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考研
试评1922年学制产生的背景、主要内容和历史地位。
试评1922年学制产生的背景、主要内容和历史地位。
admin
2016-01-15
54
问题
试评1922年学制产生的背景、主要内容和历史地位。
选项
答案
(1)背景主要是:一是由于经济、政治、社会的发展,要求教育为社会经济的发展服务,而临时政府的学制已不能适应当时经济发展的需要;二是受新文化运动的影响,在批判传统封建教育的同时,要求实现教育上的民主和平等,要求发展个性、尊重人格,而美国的学制改革及当时正在中国发生重大影响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潮,在一定程度上适应了这一社会需求。1922年9月,教育部顺应形势,召开全国学制会议,公布了《学校系统改革案》,这就是1922年的“新学制”,或称“壬戌学制”。由于该学制采用的是美国式的六三三分段法,又称“六三三学制”。 (2)“七项标准”。该学制最为引人注目的地方是以七项标准作为指导原则。“七项标准”即:适应社会进化需要;发扬平民教育精神;谋个性之发展;注意国民经济实力;注意生活教育;使教育易于普及;多留各地伸缩余地,以适应地方情形与需要。 (3)“六三三学制”采取“六三三”的分段学校系统,即初级小学四年(从6岁开始),高级小学二年,初级中学三年、高级中学三年,大学四至六年。它有如下特点:①根据学龄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基本上是依据我国青少年身心发展特点来划分的,这在我国近代史上是第一次;②初等阶段教育趋于合理,更加务实;③中等教育是改制的核心;④新学制增加了职业教育;⑤师范教育方面种类增多,程度提高;⑥高等教育阶段缩短年限,取消大学预科。 (4)四项附则,即:为使青年个性易于发展,采用选科制;为适应特殊之智能,对于天才者之教育应特别注重,其修业年限得变通之;对于精神上或身体上有缺陷者,应施以特殊教育;对于年长失学者,应施相当之补习教育。 (5)新学制在以下方面体现了进步性:①缩短了小学年限,有利于初等教育的普及;②延长了中学年限,有利于提高中等教育水平,中学分两段提高了办学的灵活性,也有利于中学普及;③取消大学预科,有利于大学集中力量进行专业教育和科学研究;④在中学实行选科制和学分制,兼顾学生升学和就业。“六三三”制的基本结构,符合现代教育的要求,故被一直延续下来。但是有些方面脱离中国实际,照搬了美国的模式,实施起来有很大困难,故后来又作了些调整。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B95i777K
本试题收录于:
教育学311题库学硕统考专业分类
0
教育学311
学硕统考专业
相关试题推荐
被试变量是很多实验都会遇到的额外变量,完全不会受到来自被试个体差异困扰的实验设计方法是()
下列哪一项测验是根据某一明确界定的内容范围而缜密编制的测验,并且,被试在测验上所得结果,也是根据某一明确的行为标准直接进行解释的()
自我意识发展的飞跃期是()
运用信息加工的观点来研究、解释人的感觉、知觉、记忆、思维等心理过程的心理学观点是()
下列心理学派与其代表人物匹配正确的是()
简述自我决定理论的主要观点。
关于智力结构成分的研究,归结起来有()
成年前期的思维方式以哪种为主?()
人们关注黄色背景上的一小块灰色纸片几分钟后,会感觉到灰色的纸片呈现蓝色。这种现象称为()。[统考2008]
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最早提出改书院为学堂的人是()
随机试题
就护理诊断而言,科学归纳要求对形成的护理诊断以及与其相关的因素的分析给予足够的重视是因为:()
我国伟大音乐家冼星海在延安鲁迅艺术学院音乐系任教期间创作了《黄河大合唱》、《生产大合唱》和______等不朽作品。
“首次在中国销售的药品”在销售前或者进口时,指定药检所进行检验的部门是
如外国企业在我国申请注册商标,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2012年卷三第19题)
题7~8:某厂房楼盖预制钢筋混凝土槽形板的截面及配筋如图2-3所示,混凝土强度等级C30,肋底部配置的HRB335级纵向受力钢筋为218(As=509mm2)。试问,当不考虑受压区纵向钢筋的作用时,该槽形板的跨中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设计值[M](k
配制港航工程混凝土可采用()水泥。
国外的老客户向你要求寄送一般丝绸面料样品,量不多但要求快速,你会怎样寄送样品和处理样品寄送的费用()
某有限责任公司股东甲将其所持全部股权转让给该公司股东乙。乙受让该股权时,知悉甲尚有70%出资款未按期缴付。下列关于甲不按规定出资责任的表述中,符合公司法律制度规定的是()。
根据《公安机关人民警察奖励条令》,属于人民警察个人奖励条件的是()。
材料1《天朝田亩制度》是大平天国前期发颁发的纲领,它是以平分土地为核心,包括太平天国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各方面内容在内的一个革命纲领。太平天国希望通过实施这个制度,建立一个“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