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司法
某地发生一起以爆炸手段故意杀人致多人伤亡的案件。公安机关立案侦查后,王某被确定为犯罪嫌疑人。关于本案辨认,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2016年卷二第34题)
某地发生一起以爆炸手段故意杀人致多人伤亡的案件。公安机关立案侦查后,王某被确定为犯罪嫌疑人。关于本案辨认,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2016年卷二第34题)
admin
2018-04-20
50
问题
某地发生一起以爆炸手段故意杀人致多人伤亡的案件。公安机关立案侦查后,王某被确定为犯罪嫌疑人。关于本案辨认,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2016年卷二第34题)
选项
A、证人甲辨认制造爆炸物的工具时,混杂了另外4套同类工具
B、证人乙辨认犯罪嫌疑人时未同步录音或录像,辨认笔录不得作为定案的依据
C、证人丙辨认犯罪现场时没有见证人在场,辨认笔录不得作为定案的依据
D、王某作为辨认人时,陪衬物不受数量的限制
答案
A
解析
A项:《最高检规则》第260条规定:“辨认时,应当将辨认对象混杂在其他对象中,不得给辨认人任何暗示。辨认犯罪嫌疑人、被害人时,被辨认的人数为5到10人,照片5到10张。辨认物品时,同类物品不得少于5件,照片不得少于5张。对犯罪嫌疑人的辨认,辨认人不愿公开进行时,可以在不暴露辨认人的情况下进行,并应当为其保守秘密。”本案中让证人甲辨认制造爆炸物的工具时,混杂了另外4套同类工具,符合辨认物品时,同类物品不得少于5件的规定。所以A项正确。
B项:《最高检规则》第261条规定:“辨认的情况,应当制作笔录,由检察人员、辨认人、见证人签字。对辨认对象应当拍照,必要时可以对辨认过程进行录音、录像。”据此规定可知,对辨认对象应当拍照,必要时可以对辨认过程进行录音、录像,故证人乙辨认犯罪嫌疑人时无需同步录音或录像,故B项错误。
C项:《最高检规则》259条规定:“几名辨认人对同一被辨认对象进行辨认时,应当由每名辨认人单独进行。必要的时候,可以有见证人在场。”据此可知,见证人在场而非必须。本案证人丙辨认犯罪现场因未说明见证人在场的必要性,因此,证人丙辨认犯罪现场时没有见证人在场,辨认笔录不得作为定案的依据的说法错误。
D项:《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251条第2款规定:“对场所、尸体等特定辨认对象进行辨认,或者辨认人能够准确描述物品独有特征的,陪衬物不受数量的限制。”D项中王某作为辨认人没有明确说明是对场所、尸体等特定辨认对象进行辨认,或者王某能够准确描述物品独有特征的,辨认的陪衬物才不受数量的限制,因此,D项表述错误。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CR5y777K
本试题收录于:
试卷一题库法律职业资格分类
0
试卷一
法律职业资格
相关试题推荐
朱某因故意伤害罪被某市检察院提起公诉,一审宣判后不服提起上诉,第二审人民法院依法审理认为,原判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裁定驳回上诉维持原判。关于第二审人民法院做出的裁定,下列哪一选项说法是正确的?
国家主席行使职权,除代表国家接受外国使节外,都要根据()。
下列各项中,属于我国现行行政区域的是()。
社会公德,是指()。
根据宪法和法律规定,哪些事项由全国人大决定?()
近代意义宪法产生以来,文化制度便是宪法的内容。关于两者的关系,下列哪一选项是不正确的?()
下列哪种尚未制定法律的事项,全国人大常委会有权作出决定,授权国务院根据实际需要,对其中的部分事项先制定行政法规?()
甲、乙、丙共谋犯罪。某日,三人拦截了丁,对丁使用暴力,然后强行抢走丁的钱包.但钱包内只有少量现金,并有一张银行借记卡。于是甲将丁的借记卡抢走,乙、丙逼迫丁说出密码。丁说出密码后。三人带着丁去附近的自动取款机上取钱。取钱时发现密码不对,三人又对丁进行殴打,丁
甲公司走私汽车获利人民币4000万元后,欲通过乙公司(非国有)的账户将这笔资金换成外汇转移至香港,并说明可按资金数额的10%支付“手续费”。乙公司得知该笔资金为甲公司走私犯罪所得,仍同意为该资金转账提供账户,并在收取“手续费”400万元后,将该资金折换成4
随机试题
男,48岁。劳累后心悸、气促伴反复咯血3年,近来加重,夜间不能平卧。查体:心率115次/分,心音强弱不等,节律不齐,心尖部舒张期隆隆样杂音,肺底可听到细小水泡音。下列哪项治疗是错误的()
德沃金理论的中心是批判
关于血钙浓度的调节,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有关肌纤维数目的描述,下列哪一项是正确的
我国现阶段采用的围生期范围是
根据《公司法》的规定,下列人员中,可以担任有限责任公司监事的是()。
继续教育是指针对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的以更新、补充、拓宽专业知识和培养、提高业务能力为目的的非学历教育。根据以上定义,下列各项中属于继续教育的是()。
功能固着
由于中国尚缺乏应对国际经贸问题的足够经验,在经贸政策制定与实施时一旦考虑不够周详,就容易被人抓住把柄,信奉“中国威胁论”者会顺势予以鼓吹,其杞人忧天式的言行给中国带来压力;政治意识形态与文明上的差异使得欧美国家的一些政客动不动就把中国作为其国内问题的“替罪
In2008,MarkLynas,anenvironmentalactivist,wasunsparinginhiscriticismofgenetically-modified(GM)foodcompanies,callin
最新回复
(
0
)