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公务员
在二审终审制的法律前提下,再审终审案件怎么也不应该是司法部门的本意,剩下的理由只能是“顺应民意”了。“顺应民意”虽然是天大的好事,但对于法律,“顺应民意”应该体现在立法中,撇开司法的独立性,就法律的稳定性而言,朝令夕改的东西绝对不是法律,可以任意加以修改的
在二审终审制的法律前提下,再审终审案件怎么也不应该是司法部门的本意,剩下的理由只能是“顺应民意”了。“顺应民意”虽然是天大的好事,但对于法律,“顺应民意”应该体现在立法中,撇开司法的独立性,就法律的稳定性而言,朝令夕改的东西绝对不是法律,可以任意加以修改的
admin
2013-04-12
51
问题
在二审终审制的法律前提下,再审终审案件怎么也不应该是司法部门的本意,剩下的理由只能是“顺应民意”了。“顺应民意”虽然是天大的好事,但对于法律,“顺应民意”应该体现在立法中,撇开司法的独立性,就法律的稳定性而言,朝令夕改的东西绝对不是法律,可以任意加以修改的文本同样也不可能是法律,这是法律本身树立强大权威的必要条件。对一宗杀人案的判决,竟然如此一波三折,即便最终杀了罪有应得的李昌奎,同时也让法律的威严大打折扣。这段文字意在强调( )。
选项
A、法院的判决不应顺应民意,应只关注法律自身
B、法院的判决不应朝令夕改,应该保持稳定性,以确保法律的威严
C、我国二审终审制的案件审判程序不合理
D、法律的稳定性是法律本身树立权威的必要条件
答案
B
解析
A项属于过度推断,由“‘顺应民意’虽然是天大的好事”可知,文段并没有否定法院判决应顺应民意,故A项错误。C项属于主观臆测,文段只是提及了“二审终审制”,并没有对这项制度加以评价,故C项错误。D项的迷惑性较大,由“就法律的稳定性而言……必要条件”可知D项本身说法正确,但通读文段可知,文段的展开围绕的都是法院对李昌奎案作出的判决,且从内容的丰富程度来看,B项显然更合适,故本题正确答案为B。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Blql777K
本试题收录于:
行测(本硕类)题库政法干警招录考试分类
0
行测(本硕类)
政法干警招录考试
相关试题推荐
甲在自己的土地上挖水沟,邻居乙认为甲挖水沟动摇了自己房屋的地基,要求甲停止挖水沟行为。乙的主张是行使其依法享有的()。
简述附条件民事法律行为的概念及其条件的法律特点。
甲公司与乙公司签订钢铁买卖合同,约定:如果2011年7月钢铁市场价格高于3000元/吨或低于2500云/吨,则合同不再履行。此合同为()。
采用格式条款订立合同时,下列各项中,哪一项不属于提供格式条款的一方应负的法定义务?()
2008年4月1日,范某从曹某处借款2万元,双方没有约定还款期。2010年3月22日,曹某通知范某还款,并留给其10天准备时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甲与乙签订了一份商品买卖合同,甲为卖方,乙为买方。同时约定,甲将该批商品发给丙,因为乙与丙签订了一份同类商品的购销合同,乙为卖方,丙为买方。但是后来甲发给丙的商品存在质量问题,为此引起纠纷。丙应该()。
甲某为采购员,经常在全国各地出差。乙某是其邻居,平时以采药为生。乙某在山中挖到一名贵草药,正好甲某要到上海出差,于是乙某就委托甲某将草药带去卖掉。甲某却将草药带到邻村朋友家。朋友父亲丁某是老中医,他看了之后请甲某将草药卖于他,并表示愿给甲某200元的好处费
关于诉讼时效中断的表述,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因感情不和分居满(),确无和好可能的,应当准许离婚。
甲、乙两餐馆毗邻,乙餐馆为了招揽客户,雇人在社会上散布谣言说甲餐馆使用的是地沟油,致使客户不敢上门用餐,给甲餐馆造成了很大的损失。乙餐馆的行为侵犯了甲餐馆的()。
随机试题
鸡出现特征性的“劈叉”姿势是马立克病()的表现。
患者,女性,30岁。因外出春游去植物园,出现咳嗽、咳痰伴喘息1天入院。体检:体温36.5℃,脉搏90次/分钟,呼吸28次/分,血压110/80mmHg,喘息貌,口唇发绀,在肺部可闻及广泛哮鸣音。该患者发病最可能的诱因是
从加工区运往区外的废料和旧机电产品,检验检疫机构按有关规定不需实施环保项目检验。( )
银监会《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监测和考核暂行办法》规定的不良贷款分析报告包括()。
甲公司记账本位币为人民币,其一境外子公司记账本位币为美元,期初汇率为1美元=6.10元人民币,期末汇率为1美元=6.20元人民币,假定该子公司利润表采用中间汇率折算,资产负债表中盈余公积期初数为50万美元,折合人民币310万元,本期提取盈余公积70万美元,
根据《旅游法》规定,城镇和乡村居民利用自有住宅或其他条件依法从事旅游经营,其管理办法由()制定。
我国的国内1日游游客对于离开常住地到其他地区旅行的距离和出游时间方面有以下规定()。
下列选项中属于课堂提问的基本要求的有()。
A.条件(1)充分,但条件(2)不充分。B.条件(2)充分,但条件(1)不充分。C.条件(1)和(2)单独都不充分,但条件(1)和条件(2)联合起来充分。D.条件(1)充分,条件(2)也充分。E.条件(1)和(2)单独都不充分,条件(1)和条件(2
(Findanswers)(to)thesequestion(is)something(like)adetectivestory.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