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工程
J煤矿为井工矿,生产能力120×104t/a,共有员工1200人。该矿地质构造复杂,矿井具有煤与瓦斯突出危险,煤尘有爆炸危险性,煤层有自燃倾向性,自然发火期为4~6个月,矿井正常涌水量40 m3/h。 J煤矿采用机械通风,主通风机为2台轴流对旋式风机;
J煤矿为井工矿,生产能力120×104t/a,共有员工1200人。该矿地质构造复杂,矿井具有煤与瓦斯突出危险,煤尘有爆炸危险性,煤层有自燃倾向性,自然发火期为4~6个月,矿井正常涌水量40 m3/h。 J煤矿采用机械通风,主通风机为2台轴流对旋式风机;
admin
2020-05-28
68
问题
J煤矿为井工矿,生产能力120×10
4
t/a,共有员工1200人。该矿地质构造复杂,矿井具有煤与瓦斯突出危险,煤尘有爆炸危险性,煤层有自燃倾向性,自然发火期为4~6个月,矿井正常涌水量40 m
3
/h。
J煤矿采用机械通风,主通风机为2台轴流对旋式风机;采用3级提升绞车串车提升,大巷采用矿用防爆型架线电机车牵引矿车运输;采用双回路供电,井下供电电压等级为660 V和127 V;采用综合机械化采煤法采煤,垮落法管理顶板。
J煤矿证照齐全,建立了安全生产责任制等安全管理制度,设立了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安全生产管理人员50人,其中注册安全工程师5人。但该矿未按相关要求,将矿井作为煤与瓦斯突出矿井管理。
J煤矿工采区3102煤层掘进工作面采用风钻打眼、炸药爆破、矿车排矸方式掘进。2017年9月5日22时10分,该掘进工作面发生了煤与瓦斯突出。由于进风系统和回风系统之间反向风门未正常开启,高浓度瓦斯快速逆向进入新鲜风流中。5 rain后,临近的Ⅱ、Ⅲ采区瓦斯浓度相继超限报警,采区安全员迅速带领附近作业人员撤离,但直到22时45分,才向J煤矿调度室报告。煤矿值班调度员立即向值班领导报告,值班领导马上报告矿长,并安排通风科和安监科查明情况。22时55分,进入新鲜风流的高浓度瓦斯遇架线电机车产生的电火花发生爆炸,冲击波迅速传播至矿井其他区域,最终导致井下作业人员14人死亡、32人受伤。
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
根据《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 6441—86),列出工采区3102煤层掘进工作面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别。
选项
答案
根据《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 6441—86),I采区3102煤层掘进工作面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别: (1)机械伤害。 (2)触电。 (3)放炮。 (4)冒顶片帮。 (5)透水。 (6)瓦斯爆炸。 (7)中毒和窒息。 (8)火灾。 (9)其他爆炸。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BnR5777K
本试题收录于:
其他安全生产专业实务题库中级安全工程师分类
0
其他安全生产专业实务
中级安全工程师
相关试题推荐
工业领域要实施()的发展战略,运用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大幅度提升基础工业的技术水平,以()为突破口,重点解决()所面临的重大共性和关键技术难题,加强应用技术的工程化研究,提高成套设备的技术含量和国产化水平。
在以风险厌恶型理性投资者为主的债券市场中,资金将向优质企业集中,具有资金流动的()功能。
衡量经济所生产的所有物品和劳务价格变动的指数是()。
“十一五”时期要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中,国内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
我国在宏观领域提升企业国际竞争力的途径主要有()。
自然垄断产业的管制政策主要包括()。
“十二五”时期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提出强化重点用能单位节能管理,对未完成年度节能任务的企业,强制进行()。
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需要高度重视()问题。
《节水型社会建设“十一五”规划》确定的工业节水目标之一是,到2010年我国高用水行业的大型工业企业用水量指标总体达到()
随机试题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我国的政治法律地位。
预防下呼吸道感染,应采取的护理措施有()
电阻抗法血液分析仪的脉冲大小取决于
临床上对中度有机磷酸酯类中毒的患者可用
A、盐酸左旋咪唑B、氯霉素C、肾上腺素D、马来酸氯苯那敏E、萘普生临床使用S-(一)体的是()。
背景资料:某水电站工地,傍晚木工班班长带领全班人员在高程350m的混凝土施工工作面加班安装模板,并向全班交代系好安全带。当时天色已暗,照明灯已损坏,安全员不在现场。工作期间,一木工身体状况不佳,为接同伴递来的木方条,卸下安全带后,水平移动2m,不料脚下木
安装时具有方向性,不得装反的是()。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或者县级以上地方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如果因为是现行犯被拘留,执行拘留的公安机关应当立即向()报告。
法律是由国家创制和实施的行为规范。下列选项在保证法律实施的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的有
______不是结构化综合布线的优点。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