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工程
建筑桩基础采用摩擦桩.位于土质地基,其勘探点间距一般为( )。
建筑桩基础采用摩擦桩.位于土质地基,其勘探点间距一般为( )。
admin
2019-08-14
37
问题
建筑桩基础采用摩擦桩.位于土质地基,其勘探点间距一般为( )。
选项
A、12~24m
B、15~20m
C、20~35m
D、25~45m
答案
C
解析
根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4.9.2条,应选C项。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BoSf777K
本试题收录于:
专业知识(上午)题库注册土木工程师(岩土)分类
0
专业知识(上午)
注册土木工程师(岩土)
相关试题推荐
某场地地下水位如图,已知黏土层饱和重度γs=19.2kN/m3,砂层中承压水头hw=15m,(由砂层顶面起算),h1=4m,h2=8m,砂层顶面有效应力及黏土层中的单位渗流力最接近()。
有一生活污水,流量120m3/h,悬浮物浓度250mg/L。现欲设计能将悬浮物去除70%的平流式沉淀池。已知静置实验数据为:去除率70%时沉淀时间为1小时,该沉淀效果的颗粒速度u0=1.8m/kg/m3。试计算沉淀池的面积()。
某柱下六桩独立桩基,承台埋深3.0m,承台面积取2.4m×4.0m,采用直径0.4m的灌注桩,桩长12m,距径比sJd=4,桩顶以下土层参数如表4—1所示。根据《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考虑承台效应(取承台效应系数ηc=0.14),试确
6层普通住宅砌体结构无地下室,平面尺寸为9×24m,季节冻土设计冻深0.5m,地下水埋深7.0m,布孔均匀,孔距10.0m,相邻钻孔间基岩面起伏可达7.0m,基岩浅的代表性钻孔资料是:0~3.0m中密中砂,3.0一5.5m为硬塑黏土,以下为薄层泥质灰岩;基
水下重力式码头为条形基础,基底为抛石基床,抛石厚度为2.0m,底面处有效受压宽度B’e=14m,不排水抗剪强度标准值Suk=40kPa,φ=0,天然重度为18kN/m3,抛石基床内天然重度γk1=19kN/m3,按《港口工程地基规范》(JTJ250~19
某季节性冻土地基实测冻土层厚度为2.0m。冻前原地面标高为186.128m,冻后实测地面标高为186.288m。试问该土层的平均冻胀率最接近下列哪个选项的数值?(注:平均冻胀率为地表冻胀量与设计冻深的比值)()[2008年真题]
某箱形基础底面尺寸为20m×45m,基础底面埋深d=4.5m,地下水位在地面下2.5m处。地基土为均质粉土,黏粒含量13%,粉土的重度:地下水位以上γ=18.0kN/m3,地下水位以下,γsat=19.00kN/m3。由现场载荷试验确定出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
一无黏性土均质斜坡,处于饱和状态,地下水平行坡面渗流,土体饱和重度γsat为20kN/m3,c=0,φ=30°,假设滑动面为直线形,试问该斜坡稳定的临界坡角最接近于下列何项数值?()
某场地冲积砂层内需测定地下水的流向和流速,呈等边三角形布置3个钻孔,如图所示,钻孔孔距为60.0m,测得A、B、C三孔的地下水位标高分别为28.0m、24.0m、24.0m,地层的渗透系数为1.8×10一3cm/s,则地下水的流速接近下列哪一项?(
某均匀布置的群桩基础,尺寸及土层条件见示意图5.3—13。已知相应于作用准永久组合时,作用在承台底面的竖向力为668000kN,当按《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考虑土层应力扩散,按实体深基础方法估算桩基最终沉降量时,桩基沉降计算的平均附
随机试题
“许多事情我们可以讲一千个理由、一万个理由,但老百姓吃不上饭,就没有理由。‘民以食为天’。”这段话表明()。
Althoughthemanisgoodatpainting,wedon’tthinkheis______anartist.
肿瘤标志物质
做出这一诊断的行为属于医疗保健机构为育龄妇女和孕产妇提供的孕产期保健服务活动中的实施医师的医学意见时应当
圆筒形格体钢板桩围堰,一般适用的挡水高度小于(),可以建在岩基或非岩基上,也可作过水围堰用。
国际多式联运的优点主要表现在()。
我国会计法律制度分为会计法律、会计行政法规、会计规章、地方性会计法规和会计规范性文件5个层次。下列各项中,属于会计行政法规的有( )。
数学课的教学,要培养学生处理数量问题的技能和有效运用这些技能于生活、学习、工作中的能力。这说明课程内容的组织需要坚持()。
在很多人眼里,科研创新是艰深、枯燥、乏味的“苦差事”,但我国著名数学家谷超豪院士,却将自己的三大研究领域——微分几何、偏微分方程和数学物理,亲昵地称为“金三角”,并告诉别人:“别看它们表面上枯燥,其实只要深入进去,就会发现其中奥妙无穷,充满快乐,而正是这快
简述请求恢复原状应具备的条件。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