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50万元、主营业务利润2100万元、其他业务利润50万元(其中:其他业务收入72万元,全部系培训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支出22万元,全部系与培训业务相关的税费支出)、营业费用200万元、管理费用680万元、财务费用70万元、营业利润1200万元、投资收益55万元、营业外支出15万元、利润总额1240万元,已计提并预缴所得税198万元(企业所得税税率为30%、地方所得税免征)。
   2.2003年“营业费用”账户200万元,其中:广告费160万元、宣传费30万元、其他人工费用70万元。
   3.2003年“管理费用”账户680万元,其中:工资200万元(支付标准及依据经董事会决议并报当地税务机关备案)、计提工会经费4万元、计提职工教育经费3万元、计提职工福利费28万元(年初“应付福利费”科目无余额,28万元均为本期贷方发生数,借方无发生额)、职工困难补助1万元、交际应酬费75万元、折旧费、办公费等309万元、支付境外特许权使用费60万元(公司与一外国公司签订商标特许使用协议,按协议规定,以公司年销售额的1%支付给外方特许权使用费,本年度因资金紧张,经与外方协商,同意推延至2004年支付,但公司按权责发生制原则,在2003年12月份作如下账务处理:借记“管理费用—其他”60万元,贷记“预提费用”60万元)。
   4.2003年“投资收益”账户55万元,其中:国库券利息收入7万元、国库券转让收益10万元、境外投资分回利润38万元(该笔业务按我国税法规定计算的所得额为50万元,已在投资国缴纳所得税12万元)。
   5.2003年“营业外支出”账户15万元,系6月份遭受自然灾害造成了生产用原材料净损失15万元,企业账务处理为:
   借:待处理财产损益—待处理流动资产损益           150000
    贷:原材料                                        150000
   10月份,报经公司董事会批准后,企业作如下账务处理:
   借:营业外支出                                   150000
    贷:待处理财产损益—待处理流动资产损益            150000
   6.公司于2003年3月,投资新项目购置国产设备不含税买价400万元(已按规定办理了退还的增值税),该项目已经税务机关审批确认符合国产设备投资抵免所得税优惠政策条件。
   7.“其他应付款”明细账反映欠W公司违约金20万元,该笔业务于2000年1月发生。由于债权人一直未追讨此笔债务,公司于2003年12月25日作如下账务处理:
   借:其他应付款—W公司                             200000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200000
   8.2004年初,经董事会研究决定,按照2003年度税后利润的35%进行分配。外方股东将分配金额投资外商投资企业丁公司并相应增加丁公司注册资金。丁公司系经有关部门考核达到产品出口企业标准的公司。
  
本试卷涉及的城市维护建设税适用的税率均为7%,教育费附加的征收率均为3%。                                                                                 

选项

答案一、存在的影响纳税的问题: 1.外商投资企业发生的广告费、业务宣传费允许据实列支,不作调整。 2.按税法规定,企业支付给职工的工资,经当地税务机关审核同意后可在税前扣除,但职工福利费根据规定,不再提取职工福利费,企业实际发生的不属于税法规定的五项预提基金或经费开支范围内的其他职工福利类支出,可按实际发生数在当年税前扣除,但当年税前扣除的此类费用,不得超过企业全年职工税前列支工资总额的14%,其超过部分也不得在以后年度扣除。企业未按规定执行,多提费用28万元,应调增应纳税所得额。但已在费用列支的职工困难补助1万元,可以在税前扣除。 企业计提的工会经费、职工教育经费未超过规定标准允许税前扣除。 3.交际应酬费超过标准,应作纳税调增处理。允许列支的实际应酬费,应按照销售收入净额和业务收入额分别计算。 允许列支的交际应酬费:1500×0.5%+(6000-1500)×0.3%+72×1%=21.72 (万元) 企业实际列支75万元,超标准部分53.28万元应作纳税调增处理。 4.特许权使用费。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细则第十一条的规定,纳税人应纳税所得额的确定以权责发生制为原则。因此,国内支付单位与外国企业签订借贷、技术转让、财产租赁等合同或协议,按合同或协议规定支付的利息、租金、特许权使用费等款项,凡已计入本期国内支付单位的成本、费用的,无论是否实际支付上述款项,均认同为已支付,并应按照税法的规定代扣代缴外国企业预提所得税。 外国公司、企业在我国境内未设立机构、场所,而取得来源于我国境内的特许权使用费收入,或者虽然设立机构、场所,但上述收入与机构、场所没有实际联系的,在征收企业所得税时,允许扣除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营业税暂行条例》规定缴纳的营业税税款。 自2000年1月1日起,对在我国境内没有设立机构、场所的外国企业,其从我国取得的利息、租金、特许权使用费和其他所得,或者虽然设有机构、场所,但上述各项所得与其机构、场所没有实际联系的,减按10%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企业未按规定代扣代缴营业税、预提所得税。 应代扣营业税=60×5%=3(万元) 应补预提所得税=60×(1-5%)×10%=5.7(万元) 5.国库券项目。根据1992年3月18日国务院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库券条例》第十二条的规定,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购买国库券所取得的国库券利息收入免予征收企业所得税。但国库券转让收益应依法缴纳企业所得税。 ’ 因此,在计算企业所得税时,应剔除国库券利息收入7万元。 境外投资收益,应单独计算补税,计算境内应纳税额时,先将“投资收益”科目金额38万元剔除。 6.非正常损失15万元未经主管税务机关批准,不得在税前扣除,同时,按增值税法的规定,相应的进项税额应转出,企业未按税规定执行。 进项税额转出=15×17%=2.55(万元) 7.企业的应付未付款,凡债权人逾期两年未要求偿还的,应计入企业当年度收益计算缴纳企业所得税。企业在计算所得税时应调增应纳税所得额20万元。 8.亏损弥补的计算: 企业1998年成立,当年进入获得年度,1998年、1999年免征企业所得税,2000年、 2001年、2002年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因2000年亏损65万元、2001年亏损10万元,按税法规定结转至2002年弥补,2002年当年应税所得额45万元弥补前两年亏损75万元后尚有亏损30万元,应结转至2003年度继续弥补。 9.综上所述:应纳企业所得税的计算过程如下: (1) 销售收入净额=销售收入总额-销售折扣与折让=6000-0=6000(万元) (2) 销售利润额=销售收入净额-销售成本-销售税金-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6000-3850-50-200-680-70=1150(万元) (3) 利润总额=销售利润额+其他业务利润额+营业外收支净额+其他损益净额=销售利润额+其他业务利润额+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投资收益=1150+50-15+ 55=1240(万元) (4) 实际应纳税所得额:应纳税所得额+纳税调整增加额-纳税调整减少额-弥补亏损=1240+(职工福利费28+交际应酬费53.28+非正常损失15+无主应付款20)-(国库券利息7+境外投资收益38+弥补亏损30)=1240+116.28-75=1281.28(万元) (5) 实际应纳所得税额=实际应纳税所得额×实际征收率=1281.28×30%= 384.384(万元) (6) 计算国产设备投资抵免所得税: 允许抵免的金额为=400×40%=160(万元) 2002年基数为零,新增税款=384.384-0=384.384(万元)>可抵免税额160万元抵免后实际应纳所得税额=384.384-160=224.384(万元) (7) 计算境外分回投资收益应补税额: 境内外应纳所得税额=(1281.28+50)×33%=439.3224(万元) 境外税额扣除限额=境外应纳税所得额÷境内应纳税所得额合计×境内外应纳所得税额=50÷1331.28×439.3224=16.5(万元),大于境外已纳税款12万元。 境外分回投资收益应补税额=境外扣除限额-境外已纳税额=16.5-12=4.5(万元)。 (8) 境内外实际应纳所得税额=224.384+4.5=228.884(万元),本年度应补所得税额=228.884-198=30.884(万元) (9) 税后净利润=会计利润-实际缴纳所得税额=1240-228.884=1011.116(万元) (10) 外方股东再投资退税额的计算如下: 再投资额限额=(1331.28-228.884)×60%=661.4376(万元) 外方实际投资额=(1240-228.884)×35%×60%=212.3344(万元) 外方实际投资额小于再投资限额,可以按规定办理再投资退税。 外方再投资可退税额=212.3344÷(1-30%)×30%×100%=91.0005(万元) 综上所述:1.应补增值税2.55万元; 2.应补2003年度所得税30.884万元; 3.应补应代扣预提所得额5.7万元; 4.外方再投资可退税91.0005万元。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AfYg777K
0

相关试题推荐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